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住院期间各类精神病人均可出现消极行为,发生率为1.95%,且消极行为多受精神症状支配。自杀率以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为最高,自杀成功率以抑郁症为首,且可发生在疾病的各个阶段。自杀手段以撞头、自缢、割血管、偷服药多见。作者认为:应对治疗效果差、住院时间长、有抑郁症状或自罪、被害妄想、被控制体验等精神症状者加强护理。

  • 标签: 住院 精神病人 消极行为 临床分析 自杀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II期原发性高血压尊医行为的影响。方法100例符合条件的II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49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对照组只实施药物治疗,观察二组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遵医行为,降低血压水平,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行为习惯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B型行为习惯测量表评定患者的不同行为习惯特点,按照分数高低分为低分组(时间利用率不高,生活、工作节奏不快,行为习惯良好)和高分组(生活及工作压力大,渴望事业有所成就,竞争意识强烈,争强好胜),每组均为10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降压治疗药物(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前列地尔药物)。结果低分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高分组(P<0.05)。治疗后,低分组患者的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高分组(P<0.05);结论中老年人行为习惯对高血压疾病治疗有直接的影响。

  • 标签: 中老年人 行为习惯 高血压 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抑郁症患者不良行为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中收治的妄想性抑郁症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中制定的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于治疗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护理人员平时统计,治疗组中出现言语信号、行为信号以及情感信号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中,治疗组中有3例发生自杀行为,而对照组中有12例发生自杀行为,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妄想性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影响显著,降低自杀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抑郁症 妄想 综合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对城区外来人员的调查结果表明:外来务工人员低下的卫生知识和不良的卫生习惯已成为其自身健康的隐患,同时也严重影响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妨碍市民的身体健康。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 标签: 外来务工人员 健康教育 卫生知识 卫生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武汉市城区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方法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和自拟“儿童适应行为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武汉市城区3所幼儿园90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男童与女童适应能力商数(ADQ)分级的构成比有显著差异(P<0.01);男童时空定向分量表分显著高于女童(P<0.05),生活自理、语言发展、个人取向分量表分及独立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和ADQ显著低于女童(P<0.01)。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各分量表值存在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城区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发展存在差异,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指导与训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比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及患者的再住院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BI指数、FIM指数、SIS评分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6个月内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及社会功能,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脑卒中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洛阳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求询者相关知识行为及接受检测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干预计划。方法采用一对一咨询的方法,向求询者强调保密和知情同意原则,由求询者自己决定是否进行检测。结果1022名求询者中,因有过高危性行为而咨询者占66.1%,主要危险因素以婚外性接触为主;求询者中89.2%自愿接受检测,5例阳性检出。求询者中有相当部分(59%)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错误认识,绝大部分(94%)对政府的政策法规不知晓。结论加强艾滋病AIDS检测服务网点建设,扩大覆盖面,对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 标签: 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VCT) 相关知识行为 检测
  • 作者: 陈梓源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江苏省句容监狱医院 江苏句容 212400)  【摘 要】目的: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行糖尿病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含量(FBG)、餐后两小时血糖含量(2hPBG)、遵医行为。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FBG、2hPBG等指标与用药控制、饮食控制、运动控制等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方式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对于医护工作的遵从性,积极配合治疗,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7年 8月 -2019年 4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 76例慢性肾衰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05;干预后,实验组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对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行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认知行为 慢性肾衰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能力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应激压力和行为特征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将我院妇产科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100例宫颈癌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责任制护理)各50例进行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80.00%),组间比较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应激压力、行为特征方面的改善程度,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针对于宫颈癌患者,采取责任制护理,不仅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也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对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责任制护理 宫颈癌 应激压力 行为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社区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服务和母亲养育行为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改善母亲养育行为提供支持。方法选取同期生育不同地区儿童500例作为研究对象,A地区25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B地区2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保健服务,观察组则给予社区健康干预服务,对比A、B地区母亲对儿童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保健服务满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分组统计研究,观察组母亲对于儿童各项知识掌握情况比对照组更加突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的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为82.00%,观察组的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干预护理对于儿童保健以及母亲养育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利于提高社区对儿童保健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儿童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干预 儿童保健 健康服务 母亲养育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性行为进行调查并对其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择在我精神科接受治疗的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探究。首先,调查并分析240例患者的危险性行为发生情况,而后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分至A、B两组,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出现的危险行为分别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A组患者住院后发生危险行为的次数仅20次,占总危险行为次数的18.18%,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B组患者住院后发生危险行为的次数为90次,占总发生次数的81.82%,两组不同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情况临床效果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精神分裂患者危险行为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危险行为发生次数,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值得重视。

