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系统化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胃溃疡患者临床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6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胃溃疡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43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系统化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胃溃疡患者临床中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消化内科胃溃疡患者 系统化护理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处方分析用于中药房药学服务的应用意义。方法:在2021.01-2021.12期间我院开展基础药物管理,选取此时院内中药房治疗处方150份归入基础组。在2022.01-2022.12期间我院开展处方分析管理,选取此时院内中药房治疗处方150份归入实践组。分析不同管理效果。结果:经管理后,实践组的中药房药学服务质量高于基础组(P<0.05);实践组的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少于基础组(P<0.05)。结论:将处方分析实施的中药房治疗处方管理中,可提升中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确保处方用药合理,值得借鉴。

  • 标签: 处方分析 中药房药学服务质量 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分析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纳入慢性病患者分析,共有200人,实施问卷调查,观察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观察到单因素变量有家庭人均收入、对政策的了解、对政策重要性的认知、门诊就诊价格降低、主观上降压药的更换、政策实施前的药物满意度、政策实施后药物价格满意度、政策实施有看病贵缓解的满意度、医疗服务质量、政策宣传满意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家庭人均收入、门诊就诊价格降低、主观上降压药的更换、政策实施后药物价格满意度、政策实施有看病贵缓解的满意度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独立因素,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为了保证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效果,需重视患者对中选药品的信任,积极降低药品采取价格,保证药品采购覆盖面的扩大,从而减少门诊就诊期间的费用,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改善。

  • 标签: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 患者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抗菌药物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门诊开具的1000张抗菌药物处方。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药物说明书,对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100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单药使用469张(46.90%)、二联357张(35.70%)、三联174张(17.40),不合理用药处方为182张(18.20%),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36张(3.60%)、用法与用量不适宜13张(1.30%)、遴选抗菌药物不合理13张(1.30%)、联合用药不适宜32张(3.20%)、重复用药16张(1.60%)、疗程过短或过长72张(7.20%)。182张不合理用药处方中,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感染性腹泻、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盆腔炎抗菌药物、其他选用药物不合理率分别为5.30%、3.20%、2.50%1.90%、1.80%、1.60%、1.90%。结论 :老年患者抗菌药物门诊处方中仍存在用药不合理问题,因此应加强对门诊处方的审核,积极开展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确保合理、安全、有效的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老年人 抗菌药物 门诊处方用药 合理性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为临床应用广泛、用量最大的一种药物,在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的预防与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抑制细菌、杀灭细菌,继而延缓疾病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滥用抗菌药现象出现,侵犯患者的利益。药学干预能够提高抗生物合理用药率。本文将对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药学干预 抗生素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实施全科护理的意义进行全面、详细地剖析与探讨。方法:从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选择68例到我院就诊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护理方案,将病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实施全科护理,在此基础上,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护理纠纷和护理事故的发生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对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纠纷和护理事故比对照组发生率小。结论:在比较卫生院护理体系中,对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全科护理,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护理纠纷和护理事故发生率极小,在临床中值得被大力推广。

  • 标签: 全科护理 卫生院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高危因素,为现代临床有效防治提供指导。方法:于2022年07月--2023年07月接收急性肺栓塞患者57例,记录心房颤动的病例数,对比单纯急性肺栓塞、急性肺栓塞合并心房颤动的一般资料,纳入有差异的结果,经Logistic回顾性分析危险因素。结果:5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11例合并心房颤动,占比19.30%(11/57)。急性肺栓塞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尿酸、Hcy水平、血糖、血压明显高于单纯急性肺栓塞患者(P<0.05)。Logistic回顾性分析提示高血尿酸、高Hcy、高血糖、高血压为急性肺栓塞合并心房颤动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心房颤动与血尿酸升高、Hcy升高、血糖升高、血压升高有关。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心房颤动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风险管理在高压氧护理(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产生多方面的积极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治疗质量和治疗结果。在高压氧护理管理工作中应使用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改善护理人员对职业保护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保护实践能力,而且可以降低护理人员发生职业伤害事件的频率,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最终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压氧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风险管理 内科 护理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以及对心功能、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接收78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组设为常规组(n=39)、研究组(n=39),常规组应用硝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两组的降压疗效、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降压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TC、TG、LVEF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TC、TG降低,LVEF升高,且研究组TC、TG低于常规组,LVEF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头痛、疲乏、干呕、脸红等不良反应与常规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具有确切降压疗效,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血脂水平,且药物副作用少,安全性良好,值得推荐。

