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浩祖籍宁波,在故乡活不下去,和弟弟中亮随父亲钰堂一起划着又小又破的鸭蛋船来到一夜崛起的上海滩创业,经过几十年的打拼,终于成为海上“电影教父”。

  • 标签: 电影 海上 上海滩
  • 简介:从我家到开封,要论垂直距离,顶多五十华里。但是隔河不为近。开封那时没有大桥。每年寒暑假,我都从园口乘船渡河。园口没有固定的船码头。黄河水在大滩里随心所欲奔来撞去,渡船就得依着它找寻靠岸之处。每次过渡,都要赶码头,等渡船。好不容易上船了,还得在大河里游弋几个小时。你着急也没用。等船次数多了,慢慢就习惯了。趁此机会,可以好好欣赏母亲河的景色,可以尽情沐浴强劲劲的河风,可以静听各色人的高谈阔论,可以随意揣摸待渡者的心态,更可以独自找一片干爽的净沙,去读读书报或者是云天雾地胡思乱想。那时各种商品都很短缺。只在远处有个简陋的国营食堂。附近除了大碗开水,很难买到其他东西。

  • 标签: 柳园 大木船 黄河两岸 棉布床单 黄河鲤鱼 母亲河
  • 简介:柳如是是一位能诗善画、色艺超群且志向高远的奇女子,后嫁与文坛泰斗、东林党魁钱谦益为妻。除了钱氏之外,在充满传奇的一生里,她还曾与当时许多才子名流有过情感纠葛。据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考证,在明末文坛并称为“云间三子”的陈子龙、宋征舆、李雯三位诗人中,前二人都曾与她有过恋爱关系。这里只说说宋情缘。

  • 标签: 情缘 《柳如是别传》 情感纠葛 恋爱关系 钱谦益
  • 简介: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上面这首清朝人的诗,颇有唐人七绝之风,传播很广。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由于旧体诗词勃兴,大陆和台港乃至海外的报刊,多以诗话中的'本事诗'形式刊载,但提到作者姓名和题目的却很少,文字也不大一致,只有一点相同:歌颂左宗棠督办新疆防务。我曾综观一些报刊,认定诗的作者为左宗棠的幕僚杨昌浚,生平不详;诗的题目,或作《赠左宗棠》,或作《左公》。前者似为杨昌浚所题。杨昌浚一作杨昌澹。后者当为后人歌颂左文襄公

  • 标签: 左公柳 杨昌浚 旧体诗词 玉关 文襄 清朝人
  • 简介:自从陈寅恪《柳如是别传》问世以来,二十年间,关涉钱姻缘的论著、说部层出不穷。人物和故事总是存在并消失于一定的时空之间。钱牧斋和柳如是人生悲喜剧,从序幕到终场,明清易代之际天崩地坼的沧桑巨变为其历史背景,常熟虞山之麓、长江之畔,半野堂、绛云楼、拂水山庄、荣木楼等则是这出传奇的各个场景。好多文章涉及这些地方,说对的固然很多,写错的也不在少数。笔者为虞山人,从儿时所闻到后来踏看,六十年来,略有所得,惜乎谫陋,乃失学之过。现姑妄写出,以博同好者指教。

  • 标签: 山人 序幕 悲喜剧 故事 柳如是 传奇
  • 简介:本文为《集版本丛考》(刊发于《广西地方志》期刊2009年第4期)的续作,选择宋代绍兴初年柳州州署刻本等集版本,以及名家评点本等,说明其刊传、版本特点及学术价值。

  • 标签: 柳宗元集 版本 考证
  • 简介:画坛佳话一诗百和越是熟悉的人,越难写出适当的回忆,像谢稚先生这样集书画、诗词、鉴定于一身的艺术大师,要为他写一纪念文字,那就更难了。我和谢老是同乡,相知虽久.而相交却迟。1972年,我被宣布“解放”,听说谢老也已回家养疴,

