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抢救与护理。方法分析我科2014年1月-2014年10月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情况。结果本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在急诊科经过镇痛、吸氧等抢救后监护送入心内科病房,在救治过程中没有意外发生。结论急诊的镇痛,吸氧、对患者病情的正确判断是救治患者的关键措施,而积极有效护理为其提供保障。因此,熟练掌握心肌梗死的护理及救治措施至关重要,亦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组,院前急诊护理中运用个性化护理,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院前急诊中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以及急救成功率、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和急诊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急救的成功率、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和急诊满意度,缩短了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具有较为理想和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不良的饮食习惯使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呈上升的趋势。为了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护理,列举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对病人的健康教育。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将我科室诊治的82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病例数分别为41例、41例。对照组利用的方法是: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观察组利用的方法是: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4.63%、2.44%(P<0.05)。结论: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氧氟沙星滴耳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采用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56例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历资料、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结果据结果显示,药品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65岁以上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高发不良反应药物为血塞通注射剂;且联合用药中循环系统联合药物导致ADR高发。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注意药品说明书中适应症、用法和剂量,联合用药应注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管,加强药师临床药学干预,保证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及相关知识教育;另外,试验组出院后单独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出院前和出院干预6个月后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延伸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延伸服务 急性心肌梗死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塞通注射液临床应用现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心内科心脑血管疾病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患者8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45例,占52.3%。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损害12例,全身性损害9例、神经系统损害7例、循环系统损害6例,呼吸系统损害5例,胃肠道损害3例,其他症状3例。其中自行好转6例,其余39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血塞通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多以皮肤损害、全身性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较为严重。应重视血塞通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减低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中药注射液使用的规范化,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血塞通注射液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后,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30例。平均在3天之内行栓塞治疗。结果29例栓塞成功,1例栓塞过程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1例栓塞术后出现大面积脑梗死,7例栓塞术后梗阻性脑积水,术后动脉瘤再破裂出血1例,余病例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21例,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2例。结论颅内动脉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及效果好,并发症少。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效果 GD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梗死支架取栓术、动脉溶栓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支架取栓、动脉溶栓术的21例急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和手术配合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17例患者闭塞血管再通,1例发生症状性出血性转化,无一例介入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和医护配合,是急性梗死介入治疗成功的保障。

  • 标签: 脑梗死 动脉溶栓 取栓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12~2015年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隙感染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2例患者在积极治疗配合有效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隙感染微创有效,配合专业护理,提高了治愈率。

  • 标签: 椎间孔镜 腰椎间隙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配合治疗依从率比对组高,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脑卒中复发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比对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住院费用,值得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咽鼓管功能与中耳手术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但咽鼓管结构复杂,位置隐蔽,不易观察,目前有效研究较少。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重现咽鼓管结构和功能状态,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内镜下咽鼓管内给药,激光咽鼓管成型术,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型术等治疗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可行性和有效性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咽鼓管功能不良目前尚未有确切诊断标准,研究中多采用量表的方式进行评价,未来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取得突破。

  • 标签: 咽鼓管球囊扩张成型术 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