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人工流产术是终止妊娠的常用手术,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对术中如何减轻妇女的痛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受术者的要求。我院2004年6月~2005年l2月尝试用四川蜀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丙酚注射液(规格20ml/0.2g)静脉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术284例,镇痛效果满意,现将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 简介:目的:观察罗西汀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罗西汀治疗32例神经衰弱患者,疗程8周。结果:患者的睡眠障碍、抑郁、焦虑、躯体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罗西汀对神经衰弱有较好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神经衰弱 催眠药和镇静药 帕罗西汀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罗西汀与多虑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符合CCMD-2-R及DSM-Ⅲ-R诊断标准抑郁症患者,HAMD≥18,经6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并予HAMD、CGI、TESS量表及临床疗效评估。结果: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显效率73.3%,比多产63.3%略高,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罗西汀不良反应较多虑平少而轻。结论: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帕罗西汀 多虑平 抑郁症 治疗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普罗酮(PPF)对映体在人体内是否存在立体选择性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方法:以2,3-二对甲苯甲酰酒石酸为拆分试剂,得到单纯对映体(R)-PPF和(S)-PPF,建立以GITC柱前衍生化反相HPLC测定血浆中两对映体浓度的方法。随机双盲,交叉给药,测定8名健康受试者多次口服等剂量的(R/S)-PPF·HCL,(S)-PPF·HCL,(R)-PPF-HCL及安慰剂片达稳态后的一个给药间隔的药时数值,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以消旋体和以单纯为映体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差异,结果:以消旋体给药,(R)-PPF竞争性抑制(S)-PPF的体内消除,使两对映体的CL,AUC和Css/D值与以单纯对映体给药的值相比,有显著性改变。结论:普罗酮对映体在人体内存在立体选择性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手性药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普罗帕酮对映体 立体选择性 相互作用 RP-HPLC 药代动力学 心律平
  • 简介:想当年,香烟飘洋过海打人我神州,虽曾有过由洋人沿街散发、让人免费试吸的尴尬,但犹如所有“洋货”一样,香烟很快就被国人所接受。于是,或老或少的炎黄子孙,都悠哉悠哉地吞云吐雾了。香烟,这个泊来的幽灵,已在中国传宗接代,坑害了好几代人!

  • 标签: 儿童 香烟 卫生知识 吸烟率 医学
  • 简介: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方法100例ASAⅠ级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A组)和雷米芬太尼组(B组)。分别于术前、诱导后1min、谤导后20min、术后2min记录两组收缩压(SPB)、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分压(SpO2)值;记录麻醉效果分级;诱导后20min意识状态。结果诱导后1min。B组的SpO2显著低于A组(P〈0.01),麻醉效果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酚更适用于人工流产临床麻醉。

  • 标签: 雷米芬太尼 静脉麻醉 无痛人流术 丙泊酚
  • 简介: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万可片中枸椽酸西地那非.方法在292.6nm处直接测定万可片中枸椽酸西地那非的含量.结果在测定波长处,浓度与吸收度成良好的线形关系,加样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9.08%,0.2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万可片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枸橼酸西地那非 万艾可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通过对28例咽部瘢痕进行局部注射长效激素安奈德的治疗,总结咽部瘢痕治疗的经验。方法:用扁桃体手术用注射针头抽吸安奈德沿咽部白色条索状瘢痕组织进针,每一点注射药物0.1~0.2ml,每15天注射1次,共注射3次,停1~2个月,复查,若瘢痕已软化松解,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即可停止治疗,若不理想再追加注射药物1~2次。结果:28例患者注射3次后19例症状消失、瘢痕松解,余9例又注射1次后,8例症状消失,瘢痕条索松解,仅1例患者瘢痕条索松解症状没有明显缓解。结论:手术、激光和微波等方法松解瘢痕失败的原因,就是这些方法都要在咽腔留有新的创面,造成了新的感染机会,给新创口带来了各种抗原。本法通过长效激素安奈德的局部注射,避免了新的变态反应的发生,而且通过安奈德在局部高效的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逐渐松解了原已形成的瘢痕。

  • 标签: 咽部瘢痕 注射 曲安奈德 治疗
  • 简介:背景急性胰腺炎是严重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对急性胰腺炎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发现细胞因子特别是血小板活化因子起着重要作用.来昔泛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其动物实验已取得可喜成绩,因此有必要对其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价,了解来昔泛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目的判断来昔泛是否能改变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进程,阻止或治疗器官衰竭,降低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上消化道和胰腺疾病组登记的RCT及CBM、EMBASE、MEDLINE,手检10种中文杂志及会议论文集摘要,与研究者联系获得更多相关研究.选择标准选择研究对象为发病72小时以内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试验组采用来昔泛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或其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死亡率或器官衰竭率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收集与分析两名评价员独立收集数据并对收集所得数据及试验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至2001年共有3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与对照组比较,来昔泛有降低早期死亡率(OR0.56,95%C10.23-1.38,P=0.2)、减少器官衰竭的发生(OR0.34,95%CI0.07163,P=0.18)、促进器官衰竭的恢复(OR0.40,95%CI0.12-1.32,P=0.13)的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的资料尚不能对来昔泛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做最后的定论,有必要进行更多高质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

