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显微外科修复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外科对18例外伤性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病例进行了神经外膜束膜缝合术、神经外膜束膜松解术、神经移植术。结果本组18例全部随访.23条神经,随访6个月至5年,结果优9例11条神经,良7例9条神经,可2例3条神经,优良率达86.9%。结论应用显微外科修复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上肢 周围神经损伤 显微修复
  • 简介:目的通过对41例前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的分析,对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检查手段及术中处理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方法41例前循环动脉瘸经翼点入路,鼎微镜下行动脉瘤直接夹闭手术,其中急诊(1—3天内)23例,(4-14天)4例,延期手术(14天以后)14例。结果本组41例中,一次性夹闭成功37例,共40个动脉瘤,部分夹闭1例,单纯包裹加固1例,电凝收缩加肌片包裹加固2例。术后随访2个月-6年,良好33例,轻度残疾4例,中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3例奉组无植物生存和死亡。结论延迟手术的疗效要好于早期手术,而病后4-14天内手术效果最差,手术时机应结合病人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DSA仍是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CTA是DSA非常有益的补充。手术时充分解剖侧裂,暴露相关的载瘤动脉和重要穿支血管,是保证完全顺利夹闭动脉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步骤。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技巧
  • 简介:小腿骨髓炎是胫腓骨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既往外科治疗十分困难,不仅手术次数多,花费大,病程迁延,而且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从1996年5月至2001年5月,我们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腿骨髓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 小腿 骨髓炎
  • 简介:目的:探讨双臂丛阻滞与颈段硬膜外麻醉在双上肢显微手术中实施效果及对机体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80例双上肢上断指(肢)再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I组C7-T1硬膜外麻醉组;Ⅱ组分段双臂丛阻滞组(一侧为腋路臂丛阻滞另一侧为肌间沟臂丛阻滞),分别观察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实施疗效。结果:I组对呼吸及循环影响较Ⅱ组显著,呼吸循环功能降低明显。结论:双臂丛阻滞较颈段硬膜外更为安全可行。

  • 标签: 双上肢 显微外科手术 应用 比较 双臂丛阻滞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显微外科曲张精索静脉结扎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将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精子存活率、A+B级精子比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显微外科曲张精索静脉结扎术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显著。

  • 标签: 显微外科 曲张精索静脉结扎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20年4月期间的86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为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腹腔镜技术)、研究组(43例,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结果 研究组精子质量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但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可保证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子质量,减少并发症。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效果及脑血管痉挛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0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1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6例,其中2例患者因为无法控制肺部感染情况,出现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发生消化道出血患者12例,水电解质紊乱患者13例,颅内感染患者4例。有27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及偏瘫,经检查均为脑血管痉挛,给予及时治疗后,情况均有所好转。出院前1d及出院后1年患者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需注意各种注意事项,做好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以使患者顺利出院。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脑血管痉挛 防治策略
  • 简介:总结和分析了250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病人的体位安置及护理情况。指出熟悉神经系统解剖、了解不同手术的切口和入路是正确安置体位的必要前提。并分别讨论了平卧位、俯卧位、侧卧位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显微神经外科 体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过程中损伤控制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参于本次研究的患者数量为70例,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1年8月份,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份,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5例,参照组常规救治;实验组损伤控制外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好于参照组,P

