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Shamblin Ⅱ/Ⅲ型颈动脉瘤手术治疗风险与肿瘤大小的关系及手术治疗的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1年4月至2017年12月88例Shamblin Ⅱ/Ⅲ型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远期随访。结果1例患者围手术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血管神经并发症的风险高暂停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率1%。其余85例患者成功切除病灶共87侧,包括13例Shamblin Ⅱ型和74例Shamblin Ⅲ型,2例患者切除双侧颈动脉瘤。肿瘤直径中位数为3.0(1.2~5.5)cm,出血量200(0~2 500) ml,手术时间为162(85~430)ml,住院时间为10(6~28)d,术中血管干预72例,神经并发症33例。统计学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与术中出血量(R=0.35,P<0.01)、手术时间(R=0.54,P<0.01)、神经并发症(OR= 1.72,95%CI 1.08~2.73,P=0.02)和血管干预(OR=2.69,95%CI 1.27~5.69,P=0.01)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共有4例患者诊断为恶性颈动脉瘤,3例分别于随访第1、5、7年复发。结论颈动脉瘤Shamblin Ⅱ/Ⅲ型患者应尽早干预以减小手术难度,降低血管及神经并发症风险。恶性颈动脉瘤患者应加强远期随访以及时发现肿瘤复发。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血管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德利 谭建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4-09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10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随着全瓷材料和微创修复理念的发展,全瓷修复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全瓷修复的抛光是影响修复长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抛光不仅能为全瓷修复提供光洁的表面和外观,还能降低对对牙硬组织的磨损、减少修复体表面菌斑聚集、避免裂纹扩展、提高修复强度和美观性。做好全瓷修复的抛光需要3个重要的环节:抛光工具的合理选择、抛光参数的正确设定、抛光步骤的严格遵循。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染色微阵列分析(CMA)在珠海市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5例同时接受CMA和核型分析的产前诊断孕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MA及核型分析均检出异常6.3%(38/605),CMA异常而核型分析正常4.6%(28/605),CMA正常而核型分析异常1.7%(10/605)。CMA总的异常检出率10.9%(66/605),核型分析总的异常检出率7.9%(48/605)。结论CMA较传统核型分析更敏感,能检出更多的染色异常,避免更多的缺陷儿出生,在珠海市产前诊断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核型分析 拷贝数变异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鲁杆菌关节假周围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特征、治疗策略选择与转归。方法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布鲁杆菌关节假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61.5±11.5)岁(范围45~79岁);体质指数(23.0±2.8)kg/m2(范围18.4~26.1 kg/m2)。5例为农村居民,1例为城市居民;4例为农民,1例为牧民,1例无业;1例有疫区接触史,1例曾从事屠宰行业;急性PJI 3例,慢性PJI 3例。3例为膝关节PJI,其中1例因膝关节绒毛结节滑膜炎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2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3例为髋关节PJI,其中1例因强直性脊柱炎累及双髋接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因股骨头坏死接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3例表现为全身发热,5例局部伤口红肿,4例合并窦道。入院当日5例有实验室检查,其中3例血C-反应蛋白升高、5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5例血白细胞介素-6升高、2例血谷丙转氨酶升高。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累关节活动受限:3例髋关节受累患者平均屈曲75°,伸直0°;3例膝关节受累患者平均屈曲67°,伸直-8°。X线片表现:1例假松动伴感染,1例局部软组织肿胀。2例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的患者均有病理中性粒细胞计数阳性,关节周围组织或关节液布鲁杆菌培养阳性者4例(1例为混合感染),血布鲁杆菌抗体阳性2例。结果急性PJI中2例采用保留假清创及更换衬垫术、1例采用二期翻修术;慢性PJI中1例采用二期翻修术、2例采用一期翻修术。抗生素治疗中均使用了利福平、多西环素等布鲁杆菌特异性抗生素,疗程3~12周。出院前5例血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降至正常范围,2例血白细胞介素-6降至正常范围(有1例未检测),4例血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5例体温降至37.3 ℃以下。1例术后间断出现发热,并于2个月后出现切口红肿渗液,输注左氧氟沙星后痊愈。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感染均未复发,影像学检查显示假在位良好。结论对布鲁杆菌PJI,布鲁杆菌培养阳性及布鲁杆菌抗体阳性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治疗上采用保留假的清创术或翻修术,结合布鲁杆菌特异性的抗生素治疗,通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假体相关感染 诊断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存在基因异质性,仅靠手术后的病理检查,无法准确评估肿瘤基因及微环境的动态演变。外泌作为细胞分泌的最小胞外囊泡之一,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及细胞间信息传递的载体,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免疫逃逸、放化疗抵抗及血氧微环境的改善,提高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本文现围绕外泌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综述如下。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外泌体 微小RNA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基于多次退火环状循环扩增(multiple annealing and looping-based amplification cycles,MALBAC)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卵裂期优质胚胎的嵌合体率及类型。方法收集接受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并生育正常后代的夫妇捐献的卵裂期冷冻优质胚胎,解冻,消化透明带,收集卵裂球,进行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及二代测序。结果共解冻胚胎23枚,收集184个卵裂球。175个(95.1%)卵裂球获得了测序结果,其中100个(57.1%)为非整倍体。在23枚胚胎中,3个(13.0%)为正常的二倍,20个(87.0%)为嵌合体,其中包括5个(21.7%)非整倍体嵌合型、7个(30.4%)为二倍-非整倍体嵌合型、5个(21.7%)为异常嵌合型、3个(13.0%)为无规律分离型。结论卵裂期优质胚胎中存在较高的染色嵌合体率。复杂染色异常或高比例异常细胞的嵌合体可能是影响胚胎发育潜能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卵裂期胚胎 多重退火环状循环扩增 二代测序 嵌合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折叠式人工玻璃球囊(foldable capsular vitreous body,FCVB)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严重眼外伤及硅油依赖眼18例(18眼)接受23 G微创玻璃切除术或硅油取出术联合FCVB植入术。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球形态及眼压。结果所有患者FCVB均顺利植入。随访期间,FCVB形态完整,位置正,视网膜在位。无感染、硅油乳化或球囊暴露等并发症。术后视力提高者3例,视力不变者15例。眼压基本正常,眼球形态维持良好。患者基本满意度达88.89%(16/18)。结论FCVB植入术治疗严重眼外伤及硅油依赖眼可避免反复手术、眼球摘除或硅油长期充填等不良反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 标签: 植入,人工玻璃体球囊,折叠式 玻璃体切除术,微创 外伤,眼,严重 眼,硅油依赖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气象观测技术也随之精进,我国当前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正处于一化改革阶段,一化改革的顺利开展能够保证气象观测效率,优化气象观测质量。在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一化改革过程中,针对一系列改革难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例如,深化观测人员工作意识、加强业务工作技术指导与学习培训力度、贯彻落实改革方针以实现岗位集约化等,且效果显著。由此可见,我国现阶段的气象观测一化改革具有必要性、可行性与实效性,是国内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的必然发展趋势。

