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不少患者认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风关)的药物有较大毒性,故对服用药物存在很多顾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都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吗治疗风关的药物多少有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白细胞减少,甚至肝功能一过性损害等,但是在服药的人群中实际发生的比例是很小的,且医生在用药前已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完善相关检查,排除了药物使用的禁忌证。

  • 标签: 用药物 类风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胃肠道不适 白细胞减少
  • 简介:目的:测定蟛蜞菊内酯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模拟蟛蜞菊内酯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过程,建立HPLC-UV法测定蟛蜞菊内酯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结果:在透析24h后,蟛蜞菊内酯在低(0.62μg·mL^-1)、中(3.10μg·mL^-l)、高(9.92μg·mL^-1)3个质量浓度下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分别为(87.9±2.1)%、(84.7±2.5)%、(83.8±1.9)%。结论:蟛蜞菊内酯与大鼠血浆蛋白有较强的结合作用。

  • 标签: 蟛蜞菊内酯 血浆蛋白结合率 平衡透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近年来,经管实验室的开放工作愈发重要,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医药经济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例,介绍了经管实验室开放的探索与实践工作。该实验室首先要有丰富的实验内容,这是实验室开放的核心;其次,要构建先进的网络技术平台,这是实验室开放的支撑;然后,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是实验室开放的关键;最后,要制定合理的实验室开放制度,这是实验室顺利开放的保证。

  • 标签: 经管类 实验室 开放
  • 简介:目的调查某院人血白蛋白使用情况,为建立人血白蛋白合理使用管控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6月份某院使用人血白蛋白的5257份病例并统计分析,随机抽取每月30份共180份病例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该院白蛋白使用率为11.8%,白蛋白费用占药品总费用9.4%.180份点评的病例中合理率46.1%.结论:该院人血白蛋白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建议制定人血白蛋白合理使用规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人血白蛋白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病理特点为不同程度髓鞘脱失、炎性细胞浸润、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轴索损伤。近年通过建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模型(EAE)来研究Tau蛋白与神经元及轴索损伤相关性[1],并且以Tau蛋白为治疗靶点的药物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TAU蛋白 多发性硬化 轴索损伤 髓鞘脱失 脱髓鞘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建立黔产红禾麻中总鞣质及缩合鞣质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磷钼钨酸-干酪素法测定总鞣质含量;以儿茶素为对照品,采用香草醛硫酸法测定缩合鞣质含量。结果红禾麻中总鞣质与缩合鞣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18.04±17.80)mg/g和(97.80±17.67)mg/g,红禾麻中鞣质以缩合鞣质为主要类型。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红禾麻中总鞣质及缩合鞣质含量。

  • 标签: 红禾麻 鞣质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响应面法优化哈蟆油肌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加热提取哈蟆油核苷成分肌苷得率的主要因素(甲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进行优化,建立影响因素与肌苷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为o,即为纯水提取,时间为67.0min,料液比(g:m1)为1:71,在此最佳条件下,得到肌苷的含量为23.31μg/g,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结论:该研究可为哈蟆油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哈蟆油 肌苷 响应面分析法
  • 简介:目的观察抑肽酶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凝血酶敏感蛋白(TSP)-1和TSP-2及其受体CD36mRNA的影响,探讨抑肽酶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抑肽酶组,采用胶原酶诱导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脑出血后TSP-1及TSP-2和CD36mRNA表达变化。结果脑出血第4天,TSP-1表达达高峰;TSP-2第14天表达达高峰;脑出血第4天,第21天CD36呈双峰表达。抑肽酶组TSP-1mRNA表达第1~4天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TSP-2mRNA第14天达高峰且第1~21天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CD36mRNA第1~4天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第14~21天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抑肽酶可能通过调整脑出血大鼠脑内TSP-1及TSP-2和CD36mRNA的表达,降低其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加快血肿吸收,促进脑组织修复。

