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织中,galectin-3和TPO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病理科的75例PTMC患者及75例甲状腺良性乳头状增生患者的甲状腺标本,通过免疫组化观察galectin-3及TPO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比两种组织,galectin-3在PTMC中的阳性率(97.33%,73/75)与在良性病变的阳性率(22.67%,17/75)相较,明显升高(P<0.05);TPO在PTMC中的阳性率(9.33%,7/75)与在良性病变的阳性率(100%,75/75)相较,明显升高(P<0.01)结论本研究检测了galectin-3、TPO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和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见表达差异很大,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有很高临床价值。

  • 标签: galectin-3 TPO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常规检查结果、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时的水平以及各指标间的联系。方法以本院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6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查和部分病原学检查,测量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率、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降钙素原水平,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不同状态下的阳性情况。结果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白细胞计数升高时,其阳性概率高于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白细胞计数不高时(P<0.05),在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白细胞计数升高患儿中,血清C-反应蛋白的阳性概率与降钙素原相比更高(P<0.05)。结论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可作为参考指标,其中血清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的特异性相比,降钙素原更高。

  • 标签: 血常规 血清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儿童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与同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设置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到本院参与体检的63例健康者,设置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血清hs-CRP、HCY、CPI水平。结果对比血清hs-CRP、HCY、CPI水平,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HCY、CPI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高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者95例,按照是否出现早期肾损伤分为肾损组(观察组44例)及无肾损组(对照组51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循环血液样本,并获取晨间清洁中段尿样本,检验BUN水平、Scr水平、mALB水平、Cys-C水平。结果观察组BUN水平、Scr水平、mALB水平、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对照组BUN水平、Scr水平、mALB水平、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好,可有效提高早期肾损伤阳性检查率。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血清胱抑素C 检验 早期肾功能损害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CK-MB、LDH和CK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CK-MB、LDH和CK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CK-MB、LDH和CK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心肌酶谱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男性不育患者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白细胞定量和精液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5月—9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249例,并采取过氧化物酶染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其白细胞定量、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利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仪评估本组249例病患的精液质量。结果精浆弹性蛋白酶正常组的精子密度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同异常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定量正常组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同异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和白细胞定量两者间还表现出了正相关的关系(r=0.329,P<0.05)。结论男性的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白细胞定量与精液质量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通过对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白细胞定量进行检测,能够为临床医师诊断生殖道炎症所引发的不育提供必要的指导。

  • 标签: 白细胞定量 精液质量 精浆弹性蛋白酶 男性不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growthfactorIImRNAbindingprotein3,IMP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NSCLC的组织标本64例和癌旁组织43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IMP3在NSCLC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有无相关性。结果IMP3在NSCLC的组织中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性别、病灶体积等则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值>0.05)。结论(1)IMP3在NSCLC中表达与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均具有相关性。(2)IMP3阳性表达则提示恶性肿瘤预后不良,可能作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mRNA结合蛋白3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毛蕊异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C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毛蕊异黄酮5mg/kg组(Calycosin5mg/kg组)、毛蕊异黄酮10mg/kg组(Calycosin10mg/kg组)、毛蕊异黄酮20mg/kg组(Calycosin20mg/kg组)。采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毛蕊异黄酮治疗组造模前14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缺血2h再灌注24h后取脑。按照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NDS)方法评价大鼠造模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利用干湿重法计算大鼠脑含水量,使用WesternBlot法测定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半暗带区脑组织NF-kB表达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I/R组)大鼠与假手术组(Sham组)相比,神经学评分和大鼠脑含水量显著提高,脑组织内NF-kB含量显著升高。Calycosin20mg/kg组与I/R组相比神经学评分显著降低,Calycosin20mg/kg组、Calycosin10mg/kg组的含水量与I/R组相比显著减轻;Calycosin20mg/kg组、Calycosin10mg/kg组和Calycosin5mg/kg组与I/R组相比NF-kB表达显著减少。结论毛蕊异黄酮可以降低脑组织NF-kB蛋白水平,减轻炎性损伤,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毛蕊异黄酮 缺血再灌注 NF-kB通路 脑水肿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于B超引导下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施以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2月-2017年05月收治的3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应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1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17例)B超引导下施以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对最终疗效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急性胆囊炎患者总体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获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于B超引导下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施以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在确保手术安全前提下,最终显著优化急性胆囊炎患者总体疗效。