  • 标签: 师风 艺术大师 诗词
  • 简介:本文考述南宋乾道本、嘉定郑定本、咸淳世踩堂本、明洪武(日本嘉庆)俞良甫刻本等四种宋、明集的刊刻及其版本学术价值。

  • 标签: 柳宗元集 版本 考证
  • 简介:亚子1887年5月生于江苏吴江,1903年,17岁的亚子从吴江来到上海,在苏州河泥城桥附近的“上海爱国学社”读书。他认识了蔡元培、章太炎和邹容等人,并与他们结为知己。亚子还与蔡元培、黄宗仰、陶亚魂等人一起帮助邹容出版《革命军》一书,为传播革命思想起了积极作用。同年5月,上海爱国学社与中国教育会发生矛盾。由于亚子以中国教育会会员资格在爱国学社作附课生听课,为此亚子也受到影响,便辍学返乡,到吴江自治学校读书。同年6月30日,清廷勾结上海租界当局封闭了宣传革命的《苏报》,逮捕了章太炎(在此之前,章士钊、陈范等人避走他处)。邹容为了不让章太炎一人受过,于次日到巡捕房投案。这起《苏报》案,在

  • 标签: 章太炎 蔡元培 探监 监狱 邹容 小窗洞
  • 简介:2007年5月28日。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亚子先生诞辰120周年。那一天。我应邀出席“纪念亚子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当火车驰经丹阳时,一个想法猛然进出:亚子先生与丹阳的情缘殊深,他年轻时的老师林懿均。中年时的同事黄竞西。晚年时的秘书姜可生竟然都是丹阳人。

  • 标签: 柳亚子 丹阳 爱国诗人 先生 座谈会
  • 简介:天启、崇祯之间,洲词人军始以词派的身份出现,后一直活跃于清初词坛,历时半个多世纪。大致前期以王屋为盟主,后期以曹尔堪为领袖。崇祯九年(1636),随着王屋、钱继章、吴熙、曹尔堪四人《词笺》系列的刊刻问世,该派确立了惟“性情”是从,以“可骚可赋”、“可零可怨”为价值取向的词主张,拥有了共同宣言,在崇祯词坛与云间词派双峯并峙,各具风采。在王屋、曹尔堪先后主盟下,洲词派不仅形成了以“清”为特徵的闲澹秀脱的主导风格,而且率先开启了始于苏轼、盛于南宋的“非本色”的“变调”之风,与陈子龙至清初“本色论”者远绍唐五代北宋的“正体”相并而行,交相推进了明清之际的词坛中兴。

  • 标签: 柳洲词派 词学主张 创作风格 词坛中兴
  • 简介:诒徵(1880-1956)字翼谋,晚年号劬堂,又号龙蟠迂叟、盔髯,江苏镇江人,清末优贡,毕业于南京三江师范学堂.继在南京高等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等处任教:1927年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抗日战争期间,任教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1945年抗战结束.

  • 标签: 柳诒徵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首都 民国 师范学堂 抗日战争期间
  • 简介:<正>胡中在民国时期是《东南日报》的社长,为人精明,能写善辩.还一度任《中央日报》社社长.大陆解放前夕,朋友曾劝胡中学《大公报》王芸生的榜样,也留在大陆.但胡中却决定将《东南日报》迁至台湾出版.1949年初,他派经理刘子润把《东南日报》上海版的机器设备装上太平轮,运往台湾.不料“太平轮”在舟山洋面与“建元轮”相撞,“太平轮”本已超载,一撞马上就沉没.胡中又想把杭州版的机器设备运到台湾去,但遭到秘书严芝芳的暗中抵制.最后,胡中只好与几位报社高级领导人匆匆赴台,离开了他生活和工作过几十年的杭州.

  • 标签: 《东南日报》 健中 王映霞 蒋介石 杭州 台湾出版
  • 简介:会战前夕及会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组织安排不当、无序混乱和内部派系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作为,进而导致失败,但桂会战的失败在客观上也给抗战及战后国内政局带来了一些有利的变化。

  • 标签: 桂柳会战 特点 影响
  • 简介:本文认为在中国古代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崇拜观念,其表现为古人认为可以占测吉凶、感应人事、显灵通神、行云降雨、降魔驱疫、护幼延生.古人对超常生命、生殖力的祈求导致了对具有超常生命力、生殖力的柳树的崇拜,原始的崇拜是女性生殖崇拜的反映.

  • 标签: 中国古代 柳崇拜 生殖崇拜 生命力 古人 超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