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定量测量长期口服胺酮患者的肝脏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嘉兴市第二医院口服胺酮12个月以上的27例患者的临床和腹部DECT资料作为试验组;收集2017年1月因疾病需行腹部CT检查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8例患者的DECT资料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并统计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140 kV、100 kV、虚拟平扫(VNC)图像上的CT值和肝脏、胰腺、脾脏的浓度值的差异。肝脏CT值与肝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试验组的肝脏、胰腺、脾脏浓度分别为0.2(0.2,0.4)、0.1(0.1,0.2)、0.2(0.1,0.2) mg/ml,对照组的肝脏、胰腺、脾脏浓度分别为0.2(0.1,0.2)、0.1(0.1,0.2)、0.1(0.1, 0.2) mg/ml,试验组的肝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54,P<0.05),胰腺、脾脏浓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79、-1.590,P均>0.05)。试验组100 kV、140 kV、VNC图像肝脏CT值[(74±18)、(70±10)、(71±5) HU]均高于对照组[(60±6)、(59±6)、(62±6) HU],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0、4.205、5.241,P均<0.05)。试验组140 kV图像CT值与浓度呈正相关(r=0.410,P<0.05)。试验组中,不同肝脏浓度患者之间,口服胺酮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CT平扫可以定量测量长期口服胺酮患者的肝脏浓度,为评估胺酮致肝损伤提供生物学指标。

  • 标签: 胺碘酮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白内障手术透明角膜切口位于120°与位于角膜散光平坦径线位,对术后角膜散光轴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收治白内障110例(110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依据散光轴向将患者分为顺规散光组40例(40只眼)和逆规散光组70例(70只眼),根据角膜切口位置每组又均分为切口位于120°(11点位)及切口位于角膜散光平坦径线位两亚组。术后1周、1及3个月进行随访,分析两组散光轴位变化。结果顺规散光组中术后角膜散光轴位变化值两亚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46,P=0.374);不同时间点角膜散光轴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95,P=0.023)。逆规散光组中术后角膜散光轴位变化值两亚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64,P=0.114);不同时间点角膜散光轴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53,P<0.001)。结论对于角膜有顺规或逆规散光的患者,切口位于角膜散光平坦径线与切口固定于120°对术后角膜散光轴位无影响。白内障手术后随着时间推移角膜散光轴位变化逐渐减小。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散光,屈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明确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动脉瘤破裂位置与其诱发的迟发性脑缺血(DCI)的空间分布,明确动脉瘤破裂后不同位置DCI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aSAH的患者150例,女90例,男60例,平均年龄为55岁。动脉瘤治疗后24~48 h至少进行1次颅脑CT(CCT)扫描,出血事件后至少14 d再次扫描。分析患者不同位置动脉瘤对应的脑叶DCI的分布特点。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破裂动脉瘤最常见的部位是大脑中动脉(MCA),本组占26.0%(39/150),ACA次之[22.0%(33/150)];其中18.0%(27/150)的患者发生了DCI。女性罹患DCI的比例略高于男性[21.1%(19/90)比13.3%(8/60)]。动脉瘤位置对迟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无影响(χ2=2.57,P=0.77)。前循环动脉瘤和后循环动脉瘤发生DCI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7%(25/134)比12.5%(2/16),χ2=0.15,P=0.61];DCI患者中,最常受影响的区域是同侧MCA区域[32.0%(8/25)],其次是ACA区域[28.0%(7/25)]。DCI是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标志。结论破裂动脉瘤的患者,DCI的发生与载瘤动脉的血供分布有一定的关系、规律。因此,对于破裂动脉瘤患者特定脑区的监测预警是药物干预的前提,必将明显改善患者整体预后。

  • 标签: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缺血 空间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艾汤对症用于子宫不同位置药物流产,分析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132例自愿药物流产患者,按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研究组66例患者给予自制黄艾汤,对照组66例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流产情况(用药后阴道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和流产成功率。结果研究组阴道出血量(110.1±24.3)ml,少于对照组(125.6±29.0)ml,研究组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研究组完全流产95.4%,高于对照组84.8%,P<0.05。其中观察组子宫前倾、后倾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黄艾汤可用于流产后能有效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提高流产率,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黄艾汤 临床效果 药物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位置的长度为1.8mm的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择无并发症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10例240只眼随机分为3组A组行1200钟位1.8mm透明角膜切口70例(80只眼),B组行1100钟位1.8mm透明角膜切口70例(80只眼),C组行900钟位1.8mm透明角膜切口70例(80只眼)。由同一位医师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分别于术后7d、1月和3月行常规裂隙灯检查、视力检查及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散光。各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的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法,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各时间点3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d时,3组患者角膜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月和3月时,C组患者的角膜散光较A组与B组明显减小(P<0.01),但A组与B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900钟位透明角膜切口,术后引起的角膜散光最小,能更好的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 标签: 微切口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角膜散光
  • 简介:摘要对1例造影剂普罗胺外渗患者外渗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为临床普罗胺的预防、急救和护理提供依据。

