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50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病人做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感染、祛痰、平喘、低浓度吸氧等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液酸碱度(pH)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为64.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pH、PaO2及PaCO2改善情况优势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采用无创呼吸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痛苦小,同时治疗方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治疗疗法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在用于重症呼吸相关性肺炎辅助治疗时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重症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力学参数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治疗,能够提高重症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纤维支气管镜 疗效
  • 简介: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PCOS病多样,可能由遗传因素、炎症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精神心理等因素共同引起。中医认为该病是以肾虚为本、痰瘀为标,本虚标实的复合病。今探讨PCOS的中西医病因病,为临床治疗及预防PCOS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因病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呼吸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间入院诊治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应用无创呼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呼吸、心率、动脉血气指标等。结果实验组显效25例,好转29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15例,好转30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PaO2、PaCO2、PH、SpO2等动脉血气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疗效更优。上述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联合 纳洛酮 老年 COPD 呼吸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尖锐湿疣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本文通过对320例尖锐湿疣患者利用电离子手术治疗治疗及对患者进行人性化、全方位的护理,初步探讨在应用电离子手术治疗治疗的过程中,如何做好治疗及护理工作,以预防感染,减少复发达到治愈的目的。

  • 标签: 尖锐湿疣 电离子手术治疗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相关性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盐城第三人民医院北院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48h病患110例,按入科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加强病室环境管理措施。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VAP发生率和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病患施以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VAP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孢哌酮与舒巴坦治疗呼吸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与舒巴坦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头孢他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中21例痊愈,6例显效,11例进步,2例无效,共计达到了67.5%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中32例痊愈,5例显效,2例进步,1例无效,共计达到了92.5%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相关性肺炎进行治疗的时候选择头孢哌酮与舒巴坦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能够较好地清除病原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头孢哌酮和舒巴坦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患者130例,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65例。对照组采纳传统呼吸支持治疗,试验组采纳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可有效改善急危重症患者呼吸障碍情况,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急诊呼吸机 阶段性治疗 急危重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无创呼吸治疗依从性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和重度哮喘患者行无创呼吸治疗的46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则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干预。结论观察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依从性好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照组23例患者中依从性好者有7例,比例为30.4%;观察组23例患者中依从性好者有16例,比例为69.6%,对使用无创呼吸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呼吸治疗依从性,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无创呼吸机 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为降低我院呼吸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ICU采取了要因集束管理策略。方法组建要因集束管理团队,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制定管理方案,统计2018年4月—2019年3月我院ICU收治患者424例,与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未实施要因集束干预策略患者447例,进行呼吸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要因集束干预策略实施前后呼吸的使用率基本一致,但实施后呼吸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从实施前的46.8‰下降至16.1‰。结论要因集束干预策略实施后呼吸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要因集束 干预策略 预防感染
  • 简介:摘要分析在贝朗Dialog+血液透析机设备运行中,由于内部电路与水路较为繁琐,长时间处于酸性与碱性液体的运作环境,很容易使得内部结构受到腐蚀,出现故障,为提升设备的运行质量,应根据常见的故障,合理的进行预防处理,采用正确的方式与手段规避故障,以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满足运行要求。

  • 标签: 贝朗Dialog+血液透析机 常见故障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ICU呼吸性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6例ICU呼吸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82.1%,P<0.05。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ICU呼吸性肺炎,作用巨大,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ICU 呼吸机性肺炎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持续声门下吸引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ICU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84例。研究对声门下吸引及常规按需吸痰采用分时段进行,2015年1月至20152年6月对42例未使用声门下吸引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对42例研究对象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所有患者均在参与研究时进行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疾病种类、APACHEⅡ评分)对比。声门下吸引泵保持恒定负压。持续吸引采用40~50mmHg负压值进行。结果两组在住ICU15天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上有明显差异;在病死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声门下吸引 呼吸机相关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机械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5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BiPAP呼吸面罩正压通气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BiPAP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观察早期呼吸在临床治疗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70人,为这些病患提供呼吸通气辅助治疗,并为其提供常规治疗,包括补充体液、对症与抗炎治疗,观察7天后本次研究病患脱离呼吸的几率和死亡率,同时对比治疗前后有关病患生命体征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一周的治疗,70例病患中有56例病患成功与呼吸脱离,脱离呼吸的几率为80%,带平均时间为(7.2±2.4)天,与呼吸脱离后没有发生脱氧现象,可以自主呼吸;剩余14例病患均病死,病死率为20%,带平均时间为(11.5±5.8)天。相较于治疗前,病患治疗后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收缩压与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等都得到明显好转,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病患时,早期使用呼吸机能够提高病患脱离呼吸的几率,减少死亡发生率,并且治疗效果确切,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ICU病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期呼吸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重症监护室呼吸相关性肺炎(VAP)危险因素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70例呼入住症监护室且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VAP组(25例)与非VAP组(45例),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非VAP组患者中,存在意识障碍、穿刺植管、留置胃管及器械通气超过10d的患者例数均显著低VAP组(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意识障碍、留置胃管及器械通气超过10d均为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种因素导致了重症监护室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导致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因素进行预防,是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重要保障。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VAP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两种不同血小板制剂在临床各科室患者中输注的效果。方法将173例输注血小板患者分为4组。组1为22例手术科室患者输注采血小板制剂、组2为34例非手术科室患者输注采血小板制剂、组3为67例手术科室患者输注浓缩血小板制剂、组4为50例非手术科室输注浓缩血小板制剂。在输注后24小时后计算患者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和血小板回升率(PPR)对输注无效率进行评估。结果组1与组3比较CCI和PPR无差异,组2和组4差异明显。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四组均有不同差异。结论采血小板制剂在临床各科患者输注上有明显的疗效,而浓缩血小板在非手术科室的患者输注效果上要差一些。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新生儿呼吸相关性肺炎行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1日至2016年4月1日收治的新生儿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共计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用时、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相关性肺炎行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的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无创(BiPAP)呼吸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心衰致呼吸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心衰致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抗感染等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使用无创(BiPAP)呼吸辅助通气后测定患者的动脉血PH,PaO2,SaO2,PaCO2,血乳酸水平,观察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临床症状等的变化。结果30例病人能较好耐受BiPAP呼吸辅助通气,24h后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动脉血PH、PaO2、SaO2、PaCO2、血乳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压平稳、心率和呼吸频率减慢、血氧饱和度上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7天后病情缓解脱离BiPAP呼吸。结论急性心衰致呼吸功能不全运用BiPAP呼吸辅助通气治疗,能及时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肺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是抢救急性心衰致呼吸功能不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BiPAP呼吸机 急性心衰 呼吸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