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急性胰腺炎是严重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对急性胰腺炎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发现细胞因子特别是血小板活化因子起着重要作用.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其动物实验已取得可喜成绩,因此有必要对其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价,了解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目的判断是否能改变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进程,阻止或治疗器官衰竭,降低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上消化道和胰腺疾病组登记的RCT及CBM、EMBASE、MEDLINE,手检10种中文杂志及会议论文集摘要,与研究者联系获得更多相关研究.选择标准选择研究对象为发病72小时以内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试验组采用来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或其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死亡率或器官衰竭率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收集与分析两名评价员独立收集数据并对收集所得数据及试验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至2001年共有3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与对照组比较,有降低早期死亡率(OR0.56,95%C10.23-1.38,P=0.2)、减少器官衰竭的发生(OR0.34,95%CI0.07163,P=0.18)、促进器官衰竭的恢复(OR0.40,95%CI0.12-1.32,P=0.13)的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的资料尚不能对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做最后的定论,有必要进行更多高质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

  • 标签: 来昔帕泛 治疗 急性胰腺炎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发病机制
  • 简介:抗病毒药是一类常用的全身抗感染药物,但在长期使用后,也表现出耐药率逐渐上升的现象,许多不良反应也已暴露出来.目前,上市应用的品种中,以抗乙肝病毒、疱疹病毒和抗HIV药物较多,洛韦就是近年上市的抗疱疹病毒类药物中的一种新药.该药口服后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可广泛用于单纯性Ⅰ、Ⅱ型疱疹病毒(HSV-1、HSV-2);

  • 标签: 市场前景 抗感染药物 抗HIV药物 疱疹病毒 生物利用度 抗病毒药
  • 简介:1例63岁女性,糖尿病史4月,口服格列吡嗪和阿卡波糖治疗,一直无不良反应。后因患单纯疱疹给予洛韦0.25g,3次/d口服。首次用药2h后即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粪便检查排除肠道感染。停用洛韦,改用阿洛韦0.5g,1次/d静脉滴注,格列吡嗪和阿卡波糖继续服用,同时给予补液及对症治疗,第2天头晕和胃肠反应症状完全消失。继续静脉滴注阿洛韦4d,单纯疱疹全部结痂,患者痊愈出院。

  • 标签: 泛昔洛韦 头晕 胃肠反应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对布钠的合成技术进行研究,重点阐述4个有关物质的合成方式,分别为4-(3-甲基异恶唑-4-基)苯磺酰胺、4-(5-溴-3-甲基异恶唑-4-基)苯磺酰胺、N-[[4-(3-甲基-5-苯基异恶唑-4-基)苯基]-磺酰基]丙酰胺、3,3’-(5-甲基异恶唑-3,4-二基)二苯磺酰胺,使此类抑制剂质量得到保障,并采用HPLC法对布钠中相关物质进行实验测定,方法灵敏度高,且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物质合成 HPLC测定 技术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洛韦颗粒干燥失重方法学,探索出适合乳糖含量较高的洛韦颗粒的干燥失重的实验方案,研究不同干燥剂对洛韦颗粒干燥失重的影响,建立一种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的检验方法。方法:分别使用硅胶、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在减压干燥器中,于80 ℃下将洛韦颗粒干燥至恒重。比较使用这3种干燥剂时洛韦颗粒干燥失重结果,并与费休氏法测定的样品水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使用硅胶、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测得的洛韦颗粒干燥失重分别为0.17%、2.04%和2.61%。利用费休氏法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为2.6%,与使用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测得的干燥失重结果一致。五氧化二磷作为干燥剂测得的干燥失重结果主要为样品中结晶水和游离水的减失重量。使用无水氯化钙为干燥剂的结果比五氧化二磷的较低,其干燥失重结果主要为样品中部分结晶水和游离水的减失重量;使用硅胶为干燥剂测定的干燥失重结果最低,只有0.17%,主要为样品中的游离水。结论:使用五氧化二磷和无水氯化钙为干燥剂测得的干燥失重结果都主要是乳糖中结晶水的减失重量,而使用硅胶为干燥剂不但能够克服乳糖中结晶水的影响,还能克服因结晶水导致的不易达到恒重的问题。使用硅胶作为干燥剂的检测方法耐用性较好,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能够轻松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 标签: 泛昔洛韦颗粒 干燥失重 乳糖 游离水 干燥剂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骨关节炎应用 罗西汀 联合塞布的治 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 201 5 年 12 月 -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 90 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 随机 分成 研究 组 ( 45 例)及 对照组 ( 45 例) 。对照组 使 用塞布治疗, 研究 组使用 罗西汀 + 塞布 联合治疗 ,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 VAS ( 3.87 ± 1.36 )分、 WOMAC ( 33.63 ± 4.76 )分,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3.33% ,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塞布 联合罗西汀对 膝关节骨关节炎 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 塞来昔布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洛韦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洛韦片治疗,两组均辅以甲钴胺分散片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带状疱疹 泛昔洛韦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钠(特耐)作为麻醉诱导和术毕镇痛用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全麻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I-II级,随机分为特耐组和芬太尼组。特耐组术前30min给予特耐40mg,芬太尼组诱导时静注芬太尼0.2mg,其余麻醉用药一致,记录麻醉各阶段SBP,HR变化,术毕24h行VAS评分。结果两组插管、切皮、拔管时的SBP,HR无差异(P>0.05),术毕24小时VAS评分,特耐组明显优于芬太尼组。两组副反应情况,特耐组低于芬太尼组。结论麻醉前30min静注特耐40mg,能有效抑制全麻的应激反应,并有术后镇痛的作用。

