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类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内容非常丰富,既包括乡村也包括都市,既包括社会经济也包括文化教育,既包括少数民族也包括人口占多数的汉族,既包括历史也包括现代。它的

  • 标签: 人类学 民族文化 政府决策 社会环境
  • 简介:人类与中国现代文学唐戈中国现代文学的某些方面与人类有相通之处。一次我接受一位记者的采访,为了向她解释清楚人类的参与观察法,我打比方说这种方法有点像中国作家的体验生活。我们知道,“真实性”一直是文学追求的目标,为此就要求作者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因...

  • 标签: 人类学者 寻根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文化 异文化 小传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四、科学自然社会的同时构造,知识的生产过程就是型塑自然和社会的过程,而是考察科学活动如何重构着自然和社会

  • 标签: 人类学考察 活动网 科学人类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审美人类通过一系列非西方的族群的美学研究,而且主要是侧重于美学的审美人类研究,但是他研究的方式侧重于美学的审美人类研究

  • 标签: 中国现状 人类学形成 审美人类学
  • 简介:硬汉邓友梅在我的印象中,作家称为硬汉的不多,我这辈子只叫过两个,一个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一个是中国作家邓友梅。硬汉海明威,历经磨难而不屈不挠。战争中,他的身上曾中过两百碎弹片;年轻时,他曾两次遭遇飞机失事,大难不

  • 标签: 文化题
  • 简介:“尚是食人民族”的自我超越──《狂人日记》的人类阐释杜圣修独到的发现:“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鲁迅说得很明白,他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人们历来对此作的命意阐释也都有这样的共识:它暴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这个看法,实际...

  • 标签: 《狂人日记》 “真的人” 人吃人 鲁迅 人类学阐释 中国民族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民歌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和繁荣有其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民歌的繁荣和发展符合当时人民审美和交流的需要,这种变化使得人们重新从审美交流的角度思考民歌在现代的发展问题

  • 标签: 人类学视角 南宁国际 国际民歌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又是谁'需要'我们人类,是不是可以说'零'包含着'0、1、2、3、4、5、6、7、8、9'是不是构成了我们人类创建的'十进制文化'的机理,大自然和我们人类与数字'5'和'0'的关系数字'5'对我们人类探索自然科学和对人类所发明创造出来的各类工作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东方太极 人类科技 太极文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我们今天的人类科学文化在自然文化面前,人类就不会创建西方科学文化了,"太极"里面包含着人类今天使用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 标签: 东方太极 人类科技 太极文化
  • 简介:老子和道家学说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玄之又玄"的精深难解的理论体系。老子在春秋末期被人视为避世超俗的"隐君子",可是,到了西汉初期,他的学说竟被官方用作缓和社会矛盾、与民休息、恢复经济的"君人南面之术"。没过多久,到了东汉,《老子》、《庄子》书又被道教所选中,视为道教的"经典",成为道教的主要理论渊源。虽然如此,老子和道家学说的历史命运并不算好,由于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奉儒学、孔为思想正宗,因此,除了个别时期(如汉初、唐代)外,道家学说一直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可是近代以来,东西方学者,不断发现道家学说的价值与

  • 标签: 道家文化 道家学说 孔学 生存环境 与民休息 西汉初期
  • 简介:贾老今年92岁。在人类的生命史上,这自然算得上生命的一个奇迹。故有人称,贾老是中国的"活化石"。当年,贾老去周口店时,才22岁。然而,岁月不饶人,一眨眼,70年便过去了。当年的小贾,很快变成了老贾,再后来,又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贾老。

  • 标签: 周口店 北京人 新生代研究室 地质调查所 头盖骨 古人类学家
  • 简介:杨刚(1905—1957)这位女性,生前曾被饰以多种头衔,在建国前是《大公报·文艺》主编,《大公报》驻美特派员,建国后为周恩来总理的主任秘书、中共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处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另外,她还是早期的中共党员、左翼作家、诗

  • 标签: 杨刚 左联 萧乾 文集 新文学史 人的生存
  • 简介:我从20世纪80年代中叶起研究图腾文化,并对诗化民族图腾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年来,我在原始先民的图腾思维空间和现代人类的现代思维空间之间不断穿梭和思索,发现图腾文化作为形成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的原始积淀层,它溶进现代人意识的历史折光随处可见,并对未来还将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同时我也发现,现代人被自己所创造的文明消解的现象日趋严重,人类越来越丧失自我、丧失人的善之本性,与自然对立,与人“冷漠”,造成人类的生存危机。针对现代人的此类现代病,最能完美地体现人性之本真的图腾观念,不能不是一副良药。

  • 标签: 图腾文化 现代人类 现代人意识 人与人 朝鲜民族 思维空间
  • 简介: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现已成为当代西方文化研究(CulturalStudies)的一个主导理论。葛氏有关“贱民”、“民族——大众文化”的观点,以及关于“市民社会”、“公众空间”和知识分子作用的观点,在当代西方人文学术界频繁出现。尤其在第三世界文化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中,文化霸权理论构成了爱德华·萨伊德(EdwardSaid)、伽亚特丽·斯皮娃克(GayatriSpivak)和斯图尔特·霍尔(StuartHall)等人论述的基本理论预设。文化研究作为90年代西方人文学术界的一个重要潮流,其主要诉求是超越西方文化与学术的框架,介入与参预世俗与全球性的社会与文化转型。葛兰西思想为这一潮流注入

  • 标签: 葛兰西 文化霸权理论 市民社会 文化研究 文化革命 资本主义社会
  • 简介:8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知识分子的王蒙把目光投向了自身,通过对知识分子人格与命运的审视来实现对中国文化的反思,198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倪吾诚背负传统却无传统文人的优秀品格,向往西方的科学与文明,并

  • 标签: 倪吾诚 传统与现代 文化人格 知识分子 错位 生活方式
  • 简介:“反文化”不是反动文化或反对文化的意思。“反文化”是文化中的一个类别。“反文化”往往以批判、否定——在特殊情况下往往也以“打倒”、“摧毁”——为取向来切入文化本体,但它的真正职能是对文化在演进过程中所产生

  • 标签: 反文化 反动文化 庄子 人类文明 文化本体 负价值
  • 简介:现在冒出一批"新新人类",染着黄头发,说话带着洋腔,平时看看DVD、蹦蹦迪,或上上网、聊聊天,更为极端的则是,鼓吹吸毒和滥交,把反文明、反社会当作先锋和前卫.他们认为,这种生活方式非常独特,足以否定和超越传统,于是就高举着起义的大旗,要颠覆一切既成的价值观念.这不禁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 标签:
  • 简介:<正>第一章一辆运货马车开到两棵大桉树之间,停了下来。在丛林的这一块地方,这两棵参天大树从繁茂的灌木丛里拔地而起,真是巍峨堂皇,干净挺拔。大车就这么擦着毛茸茸的树皮停住了。马儿象树一样粗毛蓬松、沉重呆板。它喘了口气,稳稳地扎下了脚跟。

  • 标签: 运货马车 参天大树 灌木丛 桉树 树皮 粗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