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6年夏天,一场十几年来最大洪水几乎淹没了印度卡齐兰加国家公园90%区域,是几十年来最严重洪灾。这次洪水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生活,对野生动物比如犀牛也是一场灾难。

  • 标签: 国家公园 洪水 印度 犀牛 野生动物
  • 简介:为探讨双酚A及其类似物对鱼类早期生长发育毒性效应,研究了双酚A及其7种类似物对斑马鱼胚胎及仔鱼毒性效应。通过对胚胎孵化率、心率、仔鱼体长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双酚A及其7种类似物都可使斑马鱼胚胎出现心包水肿、卵黄囊肿、脊柱弯曲和尾部弯曲等症状。(2)综合考虑斑马鱼78hpf胚胎心率、120hpf胚胎孵化率及7dpf仔鱼体长抑制率等指标,8种受试物双酚P(BPP)毒性最大,其次是双酚AP(BPAP)、双酚AF(BPAF)、双酚Z(BPZ),然后是双酚A(BPA)、双酚B(BPB)、双酚F(BPF),双酚S(BPS)毒性最小,每种受试物浓度与受精卵孵化率、仔鱼心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与体长抑制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8种受试物毒性与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_(OW))呈正相关关系,logK_(OW)越大毒性则越大。

  • 标签: 双酚A 双酚A类似物 斑马鱼 胚胎 仔鱼 毒性
  • 简介:通过As~(Ⅲ)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和幼苗毒性试验,研究了外源硅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影响及其缓解幼苗砷毒性效应。外源硅2种处理方式为种子萌发时添加外源硅(Si1)和采用硅处理液浸种(Si2)。结果表明,发芽时介质As浓度达到10mg·L^-1时显著抑制水稻种子萌发(P〈0.05),发芽率仅为80%,但是Si1和Si2处理下发芽率则提高到97%和100%,这说明外源硅可促进砷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砷浓度≥5mg·L^-1时,Si1和Si2处理均可提高水稻相对幼苗高度和根耐性指数,提高幅度分别为6.00%~16.8%和57.9%~77.0%、7.10%~23.5%和54.2%~61.2%,并且降低了水稻幼苗砷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17.8%~21.4%和31.0%~49.1%。这说明外源硅处理可促进砷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不同砷浓度处理与水稻芽长、根长及幼苗干重之间存在"S"型剂量-效应关系,且外源硅显著提高了相应EC50,缓解了砷对水稻幼苗生长毒性。综上所述,砷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时添加外源硅或采用硅处理液浸种均可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并降低了幼苗砷累积和缓解砷对水稻幼苗毒性。

  • 标签: 水稻 发芽率 幼苗砷毒性
  • 简介: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多氯联苯(PCBs)一旦进入土壤将长期存留并对土栖生物产生潜在危害。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外源PCBs对土壤微生物生态毒理效应,筛选出指示PCBs污染敏感指标并获取可靠生态毒理数据十分重要。研究以江西红壤和天津潮土为供试土壤,在室内25℃连续培养28d条件下进行了生态毒理实验,选择了微生物量碳、呼吸强度、代谢熵、硝化作用、脱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为微生物指标。结果显示:1)在28d培养时间内,多氯联苯(PCBs)毒性作用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强,且在红壤毒性作用强于在潮土,表明PCBs对土壤微生物毒性作用存在时间效应并受土壤性质影响。2)各微生物指标的敏感性不同,微生物量碳、脲酶活性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PCBs污染反应不够敏感,而土壤呼吸强度、代谢熵、硝化作用和脱氢酶活性对PCBs污染反应敏感。3)14d时,红壤PCBs对脱氢酶活性、呼吸强度和代谢熵EC10值分别为120、3.18和1.09mg·kg-1,而在潮土中分别为6.31、4.73和〉50mg·kg-1;28d时,红壤PCBs对硝化作用、脱氢酶活性、呼吸强度和代谢熵EC10值分别为2.32、O.77、0-51和O.71mg·kg-1,而在潮土中分别为5.91、1.65、3.00和〉50mg·kg-1。综合考虑经济和实际需要等因素,建议将呼吸强度、硝化作用和脱氢酶活性作为PCBs污染土壤生态毒理评价首选敏感指标,并建议培养时间设置为28d。

  • 标签: 多氯联苯(PCBs) 红壤 潮土 土壤微生物 生态毒理
  • 简介:为降低八仙花组培苗生产成本.简化生产工序.缩短种苗育种周期.选用了珍珠岩、河沙和混合基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1∶1∶2)三种基质.进行八仙花瓶外生根试验.移栽后.对植株成活率、生根情况、生长量平均增长率和植物生长状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在混合基质.八仙花组培无根苗植株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状况良好.其成活率和生长量平均增长率最高.分别为95%和27.11%.在珍珠岩移栽成活率为80%.但是植株生长量增长率最低.为1.26%.在河沙基质.移栽成活率最低.但其根系生长良好.因此.八仙花组培无根苗瓶外生根最适基质种类是混合基质.图3.表1.参17.