  • 标签: 急诊外科 多发伤救治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多种显微神经外科治疗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舌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患者采取迷走神经根上部位1-2根丝切断手术(R)进行治疗,9例患者采取显微外科减压手术(MVD)进行治疗,6例患者采取R+MVD术式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平均随访时间5.5年。结果30例患者经过有效手术治疗后疼痛感均完全消失,治愈率为100%;其中15例R术式患者,12例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3例患者3d后疼痛感消失,9例MVD术式患者,术后疼痛感均完全消失,6例R+MVD患者术后疼痛感均立即消失;所有患者临床效果根据Taha标准进行评估,优26例,良3例,差1例;平均随访时间5.5年,患者治愈率为93.3%(28/30)。结论舌咽神经痛患者应根据术中是否存在血管压迫及其压迫方式对R、MVD和R+MVD手术方式进行选取,随访结果显示3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舌咽喉 神经痛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 作者: 梁兵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成都平安医院梁兵胃肠道是指人体腹部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排毒器官,一旦机体保护性机制和损伤性机制失衡,就会导致胃肠疾病。胃肠疾病在临床医学上具有常见性、多发性,且随着年龄增大,相关病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0岁以上老人是其高发群体,据统计,胃肠疾病患者占总发病患者数量的20%。胃肠疾病的种类繁多,包括常见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严重的胃癌、食道癌、大肠癌等疾病都属于其范畴。胃肠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消化、排泄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胆石症系常见多发病,约占腹部外科同期住院病人13.0%,14.0%。1992年全国调查,胆囊结石约占79.9%,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的相对发病率6.1%-4.7%。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原发、继发)约占9.2%。在胆石症中,肝外胆石仍占绝对多数。尽管治疗方法很多,但最有效的治疗仍以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术为主。传统剖腹手术对肝外胆石的治疗已形成典型、规范的术式标准,其疗效十分满意。

  • 标签: 微创外科 肝外胆石症 诊断 治疗 胆道镜 十二指肠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整形科诊治的73例颌面部创伤患者,回归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急诊外科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其临床治疗基础上运用整形美容外科处理,观察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颌面部创伤愈合优良率(87.18%)相比于对照组(61.7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3%)相比于对照组(20.59%),前者显著低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颌面部创伤患者,对其应用整形美容外科原则,不仅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具有明显改善,且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 颌面部创伤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临床中采取乳腺整形外科干预的预后质量。方法: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收治的非哺乳期乳腺炎60例患者进行平分,分别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应用乳腺整形外科干预,后者应用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每组各30例,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患者满意程度进行对照。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3.33%、16.67%,在复发率对照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3.33%、13.33%,前者均明显低于后者,存在可比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满意程度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筋骨草的显微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石蜡切片、表面制片及数码显微成像等技术,研究筋骨草根、根茎、茎、叶和花等部位的显微特征。结果:确立了筋骨草根、根茎、茎、叶、花等部位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实验建立的显微鉴别特征可作为筋骨草鉴别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筋骨草 显微鉴别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脑裂头蚴病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进一步探讨其手术指征,显微手术治疗入路选择、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及术中、术后相关药物治疗。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例伴癫痫发作脑裂头蚴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病例术后病理学分析等确诊为脑裂头蚴病,且完全符合文献中提及的关于脑裂头蚴病的诊断标准。术后未出现偏瘫、失语等并发症,随访6~40个月,影像学检查、血清免疫学化验未见复发,均无癫痫发作发生。结论个人史、MRI特点、病理学及血清免疫学检查等指标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脑裂头蚴病的明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显微操作,术后药物治疗等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及脑裂头蚴复发可能。

  • 标签: 脑裂头蚴 癫痫 显微手术 皮层脑电图检测
  • 简介:目的报告显微手术切除21例岩斜坡脑膜瘤的临床结果及手术技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岩斜坡脑膜瘤的临床征象及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肿瘤全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至今全部存活。结论确保病人手术后生存质量是最主要的手术目的。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良好的显露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当肿瘤巨大或肿瘤与正常组织间蛛网膜间隙消失时,避免强行牵拉,采取次全切除肿瘤,术后辅以γ刀治疗残余肿瘤。

  • 标签: 岩斜坡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2005年9月,辽宁省大连市的张万兴在回家路上遭遇车祸,左臂被一辆疾驶而过的大货车活生生剐掉了!经过再植手术,胳膊虽然接上了,却因严重感染而面临再次截肢,否则将性命难保!此时医生提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办法——用“蛆”清创!这,是怎样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 标签: 外科 再植手术 严重感染 大连市 辽宁省
  • 简介:1986年Binning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础上研制出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y,AFM)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分辨率可达到纳米级,能对从原子到分子尺寸的结构进行三维成像和测量,同时还能通过收集样本表面上的作用力图谱信息研究样本的物理特性,故而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现将AFM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标签: 原子力显微镜 肿瘤 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