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万佛含笑,千龛生辉。公元2000年11月30日北京时间9时16分,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市举行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讨论通过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喜讯传来,古都洛阳和中州大地,一片欢腾。它结束了十三朝古都洛阳和文物大省河南没有世界遗产的历史,值得庆贺。《世界遗产名录》的产生和龙门石窟的申报成功,打开了走向世界的大门,使我们有望将更多的遗产推向世界。

  • 标签: 《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 申报历程 资源优势 中国 文物考古
  • 简介: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特别是在旅游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大数据为智慧景区的建设和文物的长期保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克孜尔石窟景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及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瑰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景区的智能化管理和文物的精准保护。这不仅增强了景区的吸引力,提高了游客的体验感,还为珍贵的文物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本文以克孜尔石窟景区为例,对大数据时代智慧景区建设与文物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究,旨在更好地服务于游客,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大数据时代 智慧景区建设 文物保护 可持续发展 克孜尔石窟景区
  • 简介:在南京发现飞天壁画、飞天石雕和飞天砖雕等重要佛教艺术遗存之后,我们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与南京市园林局联合召开了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以全面、深入地探讨飞天壁画等文物发现的意义和价值,研究其艺术风格、审美特征、历史背景、保护措施,比较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石窟艺术的异同,规划敦煌石窟在栖霞山复制的方案,落实编纂的措施,等等.

  • 标签: 石窟艺术 敦煌石窟 壁画 遗存 敦煌学 文物
  • 简介:水月观音图是瓜州西夏石窟东千佛洞和榆林窟重要的题材,唐僧取经图又是瓜州西夏石窟水月观音图常见的画面组成,计有5幅。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唐僧取经图出现在瓜州西夏石窟的原因多有探讨,其中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即是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经行瓜州,在胡人向导石磐陀的帮助下偷渡玉门关的故事。但是作为晚唐五代宋以来流行的水月观音图像,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可以看到,五代宋时期莫高窟壁画中却没有出现玄奘取经图。受此现象的启发,对瓜州西夏水月观音和唐僧取经图作详细的梳理,结合沙州的壁画,可以看到唐僧取经图在瓜州出现的轨迹。这里也有图像样式变化的不确定性,再次说明取经图出现在水月观音中是西夏时期观音信仰崇拜的新因素,而与所谓的写实画面表现玄奘在瓜州的经历没有多大关系,更多体现出来的则是唐僧取经图在图像表达上的象征和符号意义。若再以东千佛洞第2窟水月观音中与取经图同时出现的一组往生观音净土的人物组合为讨论的议题,可以看到水月观音强烈表现西夏时期往生观音净土信仰的流行,以此为依据,可以引发对此组图像的新观察,这是之前研究者关注不够的问题。如果再结合几处洞窟功德主的西夏党项人民族身份关系,可以看到汉地佛教对西夏的影响。同时,以榆林第29窟为例,也能够说明在图像表达上,以玄奘为代表的汉人高僧在关键时刻对以国师为代表的西夏高僧的回避,实属佛教艺术发展史长河中有趣的现象。

  • 标签: 水月观音 唐僧取经图 玄奘 西夏佛教 观音信仰 图像写实
  • 简介:摘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的灿烂而伟大的文明。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孕育出了一些经历过重大历史事件并保留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这些城市成为历史名城。1982年出于对这些文化古城的保护,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名城,共二十四个,大同即为其中之一。大同作为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宗教发展在我国历史上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并留下了众多具有时代色彩的宗教建筑。本片将以云冈石窟和华严寺作为例子加以说明。

  • 标签: 中国历史名城 大同 佛教 云冈石窟 华严寺
  • 简介:在龙门石窟造像中,弥勒的形象经常出现,特别是在武则天执政时期,龙门的弥勒造像出现空前绝后的盛况。武则天时期的弥勒造像是以《弥勒下生经》的内容为依据的,这就直白地表现出希望新主降临的思想。武则天宣扬自己是弥勒转世,为登基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宗教外衣,而此时的弥勒信仰较武氏前期出现了顿然上升的势头,不能不说是武则天绝好地利用宗教为自己的统治服务的结果。

  • 标签: 石窟造像 龙门石窟 弥勒信仰 弥勒佛 天时 武则天
  • 简介:曹氏归义军时期,由于曹氏家族与于阗王族的联姻政策,使得敦煌与于阗进入到一个密切交流的时期,大量于阗人活动在敦煌。在这个时间段中,敦煌石窟中出现了于阗王李圣天、皇后曹氏等于阗王族的供养像。通过对这些供养像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原地区的服饰制度在敦煌保留下来,于阗王族们的礼服明显模仿着汉地帝王、皇后的服饰,于阗太子所着的常服也与敦煌当地居民相同。在佛事活动上,于阗人与敦煌民众也是趋于一致,写经、造像并无二致。体现出于阗王族在服饰制度、佛教信仰方式上趋于汉化。这种汉化的倾向甚至西传到了于阗本土,使得晚期于阗出现了汉风明显的图像。