  • 标签: 八仙花 瓶外生根 基质
  • 简介:为检测高效光引发剂4,4′-二甲基二苯基碘鎓盐六氟磷酸盐(IHT-PI820)和2-异丙基硫杂蒽酮(IHT-PIITX)染色体畸变作用,采用体外培养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实验,在代谢活化与非代谢活化条件下,观察PI820及ITX致CHL细胞株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在非代谢活化条件下,PI820引起CHL细胞多倍体增加,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在代谢活化条件下未见对CHL细胞染色体有损伤作用;在代谢活化与非代谢活化条件下,均未观察到ITX对CHL细胞染色体损伤作用.PI820可引起CHL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ITX无染色体畸变作用.

  • 标签: 4 4′-二甲基二苯基碘鎓盐六氟磷酸盐(IHT-PI820) 2-异丙基硫杂蒽酮(IHT-PIITX) 染色体畸变
  • 简介:2014年5月8日来源:欧盟委员会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其针对一项加工纸制品欧盟生态标签决定,其中包括关于有害物质标准。该决定要求生产加工纸制品(比如,信封和购物袋)申请人在技术允许情况下限制或拒绝使用特定物质。除受规制物质外,这些标准还规定了多种化学物质,包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或其他烷基酚衍生物,表面活性剂--用于污迹清除用途时,必须可生物降解,某些生物杀灭剂。

  • 标签: 标签标准 欧盟生态标签 烷基酚 生物降解 化学物质 APEO
  • 简介:经过近4年时间准备之后,非洲即将开始一个创新举措.非洲库存计划(ASP)是一个涉及非洲国家、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CropLife国际(CLI)和区域性团体多风险承担者伙伴关系.非洲库存计划目标是雄心勃勃:在下一个10年到15年清理和处理整个非洲现有的库存农药,并帮助防止未来农药积累,总成本约为2.5-3.0亿美元.幸亏有全球环境机构(GEF)2500万美元基本支持以及捐献国政府共筹资金,在15个国家第一阶段活动资金已经增加到5000多万美元.然而第一阶段工作和第二阶段计划仍然需要另外2000万美元资金.

  • 标签: 健康作出贡献 库存计划 更加健康
  • 简介:一组众所周知化学药品已被划分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1.它们性质包括高毒性、在环境中保留时间长、在大气可长距离传播和能在脂肪组织累积.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直接接触可以导致急性效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用作农药事故,例如,已经有使农业劳动者致死或重病例子.

  • 标签: 之内成功 区域合作框架 墨西哥区域合作
  • 简介:位于深圳与香港之间深圳湾是一个典型亚热带海湾,在过去二、三十年间,海湾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深圳湾有机氯农药(OCPs)污染现状及其生物累积规律,于2004年2月采集了该海域23个鱼类、虾类、蟹类生物样品,分析了其体内滴滴涕(DDT)、六六六(HCH)和氯丹(CHL)各组分含量,并对其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深圳湾海域鱼类DDTs、HCHs和CHLs含量范围分别为1.84。286.83、0.08-1.85、0.45—118.81ng·g^-1。(鲜重),肉食性鱼类OCPs含量通常较高;与其它海区相比,深圳湾海域水生生物体DDTs含量相对较高,部分鱼类样品DDTs含量超过我国海洋生物质量国家标准(GB18421-2001)二级标准,HCHs和CHLs则相对较低;生物体DDTs、HCHs、CHLs含量与其脂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鱼类DDTs、HCHs和CHLs危害指数(HR)分析显示,目前食用深圳湾鱼类对人体正常健康(非癌症)基本无影响,但却存在潜在致癌风险.

  • 标签: 有机氯农药 滴滴涕 六六六 氯丹 生物累积 健康风险
  • 简介:基于谷胱甘肽(GSH)解毒作用探讨了微囊藻毒素-RR(MCRR)在不同动物肝脏和肾脏合作下代谢机制。通过人工合成MCRR谷胱甘肽代谢物(MCRR-GSH),腹腔注射至鲫鱼和大鼠体内,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定量检测MCRR-GSH及其下游半胱氨酸代谢物(MCRR-Cys)在组织内代谢动力学变化。在72h暴露实验,实验组鲫鱼和大鼠体内均定量检测到MCRR-GSH和MCRR-Cys。MCRR-GSH在肾脏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鲫鱼和大鼠体内累积浓度分别是(0.161±0.001)和(0.116±0.005)μg·g^-1DW。同样,MCRR-Cys主要分布于鲫鱼和大鼠肾脏组织。鲫鱼肾脏MCRR-Cys浓度出现明显波动,而肝脏和胆汁内MCRR-Cys浓度却呈现出上升趋势;大鼠肾脏内MCRR-Cys浓度呈缓慢下降趋势,浓度范围为(8.899±0.817)μg·g^-1DW至(3.336±0.263)μg·g^-1DW。基于以上结果推测,微囊藻毒素在肝脏和肾脏合作下解毒过程为:MC在肝脏内经GSH结合作用生成代谢物MC-GSH随血液循环转运至肾脏,在肾脏内MCGSH快速地转化为下游代谢物MC-Cys以促进排泄。

