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报道68名被缅甸警方遣返回国人员的传染病监测结果.通过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健康体检与实验室检测,共检出传染病4种(即HIV、梅毒、疟疾和乙型肝炎)24例,传染病检出率为35.29%,其中HIV抗体阳性10例,阳性率为14.71%;疟疾7例,阳性率为10.29%(其中PV5例,PF2例);HBsAg阳性6例,阳性率为8.82%:梅毒1例,阳性率为1.47%.结果显示:遣返人员的病原携带率与在缅甸居留时间的长短正相关,居留时间越长,病原携带越高,反之则低;静脉吸毒而共用注射器和性乱是遣返人员中成人感染HIV的主要途径.

  • 标签: 遣返人员 传染病 监测 缅甸 流行病学 调查
  • 简介:目的分析青岛地区出入境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确定重点监测人群,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乙型肝炎传播蔓延。方法从地区,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等方面,对2004-2005年6月青岛口岸出入境人员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20153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648例HBsAg携带者,感染率为3.2%。不同年龄组间HBV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从职业分布情况来看,出国劳务人员的HBV阳性率较高,为5.2%。入境人员中,台湾人HBsAg阳性率最高,为7.2%;其次是韩国人,为3.7%。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出入境人员HBV检测,积极推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加强HBV防护知识的宣传,是控制乙型肝炎传播蔓延的有效措施。

  • 标签: HBV感染 出入境人员 HBV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制定防护措施。方法对口腔科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对策。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危害等的预防,可减少工作伤害。结论根据口腔科职业危害的因素,提出职业防护对策,可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

  • 标签: 口腔科 职业安全 危害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儿科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医院的1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将儿科的50名护理人员设为观察组,其他科室的50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采用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的平均PSQ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P<0.05)。观察组每月夜班天数为8~15d,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d(P<0.05);职称越高睡眠问题越严重,观察组护士、护师及主管护师的PSQI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人员广泛存在夜班天数多、睡眠质量差的问题,为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 标签: 儿科 护理人员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对国有企业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发现,颈椎骨质增生发病率最高(25.0%),微机操作人员颈椎异常率较非微机操作人员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机关 颈椎病 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务人员开展临床工作时遇到的针刺伤时间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针对性抽调我院2019年247名临床医务人员作为甲组,2020年326名临床医务人员作为乙组,对乙组326名医院人员分别进行职业防护培训及医疗垃圾处置流程相关培训,最后对比甲乙组临床医务人员遭所遇的针刺伤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组针刺伤不良事件发生率较甲组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变,其下降9.6%,通过对比分析来看,发生针刺伤事件的主要为实习医护人员及护士;而发生原因主要有:整理医疗物品、套回针头套及未对准或戳破等。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应注重对实习医护人员及护士开展严格的职业防护培训,提升其安全防护观念,减少错误的诊疗操作,以免发生血缘性传播疾病不良事件。

  • 标签: 医务人员 针刺伤 调查分析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日渐提高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加强了不同年龄段人们的生活需求,老年人逐渐趋向于在养老机构中安度晚年。因此,养老机构的护理和服务将直接决定居住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的相关专业资质是保障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资质和培训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方案的探讨,希望对相关行业有所作用。

  • 标签: 养老护理 工作人员 资质培训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强调护理人员在灾难救援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回顾总结医院近两年参与的灾难救援工作情况,评价强调护理人员在灾难救援中起到的作用。结果:培训后救援小组成员模拟演练综合表现评分均较之于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在灾难救援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伤员的救治工作中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护理 灾难救援 人员配置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病及干预措施。在引言部分,提出了关注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病的重要性。在第二部分,列举了新闻从业人员常见的职业病,包括身体健康问题和职业性疾病。其中包括长时间坐姿和缺乏运动导致的脊柱问题、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引发的眼睛疲劳和视力问题,以及高压工作环境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等。在第三部分,提出了干预措施,包括职业病的预防和健康管理与治疗。

  • 标签: 新闻从业人员 职业病 干预措施
  • 简介:为进一步破除社会办医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束缚,加快推进社会办医疗机构成规模、上水平发展,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国力、发[2015]45号,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

  • 标签: 社会办医疗机构 国务院办公厅 医疗卫生行业 卫生管理
  • 简介: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建设与运维的国家药管平台是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简称,其门户网站(网址:http://cdsip.nhfpc.gov.cn/)于2015年10月22日正式上线开通。国家药管平台面向药政决策部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机构、药品生产与配送企业、广大的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大众,做好支持与服务工作,确保药品集中采购相关信息及时发布,集中展示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政策、经验、诚信记录等,井授权访问相关数据信息,是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的重要信息窗口。

  • 标签: 门户网站 药品集中采购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 信息平台 药品供应 集中采购机构
  • 简介:目的对临床检验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抽取我院30例临床检验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受到职业感染人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起到防范作用。结果30例临床检验人员,职业感染者8例,感染率为26.67%;其中,因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引发感染者4例(50.00%),因制度落实及感染培训工作不到位而引发感染者2例(25.00%),因标本处理不当引发感染者2例(25.00%)。结论临床检验人员职业感染危险因素包括: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客观因素;制度落实及感染培训工作不到位;标本处理及垃圾存放不当。因此,需要完善制度、规范操作、加强仪器药品管理及重视自我保护,以此使临床检验人员职业感染的发生得到有效避免。

  • 标签: 临床检验人员 职业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传染病疫情的不断变化与增长,带给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作为传染病院的护理工作者更是如此。本文从护理管理者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组织干预策略,期望能为广大传染病院护理人员提供有实践意义的健康干预,从而降低传染病院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 标签: 健康干预 传染病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随着我院规模的扩建和就医人员的增多,近来药剂科及各个临床科室新招录人员有所增加。作为一个全新的和不同于学校的环境,医院对新招录人员的学术水平和职业规范的要求也是最高的。在刚来的这个阶段中,新招录人员要学会与上级领导、同事、患者或医务人员打交道。因而从一开始就培养成高水准的职业修养对新招录人员的尽快转型非常重要。

  • 标签: 新招录人员 执业行为 形象 态度 言语
  • 简介:摘要了解妇产科医护人员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数及防护措施的应用情况,希望通过加强管理和教育,以增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

  • 标签: 妇产科医护人员 职业损伤 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