  • 标签: 危险行为 精神分裂症 常规护理 预见性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糖尿病病人饮食行为,分析饮食行为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提出改变不良饮食行为对策。方法采用询问法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膳食调查、饮食行为以及并发症调查。结果697例糖尿病病人超重和肥胖者占66.14%,并发有高血压、高血脂、神经病变、脂肪肝的病人分别为48.64%、42.90%、38.31%、36.44%。年龄、病史、BMI为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膳食因素中奶类为保护因素,饮食行为中每习增加餐次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结论糖尿病病人饮食行为影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应倡导控制体重,科学、合理、健康的饮食行为

  • 标签: 糖尿病 饮食习惯 糖尿病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为了解男性重刑犯乐观人格倾向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贵州省某监狱408名男性重刑犯,以《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问卷》和《攻击行为问卷》为研究工具,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结果男性重刑犯乐观人格不高,呈现较矛盾的心态(乐观倾向0.32,乐观3.48,悲观3.15)。不同乐观倾向的重刑犯在愤怒(F=7.539,P〈0.01)、敌意(F=9.785,P〈0.01)和躯体攻击(F=3.9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攻击行为与乐观呈负相关(r=-0.077~-0.125),与悲观呈正相关(r=0.036~0.203)。敌意对悲观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2adj=0.039,β=0.242),愤怒与言语攻击对乐观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R2adj=0.035,β值分别为-0.212、-0.187)。结论乐观人格倾向对攻击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重刑犯 乐观人格 悲观 攻击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杞县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和工作行为习惯情况,为开展布病健康教育和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现场对职业人群的布病防治知识知晓度和工作行为习惯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杞县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7.20%,工作防护行为持有率为51.37%。结论杞县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工作防护行为持有率均较低,应加强对职业人群的布病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 标签: 职业人群 布病 防治知识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2014年青岛市≥15岁成人吸烟、二手烟暴露状况及对烟草危害知识的认知水平。方法采用2014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问卷,抽取青岛市4349名≥15岁非集体居住的常住居民,使用复杂抽样设计方法对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烟草危害认知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岛市≥15岁成人现在吸烟率为21.31%,现在每日吸烟率为18.18%;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家三类场所的二手烟暴露率分别为42.39%、26.62%、40.53%;暴露率在性别、教育水平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引起中风、心肌梗塞、肺癌和阴茎勃起障碍四种疾病的总体知晓率仅为21.72%,被动吸烟引起的成人心脏病、成人肺癌和儿童肺部疾病三种疾病的总体知晓率为45.19%。结论青岛市≥15岁成人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均低于2010年和2015年全国水平,但流行现状仍较严重,对烟草烟雾危害知识认识不足,烟草控制面临挑战。

  • 标签: 吸烟 烟草烟污染 认知
  • 简介:上周,微信发布了“哈喽,我是一份‘性’感的调查”,感谢大家热情参与回答问卷,尤其感谢特跑来告诉我们十分享受我们问卷的同学,你的满意就是我们的追求。这周,我们如约奉上这份大学生性行为调查报告。我们将用问题来引导这篇报告,欢迎你强行对号入座。不过要说明的是,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它不可能是一份严格严肃的学术报告,但我们一定尊重数据,尽力让关于性的现实从刻板印象、从你的想象中释放出来,同时请你包涵我们的措辞,如有冒犯,绝无恶意。

  • 标签: 行为调查 生性 学术报告 刻板印象
  • 简介:摘要通过对嘉定区2007年至2012年5年中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情况进行汇总,从医疗机构的类别、经营性质、记分理由及违反的法律条款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熟悉和掌握医疗执业行为中违法违规的侧重点,以及医疗机构管理中的缺陷,从而指导医疗执业监督工作,提高监督效率,进一步规范医疗执业行为

  • 标签: 医疗机构 不良执业行为 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