  • 标签: 微囊藻毒素 鲫鱼 大鼠 谷胱甘肽 解毒机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为探索出复合肥与尿素对油麦菜幼苗生长最佳施肥配比,以油麦菜为试验材料,使用纯椰糠栽培田间试验,通过测量油麦菜幼苗株高、株幅、叶片数、鲜重、干重和可溶性固形物来研究复合肥和尿素不同配比施肥对油麦菜幼苗生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幼苗浇清水和单施复合肥,植株矮小,生长缓慢,(2)幼苗在复合肥与尿素混施下生长良好,其中复合肥与尿素比例为2∶3时,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其他比例,(3)幼苗在单施尿素时,生长指标高于浇清水和单施复合肥处理,低于复合肥和尿素混施处理,(4)幼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单施复合肥和浇清水处理下,显著低于单施尿素和混施肥料处理,其中单施尿素和混施肥料处理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

  • 标签: 油麦菜 复合肥 尿素 施肥配比 生长指标
  • 简介:研究了6种多氯联苯(PCBs)3,3′,4,4′-四氯联苯(PCB77)、2,3,3′,4,4′-五氯联苯(PCB105)、2,3′,4,4′,5-五氯联苯(PCB118)、3,3′,4,4′,5-五氯联苯(PCB126)、2,3,3',4,4',5-六氯联苯(PCB156)和商业型混合多氯联苯Aroclor1254,两种多溴联苯醚(PBDEs)2,2′,4,4′-四溴二苯醚(PBDE47)、十溴二苯醚(PBDE209)对人类癌细胞生长和斑马鱼脱膜与不脱膜胚胎发育影响.8种化合物均使用0.01、0.1、1.0、10μmol·L-14个浓度进行1~6d暴露实验.结果表明,PBDE209在最高浓度10μmol·L-1下对结肠癌细胞HCT116(暴露3d后)和RKO(暴露5d后)具有显著生长抑制作用,所有化合物均对乳腺癌细胞没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化合物对受精后5~6h(5~6hpf)斑马鱼胚胎毒性效应显得比较明显,而各化合物对胚胎致畸和致死效应又不相同,其毒性强弱依次为PCB126≈PCB156〉PCB1254(Aroclor1254)〉PBDE47〉PCB77〉PCB105≈PCB118≈PBDE209.其中PBDE209在未脱膜暴毒后均无致畸与致死现象,脱膜暴毒后最高浓度才表现出显著意义致畸作用,而PBDE47在最高浓度下可产生高达80%致畸率,这说明胚胎绒毛膜具有有效阻挡大分子物质如PBDE209进入作用.PCBs毒性效应与其空间结构密切相关.如PCB126和PCB105具有相同分子式,前者在1μmol·L-1下就引起了显著致死和致畸效应,而后者即使在10μmol·L-1下也没有显著效应.实验结果也说明不同类型实验对象所展示毒性效应并不相同,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细胞和发育胚胎具有不同影响.

  • 标签: 多氯联苯 多溴二苯醚 人类癌细胞 斑马鱼胚胎 毒性
  • 简介:微囊藻毒素(MCs)是富营养淡水水体蓝藻爆发性繁殖产生最常见藻毒素,因其分布广、结构稳定、毒性大引起了科学界广泛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微囊藻毒素在我国水体污染现状和典型毒性效应及毒性作用机制。另外,针对目前藻毒素研究不足提出了建议,可为有效降低环境微囊藻毒素潜在安全风险及深入研究其生态毒性效应提供支持。

