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仿生学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诞生,其内容主要是模仿生物的特点从工程学角度设计机械或设备,解决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需求。仿生学在军事、医学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在对仿生学、医学仿生学、骨科仿生治疗理念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脊柱创伤仿生治疗学(STBT)这一新理念,并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阐述,为攻克脊柱创伤治疗难题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脊柱损伤 仿生学 治疗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脊柱脊髓损伤多伴有其他的合并伤,颈椎骨折多伴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肺及心血管损伤,以及胸腰椎骨折。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时常合并腹部内脏损伤及四肢长骨干骨折。目的讨论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和合并症,然后考虑是否需作早期脊柱复位和合并损伤的探查修复。尽早整复脊柱骨折脱位(复位)、固定与功能锻炼,仍然是脊柱骨折治疗的三要素。

  • 标签: 脊柱 脊髓损伤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脊柱结核在骨与关节结核中发病率居于首位,是常见的致残率较高的病变之一,通过对我院近年来十几例收治的脊柱结核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一些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经验。希望对我院脊柱结核的治疗水平有所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依靠采集病史、细致的体检,通过对X线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系统地进行有效治疗,从而大大降低致残率。

  • 标签: 脊柱结核 手术治疗 空心钉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术后的康复锻炼。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1月治疗的骨折患者10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康复锻炼,1个月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健康变化情况、两组护理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结果经1个月护理后,护理前两组HAMA、HAMD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HAMA以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康复锻炼用于脊柱骨折术后护理中,能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能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康复锻炼 临床应用 心理健康 护理疗效
  • 简介:脊椎是人体的中轴,它也是中枢神经,脊髓通过的地方,它能够起到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每一对椎间孔发出的神经,控制着全身的感觉,运动及控制,协调内脏器官的功能。脊椎是支撑整个身体骨架,保护并连接神经系统的重要组织,在整个身体中处于支配地位.所有器官和神经都是因为有了它的控制和协调,才能有条不紊地配合工作。

  • 标签: 脊柱 中枢神经 内脏器官 神经系统 配合工作 保护
  • 简介:目的;讨论脊柱恶性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79例脊柱恶性肿瘤分组分别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手术是缓解脊柱恶性肿瘤疼痛和脊髓压迫症状最好的治疗方法,总的有效率达l00%,其次是放射治疗、化疗,中医治疗对缓解疼痛有一定的疗效.免疫治疗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手术和放疗能控制病灶的发展,脊柱恶性肿瘤预后差。

  • 标签: 脊柱 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 手术 疼痛 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6例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护理资料,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心理、饮食、预防并发症及再骨折,早期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护理。结果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治疗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及时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是脊柱骨折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手术 护理
  • 简介:脊髓空洞是指脊髓中央管室管膜内外有液体积聚且呈筒样串联,可以在颈髓或上胸段几个节段内发生,也可向上、下延展.脊髓空洞形成的最常见原因为枕大孔区畸形和小脑扁桃体下疝,即Chiari畸形,90%的脊髓空洞与Chiari畸形有关.临床上脊髓空洞也可呈"特发性"而单独存在.脊髓空洞可伴发脊柱侧凸.在各种类型的脊柱侧凸中,脊髓空洞的发生率为4%~8%,而在脊髓空洞患者中,脊柱侧凸的发生率高达25%~85%.

  • 标签: 脊髓空洞 脊柱侧凸 Chiari畸形 发生率 室管膜 特发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根据老年脊柱结核的特点,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1998年9月-2004年2月收治的66例60岁以上脊柱结核病人,均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结果:3例胸膜撕裂术中修复,术后无不良反应。2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2例术后出现刀口延迟愈合,无截瘫组2例术后出现神经损伤2周内恢复,截瘫组除2例瘫痪时间较长无恢复,余均有明显恢复,其中8例术后1周内感觉、运动均恢复正常。所有病人随访4月。6年,平均3.2年。所有植骨均在4-9个月愈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彻底的清除病灶,适当的复位,牢固的固定和良好的融合是老年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大胆采取内固定,老年脊柱结核在腰背支架保护,早期康复功能锻炼。

  • 标签: 老年 脊柱结核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