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眼部症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COPD稳定期患者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52~75岁,平均(62±14)岁,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53~72岁,平均(61±13)岁,均于肺功能检查前进行PVEP检查,比较各组间P100波潜伏期时间(LP100)和P100波振幅(AP100)的差别,对COPD组PVEP。结果与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引起PVEP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COPD稳定期患者,LP100均显著延长,AP100显著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LP100及AP100与一秒率呈正相关。结论在出现相关眼部疾病临床表现前,COPD稳定期患者已出现PVEP异常,其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诱发电位 视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骨相关事件的综合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乳腺癌骨转移患者30例,针对骨相关事件采取的护理经过。结果通过综合护理,10例患者的VAS评分从(7.8±2.1)降至(2.1±1.4),有统计学差异(P<0.05)。1例患者因为咳嗽发生肋骨病理性骨折,予固定胸壁及制动。3例患者出现高钙血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乳腺癌骨转移骨相关事件的综合护理是顺利治疗必不可少的一环,有利于患者的长期生存。

  • 标签: 乳腺癌 骨转移 骨相关事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相关防范策略。结果114例不良事件当中跌倒/坠床、管道脱落占比最高,还依次包括错用药、烫伤、标本错误、液体渗漏、自杀。结论在具体护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并加强执行力。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影响因素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80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收集时间为2012年1月—2016年12月,分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结果80例事件报告中,有26例儿童患者(32.50%),有43例年龄≥50岁的患者(53.75%);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用药所占百分比最高,为70.00%;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40.00%、31.25%;不良反应累及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各自为25.00%、21.25%、18.75%。结论针对抗感染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应当予以严格监测,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这对于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不良反应 相关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75例护理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分析不良事件类型及相关因素。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类型主要为液体外渗、跌倒/坠床、给药错误,构成比分别占到34.67%、26.67%、16.00%;不良事件的责任人护理人员占85.33%、患儿家属占14.67%;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的原因主要是责任心不足、能力不足、沟通不良及交接班不到位,分别占30.67%、26.67%、18.67%、10.67%;患儿男性占58.67%,患儿年龄段3~<7岁、1~<3岁占到48.00%、36.00%,事件发生时间段8~1159点、0~759点占到44.00%、32.00%,护理人员工作年限<5年、5~<10年占到57.33%、37.33%,护理人员职称员级、初级占到74.67%、21.33%,患儿住院时间≥7d占到70.67%。结论我院儿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类型主要为液体外渗、跌倒/坠床、给药错误,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责任心及能力不足、沟通不良及交接班不到位,男性患儿、0~1159点、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及职称低、患儿住院时间长时发生护理不良事件风险性明显增加。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儿科 类型 相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心脑血管事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身体健康的46例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载蛋白(APOB)的指标,同时观察两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情况。结果MHD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与健康人群相比表现在TG、TC、LDL和APOB的显著升高上,同时MHD患者中合并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其血脂水平也较非心脑血管组高,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的血液透析会导致患者体内蛋白质流失,出现营养不良继而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心脑血管的发生率也会随血液透析时长升高。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脂质代谢 心脑血管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室晚电位检查对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入选671例室性早搏患者,分别行心室晚电位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阳性组(n=63)和阴性组(n=608)。所有患者均根据其实际基础疾病用药。此外,再根据患者早搏症状严重程度选择美托洛尔,如早搏症状较轻则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有患者随访一年,记录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房颤、室颤、室速、室扑、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引起的住院)。结果阳性组与阴性组两组间患者的基础疾病存在明显差异P<0.05。阳性组患者随访期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4.8%,阴性组为0,差异很明显,有P<0.05。结论心室晚电位阳性的室性早搏患者,应积极治疗以预防心血管事件,而阴性患者,心血管风险较低,故心室晚电位检查对室性早搏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室性早搏 心室晚电位 冠心病 房颤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眼是形成视觉的重要器官。人体自外界摄取信息的85%以上来自眼的观察,故将眼和脑、手并称为人体的三大智力器官。人眼是如何将外界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最终形成视觉的?下面就视觉形成的解剖学基础和生理功能、成像原理作一些基本的探讨。

