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于以“借用”为名取财后逃逸的行为,首先应当对“借用”行为的特征做出归纳,同时,对“借用”行为进行进一步类型化建构。“借用”行为的具体情形,将决定占有的归属状况,这是区分诈骗罪与侵占、盗窃罪的关键所在。对取财后逃逸的行为定性,实际上涉及到盗窃罪和抢夺罪的区分问题。新的界分说并没有提出更好的界分标准,而旧的界分说实际上更加具有妥当性,这主要是由我国特有的刑事立法体例决定的。

  • 标签: “借用” 占有 诈骗罪 盗窃罪 抢夺罪 "
  • 简介:新刑法第133条第二款的逃逸是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没有因果关系的情况,行为人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应理解为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没有因果关系

  • 标签: 刑法逃逸 新刑法 试论新
  • 作者: 白玉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5期
  • 机构:案件事实:天津市一起交通事故中,交警认定被告负全部责任,原告由于受轻微伤被送往医院,在家里休息了70天没有到其所在的保险公司上班,因此在此期间原告没有得到任何收入。同时,在交通事故中,原告的车辆亦遭受了损失。原告起诉到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法院要求三个被告(肇事夫妻及其投保的保险公司)赔偿她受伤期间的误工费和相关的财产损失,并提供了医生开具的70天的病假条,住院医疗各项费用清单,以及在保险公司工作的连续14个月的收入证明和完税证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些交通事故发生后,车辆会出现燃烧失火等现象,会使事故车辆内尸体发生焚烧,当尸体由于高温及火焰的缘故,发生碳化现象时,死者的面容一般呈毁损状态,所以此类案件在无明确死者身份的情况下,会成为交通事故中的疑难案件,造成破案困难。但随着DNA技术的发展,通过提取死者的人体组织、血迹及脱落细胞进行亲源认定,对该类交通事故案件中的未知名尸体认定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通过对1列交通事故案情及勘验来阐述车辆焚烧后碳化尸体的提取人类生物学检材提取,DNA比对及身份认定后,确认嫌疑人的过程,最终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 简介:文章在“沙堆效应”理论的指引下,通过研究刑事发案与治安案件之间的关系,揭示治安案件在社会整体治安控制领域中的基础性地位,引导各级公安机关重视治安案件办理工作,重视轻微违法犯罪的打击处理,以遏制各类影响社会治安的不法行为,实现减少刑事犯罪的目的。

  • 标签: “沙堆效应” 刑事案件 治安案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国案件统计分治安与刑事两类。一般情况下,治安案件比刑事案件要多立。如果统计中发生治安案件少于刑事案件现象,即被称为案件“倒挂”。传统认为“倒挂”是公安统计中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其不仅不能反映治安的真实状况,而且也不能反映公安执法办案工作的真实情况,影响人们对社会治安和公安工作的判断。进一步研究,发现此认识不具有普遍意义,有时“倒挂”的出现是客观的,统计数字是准确的,并不存在水分,是对治安状况的真实反映。因此,完善对“倒挂”现象的认识,才能对统计数字和治安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才能揭示“倒挂”的全部内涵。

  • 标签: 治安案件 刑事案件 倒挂 分析
  • 简介:在实际斗争中,我们往往比较重视对刑事案件特别是重、特大刑事案件的策略原则、查破方法和理论方面的研究,而对治安案件的研究却比较少,尤其缺乏对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特点的比较研究,设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揭示和认识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原则区别。虽然治安

  • 标签: 治安案件 刑事案件 比较研究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治安行政处罚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简介:山东省东营市执法局案件审理科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重点,克服困难,立足实际,从加强工作制度化和程序化入手,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

  • 标签: 案件 工作经验 责任制 审理 机制 夯实
  • 简介:我国重症精神病人人数已超过1600万,救治管控不力,极易发生肇事肇祸事件。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具有暴力性、攻击性、突发性和盲目性,侵害对象多为患者家人或邻居,肇事肇祸行为多发生在农村地区,随着病情加重手段越来越残忍,肇事肇祸后处置难度大。主要原因是:监护缺失,法律缺失,防范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淡化,未形成综合治理机制。应加强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救治管控,明确责任,全面排查,集中救治,分类管控,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标签: 精神病人 肇事肇祸 救治 管控
  • 简介:2004年10月某日夜晚,甲在与朋友喝酒后,在本人无驾驶证的情况下驾车回家,途径市区某地,将一名行人撞倒后逃逸(被害人当场死亡)。甲逃离现场后即到其朋友丙家,将酒后开车撞人的事情告知了丙及在场的丙的表哥乙,

  • 标签: 车辆 肇事 他人 无驾驶证 被害人 喝酒
  • 简介:1案例简介案例12003年3月20日16时许,王某酒后驾驶两轮摩托车在超越前方杜某驾驶的拉木材的三轮车时,摩托车倒地滑人路边沟下,致王某死亡。在对王某进行尸检时,发现王某右前胸右上腹有不连续呈圆形的边缘重中间轻的皮下出血痕,两圆形出血痕呈上下排列,胸部出血痕比腹部出血痕向左偏出有3.5cm,测量两出血痕直径,胸部为11.5cm,腹部为10.9cm。

  • 标签: 损伤认定 致伤物 交通事故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病医学鉴定中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对53例老年精神疾病肇事肇祸案例的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肇事肇祸老年精神障碍者以60a~69a居多,男性以暴力行为为主,女性则以上访者为主,社会心理因素在老年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较多,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为老年人营造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

  • 标签: 老年精神障碍 司法鉴定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自动驾驶车辆在为民众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汽车肇事后刑事责任的归属难题。《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等推荐性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汽车行驶智能化等级标准的全面制定。根据机动车犯罪违法性的本质特征和具有特殊现实意义的社会特点,个人并不作为自行驾驶车辆承担刑事法律责任的主体。其在不同驾驶环境中担任了各种角色,如果没有承担起一定的安全义务情况下,则存在失职责任。

  • 标签: 自动驾驶 肇事 刑事归责 解决措施
  • 简介:随着交通执法环境的日趋复杂,部分违法人员为逃避检查,不计后果强行冲关,并驾车故意冲撞他人车辆、交通设施甚至执法人员。暴力性冲关现象的频频发生,不仅严重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管理秩序,给公共财产和人民群众带来巨大危害,而且对交通民警的人身安全也造成极大的威胁。机动车一旦被有违法犯罪企图的人所掌控,就可能变成一个危险性极大、杀伤性极强的犯罪工具。因此,交通民警在处置暴力性冲关时必须转变观念,把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以退为进等策略,做到有效处置。

  • 标签: 执法 暴力冲关 处置原则
  • 简介:2006年12月中旬李XX带领其开办的Y市三间时装店的店长、财务负责人,电脑管理人等往Y市为开办服装店筹备开张、验收装修工程、培训人员等事宜。12月14日发生交通事故,车上六人死亡。刘X思时任XX服装店的业务负责人,在此次出差途中同时遇难。经Y市交警认定,李XX负全部责任,刘X思无责任。

  • 标签: 交通事故 法律思考 司法为民 案件管辖 赔偿案 财务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