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26例2010年8月~2012年12月南充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抗生素+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病程短,症状缓解显著(P<001)。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安全有效,可显著缩短病程,缓解症状,临床未发现不良反应。

  • 标签: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 简介:目的观察冬病夏穴位敷贴联合功能锻炼治疗寒湿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冬病夏穴位敷贴联合功能锻炼方法治疗寒湿型膝骨关节炎42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WOMAC量表评分的变化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2例获得随访,患者治疗后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冬病夏穴位敷贴联合功能锻炼治疗寒湿型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冬病夏治 穴位敷贴 功能锻炼
  • 简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类以多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表现为以双手和腕关节等小关节对称性受累为主的持续性多关节炎,造成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并出现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可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丧失。本病呈全球性分布,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疑难杂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以30~50岁为发病高峰,男女患病比例约1:3,我国大陆地区的患病率为0.2%~0.4%。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辨治思路 用药特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通痹一号方内服、温经通络散外用配合红外线理疗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和维生素C片,配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擦患处;治疗组35例采用通痹一号方内服和温经通络散外用,配合红外线理疗。两组治疗均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体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周两组HS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配合理疗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疗效较满意。

  • 标签: 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通痹一号方 温经通络散 红外线理疗 HSS评分
  • 简介:目的:观察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特色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71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冬病夏穴位疗法(“温阳抗寒敷贴方”敷贴大椎穴和天突穴+“喘可”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深吸气量(IC)、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l)、FEVl%、FEVl/FVC的变化情况。结器: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IC、VC、FVC、FEV}、FEV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IC较治疗前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患者的VC、FVC、FEV1、FEV1%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FEV1/FVC值较治疗前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VC、FVC、FEV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则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同期比较,其肺通气功能各指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特色治疗可以延缓或阻止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的进行性下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冬病夏治 温阳抗寒法 穴位疗法 肺通气功能
  • 简介:通过学习《针灸临床技能实训》下篇"针灸临床诊治思维",体会到该书有以下主要特点:突出针灸四诊特点,强调经络腧穴诊察;注重中西医结合,适应现代临床需求;旨在探讨建立针灸特色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指导学生形成具有针灸特色的临床诊疗思维模式。该教材突出了以实践技能为主线,以临床思辨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临证分析能力有较大帮助。

  • 标签: 针灸 临床 技能实训 诊治思维 辨证论治
  • 简介:目的:观察用消黄汤经验方、穴位按摩联合蓝光照射辨湿热熏蒸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北京按摩医院收治的湿热熏蒸型新生儿黄疸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加用消黄汤经验方、穴位按摩联合之,2组均连续治疗7d。观察2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变化,记录黄疸的消退时间,监测肝肾功能及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6%显著高于对照组77.9%(P〈0.05);观察组胆红素水平经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黄疸的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及肾功能指标BUN、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消黄汤经验方、穴位按摩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湿热熏蒸型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利于缓解症状,降低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消退,其机制与改善肝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湿热熏蒸型 临床研究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内分泌系统疑难病症。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就有7000万人左右,重患者70%有明显的并发症,如果将糖尿病称为“百病之源”并非夸张。糖尿病这个“第三杀手”不断侵蚀着人体的健康,给人们带来了不可言语的痛苦。

  • 标签: 糖尿病患 并发症 健康 施治 新药 根治
  • 简介:目的:探讨合并铜绿假单孢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之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采用祛腐祛瘀补虚生肌中药,分期辨证,内外结合治疗合并铜绿假单孢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之慢性难愈性创面,在内服中药同时,贴敷、药捻、拖线、蚕食、湿敷、灌注、热烘、垫棉、缠缚等多种外治法分阶段综合有序联合运用。结果:251例中痊愈169例,显效34例,好转45例,未愈3例;痊愈率67.33%,痊愈时间7—191d,平均(57.25±39.46)d。铜绿假单孢菌转阴率为92.21%,转阴时间为(22.72±16.16)d;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转阴率为95.56%,转阴时间为(21.16±19.50)d。结论:中医药内外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促进合并铜绿假单孢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之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及细菌转阴。

  • 标签: 慢性难愈性创面 铜绿假单孢菌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医药疗法 内治 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