  • 标签: 微囊藻毒素 环境暴露 毒性效应 致毒机制
  • 简介:为了揭示不同浓度苯并芘(BaP)及滴滴涕(DDT)对海洋贝类胚胎生态毒理效应,将翡翠贻贝(Pernaviridis)胚胎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BaP及DDT,检测暴露24h和48h后,BaP和DDT对翡翠贻贝胚胎抗氧化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影响,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并利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BR)指数对苯并芘及DDT对翡翠贻贝胚胎综合毒理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BaP和DDT胁迫显著影响翡翠贻贝胚胎抗氧化酶(SOD、GPx)和非特异性免疫酶(ACP、AK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暴露浓度升高,胚胎SOD、AKP活性呈现先抑制后诱导趋势。DDT和BaP对ACP酶活性影响不同,其中BaP对ACP活性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恢复,而DDT对翡翠贻贝胚胎ACP活性影响不显著。IBR分析表明,在胁迫早期随着污染物浓度升高,RIB值逐渐增大,随着染毒时间延长,处理组RIB值均减小,总体来说,DDTRIB值比BaPRIB值大,表明DDT胚胎毒性较强。通过探究翡翠贻贝胚胎重要酶应答BaP和DDT胁迫毒理生化响应,评价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海洋贝类毒理效应,为敏感生物标志物筛选打下一定基础,且为海洋环境污染早期预警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标签: 苯并芘 滴滴涕 翡翠贻贝 胚胎毒性 酶活性 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IBR)
  • 简介:要了解推动可持续建筑和建筑法规章与标准作用如何,各种各样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研究可以用做评估基准线.只要得以贯彻,现有的法令、规章和标准基本上就能够引导这个产业向正确方向前进.然而,要建造可持续建筑就需要额外政策举措.本文从国家和世界高度审视关联可持续建筑法令、规章和标准,包括目前尚未完成国际标准组织标准.国际标准和规章还没有把问题解决得令发展中世界满意,尽管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关注.

  • 标签: 可持续建筑 建筑必要 必要激励
  • 简介:为评价水域环境Zn^2+对两栖动物毒性影响,本研究以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蝌蚪为试验材料,对G26期蝌蚪进行了0、10、50、100和500μg·L^-1Zn^2+慢性水体暴露直至蝌蚪发育至变态高峰期(G42期)。分别于暴露15d和30d后取样测定蝌蚪全长、体长、体重和发育分期各指标;此外,分析了Zn^2+慢性水体暴露对变态率、变态高峰期(G42)蝌蚪全长、体长、体重、后肢长和骨骼发育影响。结果表明:暴露15d时,各浓度Zn^2+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生长发育均未造成显著影响,而持续暴露30d后,500μg·L^-1Zn^2+处理组蝌蚪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抑制;各浓度Zn^2+慢性暴露均导致中华大蟾蜍蝌蚪变态率下降,其中500μg·L^-1Zn^2+处理组变态率最低;500μg·L^-1Zn^2+慢性暴露导致G42期中华大蟾蜍蝌蚪形态指标(全长、体长、后肢长)和骨化程度均受到显著抑制。研究表明,水环境中高浓度锌对中华大蟾蜍幼体生长发育和变态具有潜在危害,水域锌污染所引发毒理效应予以重视。

  • 标签: ZN^2+ 中华大蟾蜍 蝌蚪 生长发育 变态
  • 简介:得克隆(DechloranePlus,DP)作为全球广泛使用氯代阻燃剂,具有POPs特性和环境毒性,但其生物毒性数据非常有限。本文选择水生初级生产者纤细裸藻(Euglenagracili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藻细胞生长状况、光合色素水平、抗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研究了不同浓度DP对其生态毒性效应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DP对纤细裸藻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DP浓度较低时(0.1和0.5mg·L^-1DP)类胡萝卜素含量受到轻微抑制;较高浓度DP暴露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GSH)水平显著增加,同时高浓度DP(8mg·L^-1)下MDA含量显著上升,提示膜结构受到损伤;表明较高实验浓度范围内,DP对纤细裸藻生长及抗氧化系统均产生一定影响,结果将为DP环境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得克隆(DP) 纤细裸藻 毒性效应 生长 光合色素 抗氧化酶
  • 简介:湖南省郴州市是湖南省山洪灾害多发一个区域,对郴州市山洪灾害进行快速准确预测意义重大.运用Bayes判别分析法,根据山洪灾害预报简化原理使用灾害发生前10天时效雨量和当日雨量作为预报模型因子建立一组山洪预报模型,计算得出模型预报正确率为86.96%,满足Bayes判别分析正确率大于80%要求,表明该方法预测山洪简单易行,可以为郴州市山洪灾害预测以及防治提供-定支撑.图2,表4,参24.

  • 标签: 山洪灾害 郴州市 预报模型 Bayes判别分析法
  • 简介:探讨3种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Varieocele,VC)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单侧VC患者135例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腹膜后高位结扎组45例,腹腔镜组52例,显微镜组38例,就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手术前后精液质量对比等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显微镜组比腹膜后组、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3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并发症发生率在腹膜后组、腹腔镜组、显微外科组分别为33.3%、25.0%和10.5%.6个月后复查精索彩超及精液常规,显微镜组精液质量改善最为明显,并未见有术后复发.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为治疗VC安全有效方法,推荐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表2,参6.

  • 标签: 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腹腔镜 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