  • 标签: 来昔帕泛 治疗 急性胰腺炎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罗西汀对恢复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恢复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在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联合罗西汀治疗.对照组联合安慰剂治疗.疗程8w,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治疗8w末,研究组认知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各量表同期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西汀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障碍 帕罗西汀
  • 简介:目的观察丙酚联合应用小剂量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疗效。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底对人工流产患者200例施行静脉全麻,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使用丙酚2~3mg/kg静注,B组用芬太尼0.75~1μg/kg复合丙酚1~2mg/kg缓慢静脉推注。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诱导时间、苏醒状况、丙酚用量;记录诱导前后患者心率(H)、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的变化和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酚用量B组少于A组。两组的SpO2诱导后均有下降,但在正常范围;A组BP下降较B组明显;B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比A组显著降低,B组术中心率减慢的发生率较A组低。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结论丙酚联合应用小剂量的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可达到无痛人工流产的良好效果。

  • 标签: 丙泊酚 芬太尼 人工流产
  • 简介:全麻患者手术结束后,随着麻醉药物的消失,意识恢复,再加吸痰、气管导管刺激等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发生心血管并发症。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BIS)是公认的评价镇静程度的脑部监测指标。本研究拟将BIS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观察小剂量丙酚对控制全麻拔管期间不良反应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气管拔管反应 丙泊酚 心血管并发症 全麻患者 手术结束
  • 简介:目的比较丙酚分别复合氯胺酮、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探讨快通道病人手术时麻醉药物的配伍。方法160例要求无病人流的病人随机分为二组,分别静脉注射丙酚(1~2mg/kg)+氯胺酮(0.3-0.6mg/kg)和丙酚(1~2mg/kg)+芬太尼(0.5~1.0μg/kg),观察两组呼吸循环有关参数的变化和镇痛镇静效果。结果两组药物的镇痛镇静效果差异无显著性,丙酚+芬太尼对病人的呼吸和循环的抑制作用较丙酚+氯胺酮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丙酚+氯胺酮组的定向恢复时间延长。结论两组药物均可用于快通道病人手术的麻醉,术中注意对病人呼吸循环等指标的监测。应用氯胺酮时适当延长病人的留观时间,确认病人完全清醒后方可离院。

  • 标签: 病人 丙泊酚 芬太尼 复合氯胺酮 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抗营养激素如生长抑素及其长效类似物奥肽对肠梗阻患者有效[1],并有奥肽预防术后肠粘连的研究报告[2].我院自2002年6月~2003年12月采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肽治疗急性肠梗阻患者13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肠梗阻 奥曲肽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方形软骨的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9月为38例患者施行保留方形鼻中隔手术,将偏的骨性部分切除矫正后,方形软骨可自然摆平,经术后两侧压迫而平正。结果38例患者中,随访半年以上无1例鼻中隔穿孔、塌鼻发生,鼻塞、嗅觉障碍、鼻出血、头痛症状均消失。结论保留方形软骨的鼻中隔矫正术可避免并发鼻中隔穿孔、塌鼻。

  • 标签: 方形软骨 鼻中隔矫正术 鼻中隔穿孔
  • 简介:某部驻守在黄海前沿海岛上,官兵常患一些皮肤病,其中结节性痒疹长期困扰官兵。2005年夏,应用安奈德注射治疗此症14例。疗效满意。14例均为男性:年龄19~26岁。均为下肢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局部红斑、风团样丘疹或疱疹,伴剧烈瘙痒,以夜间为重。病程4个月-2年。皮损位于双下肢9例,四肢4例,全身1例。结节直径0.3—1.5cm。治疗方法是将皮损表面及周围消毒后,用衔接7号针头的1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安奈德50mg(5ml)加2%利多卡因2ml,自结节边缘向结节内注射0.2-1ml,每周注射2次为1疗程。14例中11例治愈(结节和瘙痒消失,肢色接近正常);3例显效(结节变小,瘙痒消失)。

  • 标签: 结节性痒疹 曲安奈德 注射治疗 利多卡因 一次性注射器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普罗酮(PPF)旋光异构体在人体内是否存在立体选择性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方法:以2、3-二对甲苯甲酰酒石酸为拆分试剂,得到单纯旋光异构体(R)-PPF和(S)-PPF;建立以GITC柱前衍生化反相HPLC测定血浆中两旋光异构体浓度的方法。随机双盲,交叉给药,测定8名健康受试者多次口服等剂量的(R/S)-PPF.HCl、(S)-PPF.HCl、(R)-PPF。HCl及安慰片达稳态后

  • 标签: 盐酸普罗帕酮旋光异构体 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