  • 标签: 气象观测 一体化建设 地面 高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美学区的种植修复中,修复的形态设计对美学效果有重要影响。龈缘以下修复的形态,即穿龈形态对种植修复的软组织美学和健康均至关重要。前牙种植修复的穿龈形态设计方案、适应证、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较少且观点不一。多数种植修复体形态设计的理论支持来源于天然牙修复,但种植和天然牙的修复设计并不完全相同。本文主要综述前牙种植修复后穿龈形态的设计,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 标签: 牙种植 美学,牙科 穿龈轮廓 穿龈角度
  • 简介:摘要利用颧种植赝复修复上颌骨缺损,不仅改善了传统赝复固位不良的问题,而且又可避免自体组织移植带来的二次创伤和风险。本文从颧种植植入的解剖学基础、颧种植赝复的生物力学特征、颧种植的临床植入、赝复的设计制作、颧种植赝复的并发症和存留率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颌面假体植入 颧骨 上颌骨 存活率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泵类机械在一些工业工厂的实际运行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但是这些设施设备具体操作中又存在许多检修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运行过程中机械的零部件功能失效和机械内部温度比较高以及振动故障等等。因此工厂应定期检查这些泵类机械在具体运作中可能出现的故障、事故并及时进行维修,以促进工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实施。本文主要分析了泵类机械在日常运行中发生故障问题时的维护策略。