  • 标签: 高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 硝苯地平 血脂 心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体检时心电图异常的结果及检出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到我院进行体检的1680例老年人体检结果,分析其中的心电图检查异常情况。结果:1680例老年人体检结果中,心电图检查正常764例,异常916例,在检查结果异常的这部分群体中,男性占比63.77%显著高于女性的43.93%,比对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群体在进行体检时,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为异常的情况比较常见,而其中受性别及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也较为明显,这也说明老年人群体应当关注自身的心脑血管健康水平,防患于未然。

  • 标签: 老年人 体检 心电图 异常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骨折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探讨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1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入院之后均辅以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结果:1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通过针对性护理后,仅有1例感染、2例疼痛,无静脉栓塞形成、压力性损伤,并发症总发生率30.00%。结论:深入分析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相关并发症,改善预后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股骨骨折 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内麻醉在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手术中的作用。方法从2020年7月-2022年7月,选择3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将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麻醉手术,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结果两组患者在全麻后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留观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术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感染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 DVT、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果: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人 TDM手术中,椎管麻醉具有明显的疗效,能有效地缩短病人的麻醉观察时间,提高病人的认知能力,降低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全髋关节 置换术 椎管内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体外冲击波在肱骨外上踝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3月共计60名肱骨外上踝炎的疾病患者,其中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名,其中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我们使用口服胶囊药物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肱骨外踝关节运动情况评分、肱骨外踝关节活动范围评分、肱骨外踝关节的疼痛评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肱骨外踝关节运动情况评分、肱骨外踝关节活动范围评分、肱骨外踝关节疼痛评分等方面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体外冲击波进行肱骨外上踝炎的临床治疗能够较好的提高治疗效果,并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肱骨外上踝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一直是制药行业的关键问题。由于药品生产的特殊性,污染的风险始终存在,这不仅影响了药品的质量,也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理解污染进入药品生产过程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对制药行业和广大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药品生产 污染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在疝气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8例疝气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对34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手术治疗;对34例观察组患者实行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33(97.06%),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6(76.47%),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5.88%),对照组患者观不良反应率为9(26.47%),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疝气患者治疗中,实行微创手术干预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降低平均出血量、并发症率、缩短手术时间,病症复发率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传统手术 微创手术 疝气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药指导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3月-2023.3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用药指导,将用药安全情况、干预前后血压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用药指导有助于保障用药安全,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用药安全 用药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挑选我院从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期治疗牙列缺损患者中的120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两组,每组各60人,其中,给予传统治疗方案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口腔种植牙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中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获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牙列缺损患者实施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有效的帮助患者提升咀嚼功能,还有效改善了牙齿的美观,对临床有重大价值,可广泛推广。

  • 标签: 口腔种植牙修复 牙列缺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ICU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ICU重症肺炎患者42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1),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祛痰效果、护理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预后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祛痰有效性(19/21)明显高于对照组(12/21);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O2、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高于护理前,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通气改善时间、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21)明显小于对照组(2/2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集束化护理方式通过提供个体化、连续和协调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氧合水平和通气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 标签: ICU重症肺炎患者 集束化护理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沟通技巧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探讨沟通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导针对性干预。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月在我院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1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纳入参照组(n=50)、实验组(n=50),其中参照组行常规沟通,实验组应用沟通技巧。结果:实验组局部硬结、疼痛、红肿等接种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投诉、护理纠纷等不良护理事件明显少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服务态度、接种环境、专业技能等因素影响预防接种沟通效果;有效的沟通技巧能够显著减少接种不良反应,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紧密护患关系。

  • 标签: 沟通技巧 儿童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品管圈管理在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高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08月-2023年07月期间本院西药房接受的患者1000例,2021年08月—2022年07月为常规西药学服务(n=500),2022年08月—2023年07月采用“品管圈”活动管理药学服务(n=500),分析管理质量。结果:管理后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评分均优于管理前,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管理可明显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提升药物使用效果。

  • 标签: 品管圈管理 西药房 药学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