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山西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提出要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建设新基地新山西,其中重点之一是培育壮大新的支柱产业,以优势整机产品和成套设备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实现转型和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 标签: 装备制造业 山西省 产业发展 支柱产业 党代表大会 成套设备
  • 简介:说到神庙与戏台,话题总离不开山西。因为这里仍存金代露台1座,舞楼3座,元代舞楼8座,金元风格的5座,遗迹7处,明代的至少27座,清代的则数不胜数。据《中国戏曲志》山西卷统计,"文革"后各地神庙古戏台尚存2887座。当然,这些年

  • 标签: 戏台建筑 山西 神庙剧场 山门舞楼 中国戏曲 关帝庙
  • 简介:山西侯马东周、两汉墓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在配合侯马市的基建工程中,我站分别于1957年夏、1958年秋、1985年春、1990年和1992年冬,在侯马市房管局商品房基地、铁厂、农业局、蔬菜公司批发市场等地发掘出东周至两汉时期墓葬共28座(图一)...

  • 标签: 汉墓 随葬器物 五铢钱 灰陶 圈足 鼓腹
  • 简介:"将"在左云方言中有着丰富而独特的用法,文章旨在探讨"将"的性质和功能。立足于左云方言事实,对"将"的用法进行共时描写,具体论述它作为副词、动态助词及介词的用法。作为副词的"将"可以表达多种语义,作为动态助词使用是"将"独具特色的虚词用法,而介词"将"则是处于半虚化状态的一个词。把左云方言"将"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中的"将"进行简单对比,通过全面分析,加深对"将"多功能性的认识。

  • 标签: 左云方言 “将” 多功能 动态助词
  • 简介:高平开化寺位于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舍利山腰,该创建于晚唐昭宗时期,初名清凉寺。宋天圣八年(1030年),仁宗下诏赐原清凉寺改名为开化禅院,即今所谓的开化寺。同时,在原址的基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改扩建。现存的大雄宝殿便是此时建成。开化寺现存建筑多座,

  • 标签: 高平市 山西省 开化 宋代 壁画 大雄宝殿
  • 简介:<正>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姓都是先天的。我们汉族人大多随父姓,也有个别随母姓,它是人们出生之前就决定了的。名是出生后才起的。起名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汉族的人名体系主要有两大类,即小名和大名。小名又称乳名、土名,大名又称大号、别号、雅号和训名。汉族男子多数有两个名,即小名和大名,女子终生只叫一个名字的居多数。除小名大名以外,有的人还有笔名、艺名乃至绰号等,但这些人名形式多数不用于面称。姓名是社会公认的称呼人的符号或标志,人们正是因为有了姓名,才可能在社会交往中互相识别,互相称呼,所以,姓名的本质是社会的。

  • 标签: 乳名 山西人 人名 名字 汉族人 姓名
  • 简介:什么是玉呢?古今所指颇有不同。大体上分为两种,一是广义上的玉。许慎《说文解字》日:“石之美有五德”为玉。另一种则是狭义上的玉,只有硬玉和软玉才能称之玉。我们认为“石之美者”为玉,更符合我国实情。

  • 标签: 玉器 山西 《说文解字》 文物考古 形制
  • 简介:文章提出了建设山西省体育信息平台的设想,对该信息平台的功能做了详细的描述,并且进一步展望了构建好的平台对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将起到怎样的革命性变化。

  • 标签: 山西体育 体育信息 科研网络 工作方式
  • 简介:<正>1987年正当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时,时任省人大副主任、陶行知的挚友冯素陶,积极倡导学习和借鉴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由他牵头筹备了半年于同

  • 标签: 农村教育改革 创造教育 前元 省教委 师范教育改革 十年
  • 简介:在20世纪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的诸多西方记者中,生于波兰华沙、1917年随父母来到中国的伊斯雷尔·爱泼斯坦(1915—2005)与众不同,颇具特色,至少创造了3个纪录:在中国逗留时间最长(即75年之久),获得了中国国籍(1957年)并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4年)。

  • 标签: 爱泼斯坦 山西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共产党 中国结 西方记者
  • 简介:关于山西票号,有多种解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孔祥毅先生的观点:山西票号有广义、狭义两种概念界定。广义的山西票号,是指山西商人在明清时代经营的各种金融机构的总称,包括当铺、印局、钱庄、账庄、票号等金融企业;狭义的山西票号是指山西商人经营的以异地款项汇兑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

  • 标签: 山西 票号 传播艺术 金融机构 货币流通 资本信息传播
  • 简介:Culturalindustrydevelopmenthasastrategicbearingontheconstructionofanadvancedculture,anendeavoraimedatmeetingtheeverincreasingspiritualandculturalneedsofthepeople,aswellasoneconomic,socialandhumandevelopment.Itistheonlyroadleadingtoaculturallystrongprovince.

  • 标签: 山西 发展 文化产业
  • 简介:隋朝短祚而亡,本文拟从隋朝与山西的关系这一全新角度探析隋之兴亡。建立隋朝的杨坚,与山西渊源极深,杨氏的祖先就出自山西。在隋朝建立过程中,杨坚深谙天下安危系于并州,在篡周过程中争取到并州总管李穆归附,对消除敌对势力起了关键作用。隋开国初年,隋文帝推行宗王出镇制度,命亲信皇子出任并州总管,控制这一"天下精兵处"。隋炀帝在位期间曾三次巡游山西,这与其控制山西的方略改变有莫大关系,第三次巡幸遭遇"雁门之变",隋炀帝不得不委派干将镇御山西,其人正是日后推翻隋统治的李渊父子。山西与隋朝兴衰实有深厚渊源。

  • 标签: 天下精兵处 宗王出镇制度 隋炀帝巡幸山西
  • 简介:面对这样一份沉甸甸的考卷:城市大气质量位居全国倒数第一;地表水劣五类水质位居全国倒数第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位居全国第一。山西环保已无路可退。只能绝地反击。不惜以时间和生命为代价。去换取三晋大地的碧水蓝天!

  • 标签: 山西 突围 污染 固体废弃物 地表水 排放量
  • 简介:2009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生态旅游年”。我省将以“走进绿色山西。感受生态文明”为主题,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推出别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掀起“山西人游山西”的旅游热潮,真正形成“春看、夏观、秋赏、冬玩”,四季不断、月月精彩的生态之旅。来吧!随着春天的脚步,携亲朋好友。感知三晋神奇秀美的山山水水……

  • 标签: 生态文明 山西人 感受 生态旅游产品 国家旅游局 整合资源
  • 简介:山西一直是能源重化工基地,同时也是众多高污染企业的集散地。因污染严重,从2006年9月开始,山西一些市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环保局实施“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依法取缔污染企业。有人担心:一大批污染企业的消亡,是否会影响山西经济的发展?一年以后,“限批”改造后的山西,经济发展反而出现增长势头,获得了重生……

  • 标签: 山西经济 能源重化工基地 污染企业 国家环保总局 增长势头 经济发展
  • 简介:我国现存古代民居建筑中,山西居民和皖南民居齐名,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山西民居中,最富庶、最华丽的民居要数汾河一带的民居了。而汾河流域的民居,最具代表性的又数晋中市的祁县和平遥。

  • 标签: 山西 祁县 乔家大院 民居建筑 中国 建筑风格
  • 简介:“朱卷”之谓,源自誊录。北宋时期,为防止考官认识笔迹,徇私舞弊,创立誊录之法,即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后再交阅卷官评阅。至明清两代,为防止贡院内、外帘官员及誊录生还能从中作弊,规

  • 标签: 清代 山西 乡试 朱卷 回游 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