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青少年联用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性力量训练的效果。方法:2020年2月到2021年7月,选取72例单纯性肥胖青少年进行研究,经抽签法分组,对照组单纯进行有氧运动,观察组联用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性力量训练,两组持续训练6月。结果:观察组减肥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青少年联用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性力量训练,减肥效果更好。

  • 标签: 单纯性肥胖青少年 有氧运动 减肥效果 高强度间歇性力量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康复仪和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2020年7月-2022年6月本院接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病人7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盆底康复仪和盆底肌康复训练法,对照组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对比盆底肌张力等指标。结果:关于盆底肌张力,治疗结束之时:试验组比对照组高(P<0.05)。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的数据97.14%,和对照组80.0%相比更高(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联用盆底康复仪和盆底肌康复训练,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盆底肌力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盆底康复仪 价值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足底运动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2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足底运动反馈疗法。比较两组步行平衡能力、躯干控制能力及步速。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BS、躯干控制能力及步速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给予足底运动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及躯干控制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恢复期 足底运动反馈疗法 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 步行平衡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足底运动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2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足底运动反馈疗法。比较两组步行平衡能力、躯干控制能力及步速。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BS、躯干控制能力及步速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给予足底运动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及躯干控制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恢复期 足底运动反馈疗法 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 步行平衡能力
  • 简介:目的研究脑中风并发呑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联合康复训练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04月-2018年11月)接收的脑中风并发呑咽功能障碍患者(n=84)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42,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康复训练)、对照组(n=42,实施常规护理),对84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中风并发呑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联合康复训练的价值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借鉴。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 康复训练 脑中风 呑咽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年患者接受核心肌群训练予疼痛护理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选择我院所治疗的终点LDH 8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推拿、腰椎牵引以及中频治疗,研究组则在基础护理措施上实施核心肌群训练与疼痛护理。结果:治疗1周和3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核心肌群训练 疼痛护理 LDH ODI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法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将其分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I类II类盆底肌纤维肌电压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法能取得理想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 盆底肌训练 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功能康复中实施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一组命名为参照组,一组命名为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并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膀胱残余尿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间歇性导尿 功能训练 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龙氏整脊疗法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21.02-2023.07)我院治疗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82例。遵照随机分组方式划分组别,各自含有41例。单独组:予以核心肌力训练治疗,研究组:予以龙氏整脊疗法联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评析、处理不同治疗下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均比单独组更低,治疗效果比单独组更高(P<0.05)。结论:应用龙氏整脊疗法联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可以使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现象得到缓解,同时,还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腰椎功能障碍情况,值得使用。

  • 标签: 龙氏整脊疗法 核心肌力训练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阶段个性化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分阶段个性化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优良率、腰椎功能评分及腰椎活动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康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JOA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腰椎前屈与后伸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分阶段个性化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可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康复优良率,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及腰椎活动度。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分阶段个性化训练 认知行为疗法 腰椎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中选取90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髋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并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采用盆底康复训练与适当护理干预后的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本次研究选组在我院接受盆底肌功能恢复治疗的病患,对共纳入10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纳入51例患者使用盆底康复训练进行治疗为对照组,纳入51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所得结果进行评测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较对照组所得结果显示更低,显效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盆底康复训练 适当护理干预 盆底肌功能恢复 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后遗症期实施电子生物反馈法结合帕维尔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干预,探讨分析其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后遗症期运动及平衡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跟踪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电子生物反馈法结合帕维尔康复训练的干预疗法,对照组则采用电子生物反馈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疗法。结果:采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帕维尔康复训练的偏瘫患者ADL、Fugl-Meyer运动、Fugl-Meyer平衡、站立-行走计时测试、SAS评分都明显优于使用常规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帕维尔康复训练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缺血性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镜下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的方式和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1期间接收的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并通过随机单盲法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基础组和探究组,每组38例。基础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探究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探究组的训练有效率明显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对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患者进行干预,可切实加强机体功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可进一步推广于临床中。

  • 标签: 膝关节镜下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 康复训练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踝跖屈肌群强化训练联合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脑卒中后足下垂、足内翻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2021.10—2022.10期间在本院治疗的脑卒中后足下垂、足内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进行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和观察组(踝跖屈肌群强化训练联合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肌群张力(MAS)、主动关节活动度 (AROM)、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以及下肢运动功能10 m 最快步行速度 (10 m MWS)。结果:观察组的MAS、AROM和 PROM评分以及10M MW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踝跖屈肌群强化训练 注射A型肉毒毒素 脑卒中后足下垂 足内翻 步行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胫腓骨远端螺旋形骨折外固定术后实施康复训练结合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胫腓骨远端螺旋形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计46例,均于2022.3至2023.3入院,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设置组别名称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康复训练结合优质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足踝功能评分,护理前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对比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的各评分更高。结论 在胫腓骨远端螺旋形骨折外固定术后实施康复训练结合优质护理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训练 优质护理 胫腓骨远端螺旋形骨折外固定术 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和股四头肌肌张力强化训练联合用于膝骨关节炎的价值。方法:2019年9月-2021年8月本科接诊膝骨关节炎病患74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和股四头肌肌张力强化训练疗法,对照组行常规物理治疗。对比疗效等指标。结果: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97.3%,比对照组78.38%高,P<0.05。 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于膝骨关节炎中联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和股四头肌肌张力强化训练方案,不良反应少,且利于疗效的提升。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低强度脉冲 疗效 股四头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护理中采纳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远端缺血适应训练对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随机抽取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分析与探讨,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就60例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30例命名为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远端缺血适应训练的30例命名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观察组的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远端缺血适应训练更值得采纳,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与远端缺血适应训练的联合应用在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升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因此,应该深入理解并正确运用这种综合护理方法,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远端缺血适应训练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疏导配合床旁端坐呼吸训练对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80例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疏导配合床旁端坐呼吸训练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CAT评分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CA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EF、FVC、FEV1%pre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疏导配合床旁端坐呼吸训练可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疏导 床旁端坐呼吸训练 COPD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