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笔者近读前贤医案,心领神会,深感中医学术博大精深,先辈经验难能可贵,我们继承发扬任重道远.兹录二则与同道共赏.

  • 标签: 张爱庐临证经验方 师门回忆 医案
  • 简介:目前,在教育学术界,学者们对“教育科学”的理解存在诸多分歧,仅就教育科学与教育学、各门教育学科的关系而言,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理解。第一,就教育科学与教育学的关系而言,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①教育科学与教育学同义,认为教育科学是教育学的全称、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简称,教育科学即教育学、教育学即教育科学。[1]②教育科学仅是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教育科学应该是研究规律问题的,而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规律,但它不能不研究教育价值和教育规范。[2]③教育科学包含教育学,认为教育科学不只是一种既成的知识体系,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与社会体制。[3]

  • 标签: 教育科学 教育学 科学 教育学科
  • 简介:“以”字在《金匮要略》中见于半数以上的条文,故结合原文探讨其用法及含义,有助于准确把握相关论述的精神实质。全书中“以”除作介词、连词、助词等虚词使用外,有时亦被用作代词、动词、副词等,或以固定结构的形式出现,如“是以”、“何以”、“当以”、“以为”等。

  • 标签: 金匮要略 用法辨析 文言常用字
  • 简介:麻杏石甘汤是一首治疗肺热咳喘证的千古名方,为历代医家所喜用,且其主治病证的范围有扩展丰富的趋势.然而纵观文献记载或临床报道,多为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的治验案例,而不效案例则鲜有报道.有效验案固然能启迪思维,但不效之案更能发人深思,昭示后学.因不效验案多隐匿文中,难于发现和总结,往往容易被医者所忽略,故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总结.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医案 辨证
  • 简介:中医导引在阴阳五行等哲学背景中诞生,基本框架在西汉以前就已形成,但在儒学取得支配地位后,导引在理论发展上几乎没有质的突破,只是应用的推广、经验的积累,出现理论与社会应用的不平衡现象。中医导引五禽戏本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背景中孕育、发展的,应重视这一文化推力,否则中医导引五禽只是一种具体动作,将成为无源之水,失去应有活力。

  • 标签: 中医导引 五禽戏 道家 儒家
  • 简介:《伤寒论》第7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发于阳”和“发于阴”历代注家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看法:第一,辨外感病阴证阳证的总纲;第二,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发于阴是发于少阴;第三,发于阳是发于阳经,发于阴是发于阴经;第四,发于阳是风伤卫阳,发于阴是寒伤荣阴。

  • 标签: 发于阳 发于阴 伤寒 中风
  • 简介:以儿童形象、生活、健康、教育、游戏等为题材的"婴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且融入了大量的社会、文化、卫生医疗信息。宋代是"婴画"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有大量"婴画"问世。从医学审视的角度,通过"婴画"之特殊媒体所表达的重子意识、重视健康及教育等内涵,探讨宋政府为保证儿童健康所制定的各项政策法令和儿科疾病防治体系,以及社会力量对儿童的体恤和关心。

  • 标签: 婴戏画 儿童健康 儿科学 绘画
  • 简介:唐·孙思邈《千金方》的临床价值,为历代名医大家所推崇。对其组方用药,徐大椿称赞说:“其用药之奇,用意之巧,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灭之处”,又说:“仲景之学,至唐而一变也”,“大抵所重,专在于药”。《千金方》的病因病机多宗仲景,其组方用药仅少数为仲景原方,多数有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 标签: 千金方 组方用药 孙思邈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中药联合五禽这种联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探究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选取44例患者,均符合本病诊断标准,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中药联合五禽,对照组予单纯中药,3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经期停止。分析比较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中医症状评分、VAS评分及患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81.8%),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样本量小所致;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27.3%),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五禽在改善患者下腹疼痛、月经不调等临床症状上,在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上,疗效均优于单纯口服中药。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五禽戏 气滞血瘀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