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呼吸相关性肺炎呼吸集束干预策略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一年时间内接受的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P值小于0.05。结论:在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集束护理干预的有效操作,使患者协同配合有序推进各项操作,这样可以体现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改善疾病症状,防控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所以,这种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更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集束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呼吸相关性肺炎呼吸集束干预策略。方法:选取 2019年 2月至 2020年 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总共 200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10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实施呼吸集束干预方案。最后将两组 VAP(呼吸相关性肺炎 )发生率、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 7%低于对照组 45%的发生率;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为 5%低于对照组 11%的死亡率;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为 3天短于对照组 5天的是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上研究组为 7天, 短于对照组 10天,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05)。结论:从临床上来看,对于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介入呼吸集束干预策略具有良好的效果,呼吸集束干预策略有很多方面的优点,护理人员在操作和实施上比较容易而且临床效果很好,实际运用可行。目前在防止呼吸相关肺炎工作有显著进步,此方法需要医生和护士密切予以关注,值得临床应用和业内推广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集束干预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性肺炎是患者于机械通气治疗中出现的一种严重而又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具有致死性强、发病率高等特点而备受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减少和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必然成为外科重症病房及整个医院的重要任务。本文探讨分析了呼吸相关性肺炎出现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希望对呼吸相关性肺炎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 标签: 肺炎 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前呼吸相关性肺炎从属院内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尤其对于重症监护的危重患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于所有重症监护的医生而言仍是一个挑战性的议题。它既难以确诊也难以在诊断建立后得到有效的治疗,早期诊断并指导及时合理的治疗仍然是改善VAP患者预后的最积极因素。目前在诊断方面尚模糊,ATS/IDSA的指南也尚无明确提出可操作性强的VAP诊断金标准,本文就近几年呼吸相关肺炎诊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期为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诊断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的护理呼吸相关性肺炎。方法通过对60例护理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认为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中,抗生素的有效应用,呼吸道管理工作极为重要,强调有效地呼吸道湿化、吸痰,严格消毒措施,及时检查并保持呼吸管道及接水瓶的清洁无菌是防治呼吸相关性肺炎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管理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机械通气后,发生VAP12例,其中10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加强护理手段是控制VAP,降低死亡率的最重要措施。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
  • 简介:有创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中用于抢救种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和呼吸衰竭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手段,机械通气可以协助或代替机体进行通气,改善气体交换,减少呼吸功耗,为抢救治疗赢得时机,因此其在危重病抢救中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但在有创机械通气时也常常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的可致患者死亡,在这些并发症中,呼吸相关性肺炎最为常见。呼吸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在使用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的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由于它的病死率高,明显延长患者在ICU的住院时间.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简要探讨呼吸管道护理会否影响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1年9月期间92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划分对照组(n=46,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6,整体护理),比较呼吸相关性肺炎、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不良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视呼吸管道护理,能够对呼吸相关性肺炎进行有效预防,还能够规避压痕、漏气等常见不良情况。

  • 标签: 呼吸机 管道护理 相关性肺炎 不良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管道护理对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机械通气12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给予呼吸管道护理。结果:观察组通气时间、倾倒冷凝水量更低,管道使用时间更长;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仅为1.67%,较对照组13.33%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呼吸机管道护理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实施机械通气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168例实施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VAP64例,占38.1%;机械通气时间3~47d,平均19d;发生VAP的主要原因包括口鼻咽部定植菌误吸、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等。结论:人工气道吸痰方法的改进、呼吸环路管理及做好口腔和消化道护理,对减少和降低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呼吸机 肺炎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呼吸相关真菌性肺炎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间在我院发生ICU呼吸相关真菌性肺炎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行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19例患者存活,3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患者死于严重肺部感染。结论对ICU呼吸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使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获得有效控制,避免病情加重,使患者的身体素质获得改善,从而提高其存活率。

  • 标签: ICU呼吸机 相关真菌性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66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改进护理措施。比较两组VAP的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干预组发生VAP11例(12.9%),对照组发生VAP37例(45.6%),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干预组为(113.93±78.39)h,对照组为(145.78±79.46)h,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降低VAP发生率。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在医院中,治疗肺炎时,呼吸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机械设备。呼吸相关肺炎 (VAP) 主要是指机械通气 48 小时之后到拔管后 48 小时之内发生的肺炎现象,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主要的一种,患者染上呼吸相关肺炎之后不仅仅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还一定程度会导致感染死亡现象的出现,对于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较大的影响意义。针对呼吸相关性肺炎展开有效的防治一直以来均是临床中较为重视的话题,随着临床实践的研究及进展,现阶段旨在寻找减少内源性感染及外源性感染的方式,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减少临床中由于呼吸相关肺炎导致的死亡现象。本文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呼吸相关性肺炎 (VAP) 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分布情况,以期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相关性肺炎 防治方法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高,治疗起来也比较困难,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现阶段的医疗水平下的治疗过程中,难以避免许多易感因素,加强预防是控制该病流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我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发现在护理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部分VAP可以避免发生。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易感因素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导致的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逐渐增加。患VAP的病人入住ICU,住院总时长明显延长,显著增加了住院治疗费用。医务人员应严格诊断和联合治疗,尽量避免VAP的发生,取得新的进展。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治疗效果差,致死率高。提出加强病房及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误吸和反流,加强呼吸管路及气道管理,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减少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