  • 标签: 碘普罗胺 外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聚维酮溶液的最佳制备工艺,以保证质量。方法通过查询近10年的文献资料,从溶液的PH值、稳定荆、贮藏条件综合探讨聚维酮溶液制备工艺的控制条件参数,以求得质量稳定的聚维酮溶液。结果制备时调节溶液的PH为50-60,加入稳定荆,常温下密闭遮光。塑料瓶或玻璃瓶保存可保证质量。结论此条件制备和贮存的聚维酮溶液较为稳定,可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聚维酮碘溶液 制备工艺 参数 稳定剂 贮存条件 包装材料
  • 简介:新西兰Medsafe网站提示医务人员关注胺酮(amiodarone,CORDARONEX,ARATAC)的严重不良反应。新西兰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收到340份有关胺酮的不良反应报告。严重的包括眼、肺、肝、心和甲状腺疾患。Medsafe网站建议处方者在开始胺酮治疗前,需测试肺、肝、甲状腺功能,ECG,

  • 标签: 严重不良反应 胺碘酮 不良反应报告 药物不良反应 甲状腺疾患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通过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来影响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缺乏影响全球近19亿人,是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妊娠期妇女作为特殊群体,是缺乏的重点关注人群。妊娠期缺乏不仅会导致甲状腺功能障碍、地方性克汀病,还会不可逆转地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引起婴儿智力障碍、生长迟缓。文中就妊娠期缺乏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与总结,重点对妊娠期缺乏危害和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为今后妊娠期缺乏的研究重点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妊娠期妇女 缺乏症
  • 作者: 叶超 王朝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宁乡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宁乡 410218 叶超现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药学部,武汉 430030,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宁乡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宁乡 410218
  • 简介:摘要1例74岁女性患者因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给予克沙醇160 ml静脉注射。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为B型,术中无不良反应发生。手术结束约12 h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双眼失明;约30 h后,出现记忆力下降,烦躁和焦虑症状,血清肌酐174 μmol/L。患者术前血清肌酐134 μmol/L。疾病进展过程中请眼科和神经内科医师会诊,并行头部CT检查(显示天幕池密度增高,可疑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基底节区软化灶形成)后考虑为对比剂脑病。给予甲泼尼龙(80 mg静脉滴注、2次/d)、托拉塞米(10 mg静脉滴注、1次/d)及补液等对症治疗。2 d后患者视力好转,记忆力及神志恢复;3 d后患者视力和精神均恢复正常。

  • 标签: 造影剂 脑疾病 皮质盲 碘克沙醇
  • 简介:摘要1例77岁男性患者因心律不齐给予胺酮(0.2 g口服、2次/d)治疗,服用15个月后患者出现纳差、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服用胺酮22个月,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3.5×109/L,中性粒细胞0.78,C反应蛋白117.4 mg/L,红细胞沉降率32 mm/1 h;丙氨酸转氨酶(ALT)28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15 U/L,碱性磷酸酶(ALP)107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45 U/L,总胆红素(TBil)14.8 μmol/L,直接胆红素9.3 μmol/L,白蛋白30 g/L。给予抗感染、保肝、补充白蛋白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好转,继续应用胺酮。服药40个月后,患者ALT 87 U/L,AST 106 U/L,ALP 308 U/L,γ-GT 1 242 U/L,TBil 11.2 μmol/L;肝穿刺活检结果怀疑酒精性肝纤维化。排除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及肿瘤等因素,考虑患者的肝损伤与长期服用胺酮相关。停用胺酮3个月后患者因肝衰竭死亡。

  • 标签: 胺碘酮 药物性肝损伤 不良结局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都获得了飞速的进展,对人体内各痕量元素功能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这为我们预防疾病,消除公害和确保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根据。人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有些元素对我们是必需的,有些则是非必需的,研究元素在人体内的功能,研究其缺乏或过量对人体的危害,是生物学、化学、医学等工作者的共同

  • 标签: 碘缺乏病 微量元素 甲状腺激素 身体健康 痕量元素 缺碘
  • 简介:熏显手印法,是现场勘查中显现汗潜手印的方法之一。由于传统的和现有的方法有时受到现场空间的制约,无法兼顾水平面、垂直面、凸凹面以及狭窄处的手印显现。为此,笔者研制了一种安全、快捷、简易、经济、适用于基层使用的操作装置和方法。

  • 标签: 熏显 手印
  • 简介:摘要通过我科试验出现假阳性反应,多年来对做试验的经验总结,对其原因做一些探讨,出现假阳性反应可能与医护人员预先暗试;病人的性格;患者的学历及知识层次;以及心情,病人在做皮试时就有感冒等症状;护理人员对其过敏反应表现的症状掌握不够有关,对其原因进行了解,使其假阳性减少到最低程度,避免延误病人的检查,又防止出现过敏反应而延误抢救时间。

  • 标签: 碘过敏试验 假阳性反应 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71岁男性患者因右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局麻下接受主动脉弓造影+全脑动脉造影+右侧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使用的对比剂为克沙醇注射液。术前患者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术后10 h患者出现发热、嗜睡、饮水呛咳、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左侧肢体肌力和肌张力减低及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头部磁共振成像(MRI)示右侧大脑皮层信号增高、脑沟变浅,考虑为克沙醇引起的对比剂脑病。给予补液、糖皮质激素、甘露醇脱水等对症治疗3 d后,患者症状好转,头部MRI示右侧大脑皮层高信号降低、脑沟恢复正常。

  • 标签: 造影剂 碘克沙醇 脑病
  • 简介:在同学们的生物学和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淀粉遇变蓝的化学知识(反应条件是指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淀粉是植物体内最为重要的贮藏性多糖,在植物体内如种子、块根、块茎中含量特别丰富。淀粉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呈球形、卵形、不规则形等,

  • 标签: 淀粉 蓝色 实验步骤 高中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