  • 标签: 术前用药 帕瑞昔布钠 麻醉
  • 简介:摘要布钠较为常用于国内的神经阻滞,其应用于多个科室,例如耳鼻喉科、妇产科、骨科、肿瘤科等。布钠可以起到短时间内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是在神经外科术后镇痛的使用还存在着很多争议。本文首先介绍了布钠对于人体各部的影响,例如心血管、肾功能、胃肠等。其次对布钠神经阻滞效果进行评价,虽然我国目前在医疗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需要加强对布钠的进一步研究,进一步探究有利于布钠在临床中的使用和推广,最后对布钠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神经阻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140-02摘要目的比较洛韦与阿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348例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成洛韦和阿洛韦组。洛韦组174例,每日服用洛韦1.5g,分3次口服,5天为一个疗程。阿洛韦组174例,每日服用阿洛韦1.0g,分5次口服,疗程同上。结果5天后,洛韦组的总有效率为90.8%(158/174),阿洛韦组的总有效率为54.6%(95/17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治疗效好且安全。

  • 标签: 带状疱疹 泛昔洛韦 阿昔洛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钠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患者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剖宫产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布钠组(A组)及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30例,A组于关腹前静脉输注布钠;B组于关腹前静脉输注枸橼酸舒芬太尼,统计术后24h的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B组明显降低。结论布钠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较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无明显增强,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舒芬太尼 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77岁,反复右膝关节疼痛伴活动障碍10余年,加重月余。给予局部理疗,止痛膏外用,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检查治疗住院。平素身体健康,既往无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吸烟史,大小便正常。

  • 标签: 心律失常 塞来昔布
  • 简介:目的探讨洛韦联合干扰素γ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将6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HBV携带者(ASC)以洛韦(250mg,每日3次)口服及干扰素γ(200万单位,隔日肌肉注射1次)治疗3个月(治疗组),并以42例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血清HBV—DNA载体量、e抗原(HbeAg)和表面抗原(HbsAg)含量的变化。有效病例继续治疗6个月,停药后随访1年。结果治疗后HBV—DNA载体量治疗组仅16.9%无变化,对照组42.8%无变化(P〈0.01);阴转率治疗组为52.3%,对照组为28.6%(P〈0.05);继续治疗6个月后阴转率治疗组为75.3%,对照组为52.4%(P〈0.01);停药随访1年复发率治疗组为23.4%,对照组为22.7%(P〉0.05)。血清HbeAg及HbsAg含量治疗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洛韦联合干扰素1抗病毒作用疗效优于对照组,干扰素1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用是有益的尝试。

  • 标签: 泛昔洛韦 干扰素Γ 乙型肝炎病毒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洛韦在大鼠各肠段中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试验装置,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一阶导数光谱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循环液中酚红、洛韦及血浆中喷洛韦的含量。结果洛韦在药物浓度为25、50、100μg·ml^-1时,全小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304、0.313、0.288h^-1;在pH值为5.4,6.8、7.8时,全小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46、0.279、0.251h^-1;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47、0.191、0.194、0.047h^-1。结论不同的药物浓度、pH值对药物在大鼠全肠道的吸收无显著影响,药物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 标签: 泛昔洛韦 一阶光谱导数法 在体肠吸收 一级动力学
  • 简介:目的:研究洛韦(famciclovir,FCV)缓释微丸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6条家犬随机交叉灌服FCV缓释微丸和FCV普通片375mg后,应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并对其进行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FCV缓释微丸和普通片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80±0.84)h和(1.80±0.27)h,峰浓度(tmax)分别为(2.62±1.14)μg/mL和(4.50±0.63)μg/mL,AUC→∞分别为(25.59±7.58)mg·h·L^-1和(26.77±5.53)mg·h·L^-1,平均驻留时间(MRT)分别为(9.85±2.47)h和(4.96±0.78)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09±16.64)%。结论:FCV缓释微丸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 标签: 泛昔洛韦 迟效制剂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色谱法 高压液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洛韦并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洛韦,每天三次,每次250mg,配合院外进行TENS(经皮神经电刺激)、TDP特定电磁波理疗对患处进行处理,每天一次,连续10天;对照组患者不进行院外理疗,仅口服洛韦,每天五次,每次200mg,连服10天。对两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从止疱、结痂、止痛、脱痂的时间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带状疱疹采用洛韦并院外理疗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痛苦,提高疗效,安全可靠,具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泛昔洛韦 带状疱疹 理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