  • 标签: 抑肽酶 脑出血 凝血酶敏感蛋白 CD36 大鼠
  • 简介:目的:了解目前杭州地区头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用药特点及趋势。方法:根据杭州地区11家三甲医院和9家二甲医院2011-2013年的用药数据.采用金额分析法和数据汇总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杭州地区20家医院头孢抗菌药物品种数为37种,其后两年数量骤减并维持在28~29种,购药金额从2011年的5.5亿元逐年递减至2013年的4.7亿元,其中2011年头孢抗菌药物购药金额首次出现大幅下降(-20.68%)。从购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来看,杭州地区头孢抗菌药物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最为广泛.其次是第二代头孢。结论:杭州地区头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受抗菌药物管理政策的影响明显,为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使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趋于安全、有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 标签: 杭州地区 头孢类抗菌药物 购药金额 用药频度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Ⅰ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7月医院所有科室Ⅰ切口手术患者病历106例,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医院Ⅰ切口手术患者预防用药率为84.91%,药物选择不合理率为25.93%,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率为50.00%,未按要求追加使用抗菌药物率为9.30%,术后预防用药疗程不合理率为72.20%,预防用药剂量偏大率为11.11%。结论:医院Ⅰ切口手术患者预防用药不够规范,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 标签: I类切口 手术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考察高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制品的稳定性。方法以组分Ⅱ+Ⅲ为原料,经过溶解、辛酸沉淀,Capto-Q层析,Macrocap-Q层析,收集流穿液,经超滤,浓缩,制备高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蛋白浓度为10%),进行制品处方的筛选和稳定性试验,检测制品的外观、热稳定性及分子大小分布,并与传统低温乙醇法制备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蛋白浓度为5%)比较。结果高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外观、热稳定性、分子大小分布均符合国家药典要求,分子大小分布明显优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结论高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制品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 标签: 高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稳定性 分子大小分布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血栓通胶囊中人参皂苷Rg1、Re、Rb1、Rd和三七皂苷R1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YMC-PackPro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5℃。结果测得三七皂苷R1在50.10-501.00ng、人参皂苷Rg1在151.02-1510.20ng、人参皂苷Re在32.01-302.10ng、人参皂苷Rb1在102.23-1022.30ng、人参皂苷Rd在16.32-163.2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收回率在95%-105%之间。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血栓通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HPLC 复方血栓通胶囊 人参皂苷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冬虫夏草、虫草菌丝体及蛹虫草中的腺嘌呤、腺苷、虫草素的含量,为冬虫夏草及其代用品的质量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资生堂MG#Ⅱ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nm,流速1.0+mL·min^-1,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腺嘌呤、腺苷、虫草素分别在0.001239-0.3098:mg·mL^-1、0.001241-0.3102+mg·mL^-1、0.000813~0.2032+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7.9%、97.0%、95.8%.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通用性好,适用于冬虫夏草及其代用品中腺嘌呤、腺苷、虫草素的定量测定.

  • 标签: 冬虫夏草 腺嘌呤 腺苷 虫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安徽中医药大学的药学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地方,培养应用型兼具创新性的高素质药学人才。其中毕业实习是强化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行业适应性的重要环节。为此,学校对毕业生实习管理采取了全过程、立体化的精细管理模式。文章在明确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学校药学大学生毕业实习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过程。

  • 标签: 药学类 毕业实习 精细化管理
  • 简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提高中药学本科生教育教学的质量,克服中药学类专业实验教学q-仍然存在的部分问题,南京中医药大学提出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了中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包含中药资源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药、中药质量评价和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四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块。该体系的构建为中药学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中药学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体系
  • 简介: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大鼠脊髓挫伤急性期氧化损伤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连有PinPointTM精密接触传感器的BenchmarkTM立体定位颅脑撞击器制备脊髓挫伤大鼠模型。伤后30min,治疗组皮下注射MTX(0.5mg/kg,按体质量计),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3、6、12、24、48、72h进行动物采血和组织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的含量以及损伤组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oxidationproteinproducts,AOPP)和蛋白羰基(proteincarbonyl)的含量。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假手术组血浆中3-NT的含量以及组织中AOPP和蛋白羰基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2~72h,治疗组血浆中3-NT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72h,治疗组组织中AOPP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术后各时间点损伤组织中蛋白羰基的含量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X阻止脊髓继发性损伤可能与减少氧化损伤相关蛋白的形成有关。

  • 标签: 甲氨蝶呤 脊髓挫伤 急性期 3-硝基酪氨酸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蛋白羰基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一种新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制备工艺对制品得率和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以组分Ⅱ+Ⅲ经过溶解、辛酸沉淀、Capto-Q层析、Macrocap-Q层析、收集流穿液,经超滤、浓缩,制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检测蛋白液中IgA、IgM、白蛋白、PKA、ACA含量、纯度、收率,并与低温乙醇法比较。结果与低温乙醇法比较,辛酸沉淀法可显著降低制品中IgA、IgM、白蛋白、PKA含量,提高产品得率。结论采用辛酸沉淀工艺制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可提高制品的质量和产量。

  • 标签: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辛酸沉淀法 低温乙醇法
  • 简介:本文介绍了血脑屏障的结构、功能及该部位的转运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和溶质载体转运蛋白),以及它们在血脑屏障转运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和在体脑微透析技术,定性定量地探讨了转运蛋白在中药有效成分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

  • 标签: 血脑屏障 ATP结合盒 溶质载体 转运蛋白 中药
  • 简介:建立了同时测定桂枝和肉桂中7种苯丙素成分(2-羟基肉桂醛,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2-甲氧基肉桂酸,肉桂醛,2-甲氧基肉桂醛)含量的HPLC方法。采用该方法对48批中国肉桂和桂枝(27批肉桂和21批桂枝)商品药材中7种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表明,7种苯丙素成分在肉桂中的总含量为17.5巧1.6mg/g,在桂枝中的总含量为9.91-23.4mg/g:其中2-甲氧基肉桂酸在肉桂中的含量在检测限以下,而在桂枝中的含量在0-0.119mg/g之间。肉桂和桂枝药材中(肉桂醇+肉桂酸)/肉桂醛的含量比值(R346)范围分别是0.0121-0.0467和0.0598-0.182,该比值可用以区分肉桂(〈0.05)和桂枝(〉0.05)。7种成分在沸水中的煎出率不同,肉桂醛煎出率最低(〈3%),肉桂酸煎出率最大(约60%)。

  • 标签: 含量测定 苯丙素类成分 肉桂 桂枝 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