  • 标签: 于阗王族供养像 李圣天 服饰制度 佛事活动 汉化
  • 简介: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长河中,独具魅力的石窟寺艺术凝聚了不同民族的宗教热忱和对真善美的憧憬,融汇了各式建筑、雕塑、壁画之精华,恰似一颗颗人类文化育成的“珍珠”,光照千秋。

  • 标签: 龙门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 石雕艺术 河南 文物考古
  • 简介:4月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世界遗产证书颁发仪式”,隆重庆祝云南“三江并流”、山西“云冈石窟”、北京“明十三陵”、南京“明孝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

  • 标签: 云冈石窟 明十三陵 明者陵 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
  • 简介:龙门石窟擂鼓台南洞部分佛像风化开裂严重,为了有效地保护这些佛像,探讨微裂隙造像加固封护的方法,采用羧甲基纤维素封护法对其中一尊开裂严重的宝冠佛像进行了试验性加固。结果表明,用这种材料进行封护不仅能够满足微裂隙造像加固的需要,而且操作简便,安全性好,是一种可行的加固封护方法。

  • 标签: 龙门石窟 佛像 封护 加固
  • 简介:云冈石窟经营管理模式改革,是“互联网+”背景下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自身要求。云冈石窟研究院下设9个公司,涉及文化、旅游、后勤服务、文物保护以及数字管理等领域。这些公司在发挥企业管理优势的同时,给云冈石窟研究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但作为事业单位下属的自收自支公司,还未能完全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云冈石窟研究院下属公司的运营新模式将在文化产业与智慧景区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从而为我们探索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新模式提供借鉴。

  • 标签: 云冈石窟 经营管理模式 公司化
  • 简介:洪辩作为敦煌张氏归义军首任河西都僧统,参与过张议潮推翻吐蕃的起义,是敦煌名僧,藏经洞保存有他的彩塑写真像,为学界所熟知。洪辩在莫高窟营建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据敦煌写本记载他在莫高窟建“七佛药师之堂”“法华无垢之塔”,另据研究第16窟也是他的功德窟“吴和尚窟”,因此他在莫高窟应该有相应的供养像,可惜因这些洞窟均经后期重绘,洪辩供养像的信息尚不明确。但经我们考察研究发现,在张议潮的功德窟莫高窟第156窟发现有洪辩的供养像,这与藏经洞洪辩彩塑写真及对应壁画组合有密切关联。更为有趣的是,经仔细梳理第156窟供养像的图像和历史信息,在第156窟洪辩像后跟随着同为敦煌名僧的弟子悟真供养像,他们师徒二人一起出现在节度使张议潮的功德窟中。洪辩和其弟子悟真供养像在第156窟的发现,从供养像的角度,为敦煌佛教及其归义军历史的研究提供新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洪辩写真像与供养像的图像组合关系,简单探讨历史时期佛教高僧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侍人”“侍者”现象。

  • 标签: 洪辩 供养像 莫高窟第156窟 张议潮功德窟 悟真 侍人
  • 简介:6月28日至7月3日,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瑞士、菲律宾、印度、吉尔吉斯斯坦、韩国、泰国、新加坡16个国家的120余名以及我国国内、台湾、香港的近120名从事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管理等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相聚在世界上最著名的石窟遗产地——敦煌莫高窟,隆重举行了“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第二届石窟遗址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这一国际文物保护界的学术盛会。

  • 标签: 石窟遗址 学术研讨会 文物保护 丝绸之路
  • 简介:炳灵寺石窟藏传佛教壁画中保留着多幅印度成就师的画像。此文以其中的“道果法”祖师毗瓦巴为例,对石窟中6幅毗瓦巴图像在不同窟龛中的分布情况、宗师及其“道果法”于元明时期在炳灵寺的传播背景、以及在石窟中的功能特征做了尝试性探析。

  • 标签: 炳灵寺 毗瓦巴 道果法
  • 简介:本文以麦积山西魏第127窟和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49、285窟为讨论的主要对象,在二地同时期石窟艺术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北朝时期佛教石窟艺术样式的西传及其流变的区域性特征。

  • 标签: 北朝佛教石窟 样式 区域性特征
  • 简介: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第1窟中心塔柱南向面现存北朝壁画一方,内含地神和梨车供养人图像。其中梨车供养人榜题弥足珍贵。此文首次对其尝试性释读,并勾勒了梨车族人佛教信仰的盛况。

  • 标签: 马蹄寺石窟群 千佛洞 梨车
  • 简介:9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助库木吐喇千佛洞及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第二阶段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青岛泰之、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分别代表双方签字。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公使井出敬二出席了签字仪式。

  • 标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签字仪式 合作协议 第二阶段 修复工程 石窟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