  • 标签: B超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 急性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B族链球菌筛查及分娩期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入住我院进行分娩的186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93例。两组患者均在孕晚期内进行B族链球菌筛查,其中研究组在分娩期产程中和产程后静脉注射青霉素,对照组则在产后静脉滴青霉素,统计以上两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医疗支出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新生儿感染GBS例数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对孕晚期给予B族链球菌筛查,并在分娩期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可显著减少产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且分娩后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反应少,医患普遍较为满意。

  • 标签: 孕晚期 分娩期 B族链球菌筛查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微量喂养对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施以非营养性吸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早期微量喂养。对比两组喂养效果及治疗7d后相关血清指标水平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全量肠内营养时间及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早期施以微量喂养可帮助患儿体质量及全量肠内营养快速恢复,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窒息 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 微量喂养 血清总胆红素 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测全血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指标的诊断结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8月—2017年8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72例细菌性感染性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采用血常规检查诊断,研究组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诊断准确率、检出情况、敏感度、特异性、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对白细胞计数与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显示,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检出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与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相关性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越高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越高。结论在研究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中,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作用诊断细菌性感染的常规手段。

  • 标签: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儿科细菌性感染性 白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泮托拉唑与血凝酶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治疗的9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分作甲乙两组,每组49例;甲组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乙组采取泮托拉唑、血凝酶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明显上升且乙组上升的幅度大于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7.55%,低于乙组的95.9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泮托拉唑与血凝酶结合治疗,临床疗效a更为明显,且能显著提升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值得大幅度推广运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泮托拉唑 血凝酶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WBC)计数检测对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确诊为细菌感染者30例归为观察A组,非细菌感染者30例归为观察B组,并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均予以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计数,采用CRP分析仪检测CRP水平,完成比对。结果三组CRP水平、WBC计数水平比较显示,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CRP与WBC计数的检测有助于明确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情况,在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计数检测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分析。方法对2828例上呼吸道感染病患者的血常规与CRP水平,按月份、季节、年龄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相关性。结果性别不同患者的WBC与中性粒细胞(N)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P<0.05);从年龄角度分析,7到12岁WBC与中性粒细胞技术高于其他年龄(P<0.05);季节方面,患者WBC秋季最高,冬季较低(P<0.05);患者N计数冬季低于其他季节,LYM计数冬季低于其他季节,患者CRP春季高于其他季节。从月份上分析,WBC与N在元月份最低,10月份较高,患者CRP在5月最高,12月最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WBC及N呈现正相关,与LYM为负相关,不同年龄与季节上两者系数不高,年龄在13到18岁较低,75岁以上最高。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常规受季节、月份等影响,CRP受年龄、性别与季节影响,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合理用药。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 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和缺血修饰白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辅助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患者75例设为实验组,选择75例同期进行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同时检测纳入人群的人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和缺血修饰白蛋白浓度水平,统计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缺血修饰白蛋白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和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敏感性均超过85%,且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两项指标检测敏感性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但特异性有所降低。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和缺血修饰白蛋白对于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敏感性,降低漏诊概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缺血修饰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原发性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中应用氯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社区卫生院登记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6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研究组应用氯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中应用氯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微量蛋白尿 氯沙坦 硝苯地平控释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常规检查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在2018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221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所有患儿开展血常规检查、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血常规检查和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方法联合检验,比较三种检验诊断结果的阳性率。结果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中,135例患儿检测结果为阳性,诊断阳性率61.1%;血常规检查中,140例患儿检测结果为阳性,诊断阳性率是63.3%;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儿197例,诊断阳性率是89.1%,显著高于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进行单一检验的阳性率,差异显著(χ2=6.277,8.03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查和全血C反应蛋白共同检验用于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细菌感染性疾病 全血C反应蛋白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氨氯地平组以及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组各40例,分别采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联合氨氯地平片持续治疗6周,评估2组降压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血清肌酐水平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氨氯地平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及血清肌酐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治疗后氨氯地平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患者采取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降压疗效显著,并能延缓肾功能损害进展,患者心脑肾可长期获益。

  • 标签: 氨氯地平 缬沙坦 高血压 肾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