  • 标签: 泵体 机械检查 常见故障 维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异常核型类型与原发闭经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8年1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前诊断中心的1895例临床诊断为原发闭经患者进行染色核型分析。结果在1895例原发闭经的患者中,检出了染色核型异常571例(30.13%)。其中X染色数目异常及其嵌合体203例(35.55%);X染色结构异常及其嵌合体201例(35.20%);X染色-常染色平衡易位13例(2.28%);含Y染色140例(24.52%);常染色易位13例(2.28%);47,XX,+mar 1例(0.18%)。结论性染色异常是导致原发性闭经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原发闭经 核型分析 性染色体异常
  • 简介:摘要环状染色、尤其是遗传性环状染色的遗传咨询目前仍是一个难题,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为环状染色的遗传咨询提供了更多的佐证。本文对环状染色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致病机制、临床表型及产前诊断等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环状染色体 细胞遗传学 产前诊断 家族遗传性
  • 简介:摘要热风润叶机是打叶复烤线主要工艺环节的一台主设备,它的性能与运转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热风润叶机由托轮支撑其全部重量,托轮损坏严重且未及时更换会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因此,托轮的工作状态对热风润叶机能否稳定运转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在车间,若发生热风润叶机上下窜动,可以通过调整托轮来保证热风润叶机平稳运转且通过受力分析从根本上解决热风润机上下窜动的情况,所以提高热风润叶机可靠性、稳定性是烟草企业生产和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液态金属铜体系进行跟踪研究,展开了新的探讨。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液态金属Cu双分布函数形状及温度对液态金属Cu双分布函数形状的影响。从而得到温度与微观结构表征之间的关系。经过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第一峰值越来越低,以一个原子为中心,它的紧邻原子减少,与热力学理论相符。

  • 标签: 分子动力学模拟 液体金属 Cu 双体分布函数。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管廊为城市的水、电、暖、气等设施的维护、保养提供了极大方便。但管廊施工具有施工范围广、空间局限和地下作业环境复杂等特点,管廊安全管理受廊线性长,空间局限和地下作业环境复杂等特点制约,在安全管控方面难度非常大,如何在封闭的现场内有效的对现场设备设施进行摸底管理,如何对设备设施进行远程安全监控,如何对廊体内施工作业的应急逃生和作业环境有毒有害气体管理进行监控控制等难题亟待解决。本文意在探讨此种施工环境下,如何引入智能远程控制系统助力廊安全管控工作,为廊体内施工提供更有力的安全保障。

  • 标签: 远程控制 廊体内 安全 管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红色荧光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假感染(PJI)临床株,探究工具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和初步应用可行性。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手段构建mCherry红色荧光表达质粒,通过电转化和噬菌体转导构建红色荧光标记金葡菌PJI临床株。通过生长曲线检测,体外成膜和生物量分析和荧光强度测量鉴定工具菌生物学特性。采用RAW264.7细胞株、工具菌建立共培养模型。采用该模型示踪不同锌离子浓度处理的巨噬细胞对于荧光PJI金葡菌吞噬能力。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定量数据进行统计。结果使用Gibson系统成功构建了荧光表达质粒pRMC2-pts-mCherry,并且使用噬菌体Phage11将该质粒成功导入金葡菌假感染临床株ST1792。较之于野生株ST1792,荧光金葡菌ST1792-pRMC2-pts-mCherry两者的生长曲线没有统计学差异(F=0.012,P>0.05)。在0.5%葡萄糖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G)内,两者的生物膜光密度(OD)值分别为(3.700±0.003)和(3.715±0.042)(t=0.6056,P>0.05);10%滑液中生物膜OD值为(3.682±0.084)和(3.648±0.095)(t=0.474,P >0.05)。使用动物活体成像系统(IVIS)检测荧光强度,24 h荧光强度为(1.95± 0.04)、48 h荧光为(1.94±0.13)、72 h荧光强度为(1.95±0.04),荧光强度72 h稳定(F=2.944,P>0.05)。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以及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评价发现,使用锌离子浓度30~60 μmol/L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处理RAW264.7 24 h,可以促进其吞噬金葡菌,其中30 μmol/L吞噬率为(44±4)%(t =4.75,P<0.01)、45 μmol/L吞噬率为(45±6)%(t=4.086,P<0.05)、60 μmol/L离子处理的巨噬细胞,其吞噬率为(38±4)%(t =4.786,P <0.0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红色荧光临床PJI金葡菌,并验证其用于PJI相关体外吞噬研究的可行性。

  • 标签: 葡萄球菌,金黄色 假体相关感染 荧光 巨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