  • 标签: 视觉 形成基础 成像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以及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的交互作用。方法在抚顺市社区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共调查了189名≥60岁的常住居民(应答率为93.1%)。用老年人生活事件量表(LESE)评估老年人的生活事件,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社会支持,用6条目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估生活质量。结果样本QOL得分为(21±3),SSRS得分为(41±8),负性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得分在0-240分之间。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与配偶一起生活、负性生活刺激少、社会支持较高的老人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结论本研究提示对社区老年人,尤其是遭遇了负性生活事件的老年人提供社会支持,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事件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分析酸性氧化电位水理化特性及杀菌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包括医疗器械、湿化瓶、呼吸机管路、空气、物体表面、手消毒。提出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一种高效、速效、环保型消毒剂,可应用于供应室的日常消毒。

  • 标签: 酸性氧化电位水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探讨医院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调查方法,收集、整理、统计不良事件记录,包括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科室分布情况等方面,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完善护理管理的办法和策略。结果医院常见的不良护理事件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管理失误、对患者的护理失误、其他等。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为三个方面医院、护理人员、患者本身。结论医院应当健全和完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机制,从而促进和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水平。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回顾性研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0-3月龄新生儿进行视觉相关检查,了解新生儿视觉系统发育规律。方法通过对600例0-3月龄正常新生儿分为3组进行视觉诱发电位以及屈光检查,记录FVEP的P2潜伏期、振幅以及屈光检查的球镜、柱镜数值,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观察新生儿视觉传导功能以及屈光状态。结果0-3月龄所有新生儿FVEP的P2波潜伏期平均值为(158.42±20.74)ms,95%可信区间为(153.42―163.42)ms,振幅平均值为(6.30±4.09)μv,95%可信区间为(5.40―7.20)μv;0-1月龄组新生儿的球镜平均值为(3.58±1.39)DS,柱镜平均值为(-1.56±1.16)DC,1-2月龄组新生儿的球镜平均值为(3.09±1.52)DS,柱镜平均值为(-1.91±0.62)DC,2-3月龄组新生儿的球镜平均值为(3.11±1.27)DS,柱镜平均值为(-2.10±1.71)DC,三组之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3月龄新生儿视觉诱发电位P2波潜伏期正常参考值为153.42―163.42ms;3月前各组婴幼儿的球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屈光随诊时间定为大于3个月。

  • 标签: 新生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屈光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事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几率、置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CRBSI发生率、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几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有效做好临床护理风险事件防范。方法评估81例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在种类、发生人员和情况,分析发生的可能原因,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给药问题、执行医嘱错误问题和意外事件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多发区是工作繁忙的输液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消化内科,另外,三年护龄以下的护士是发生风险事件的高危人群。结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防范应以给药问题、处理医嘱问题和意外事件为重点,同时加强风险事件高发护士防范意识和培训工作。

  • 标签: 临床护理 风险事件 防范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分析不良事件,探讨相应防范措施。方法对2012年某三级综合医院上报护理部285例护理不良事件汇总行RCA分析。结果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护士占所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59.3%,其中有31人多次(3次及以上)发生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前四位分别是管路事件、药物事件、皮肤事件、跌倒事件;不良事件相对聚集病区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普外科、血管介入中心。结论加强低年资护士培训,持续质量改进减少神经外科管路事件是有效控制不良事件,提高护理安全的关键。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根本原因分析法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69例不良事件的分类、原因、责任护士的职称、分布科室进行分析,结果排前三位的是跌倒、非计划拔管、用药错误。结论加大核心制度落实的督查力度,强化年轻护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提高护士的风险防护意识,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不良事件 患者安全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发病初期患侧体感诱发电位N20与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变化情况的关系即N20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与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搜集50例病程<30天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临床症状采用相应的内科基础疾病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并分别于康复治疗前监测其患侧体感诱发电位N20的潜伏期,及采用Fugl-Meyer评分量表评价上肢运动功能。经治疗3周后再次用Fugl-Meyer评分量表评价上肢运动功能。结果(1)治疗前后患者的上肢Fugl-Meyer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2)体感诱发电位N20潜伏期与治疗前后的上肢Fugl-Meyer评分均呈负相关。结论脑卒中早期患侧体感诱发电位N20的潜伏期越长,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越差。

  • 标签: 脑卒中 体感诱发电位N20 上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