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胃肠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肠梗阻、肠瘘、感染等,本研究旨在通过早期识别并进行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康复速度。研究通过对多例胃肠外科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追踪观察,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数据,制定出一套早期识别并发症的方法与策略。同时,研究团队针对各种并发症设计了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规范化的护理操作、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等。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识别和护理干预对于胃肠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此研究不仅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可参考的护理模式,对于护士的护理操作和诊断能力提升也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 标签: 胃肠外科手术 早期识别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早期识别与治疗策略,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方法:通过收集并分析急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数据,总结早期识别的关键指标和治疗方法。结果:研究发现,体温异常、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指标对早期识别具有重要意义,而综合治疗措施如液体复苏、抗感染治疗等可有效控制病情。讨论:早期识别与及时治疗是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键。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急诊 早期识别 治疗策略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镜在早期识别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是普通患儿,实验组患儿是重症肺炎支原体患儿。对两个小组患儿进行支气管镜的检查,观察两个小组患儿支气管在镜下的表现,并对这种症状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实验患儿支气管镜下粘膜都能够看到不同程度的充血、肿胀和粘膜分泌物,但是对照组患儿的不良症状例数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支气管镜下会表现出粘液堵塞、粘膜表面凸起、粘膜糜烂等症状,在支气管镜的作用下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从而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因而,需要加大支气管镜在早期识别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支气管镜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早期识别
  • 简介:摘要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均有疼痛表现,容易识别,而部分老年人心肌梗塞无胸痛表现,对临床识别带来一定的难度,通过提高护士对无痛性心肌梗塞的认识,做到早期识别早期救护,降低AMI病死率,为提高我科的整体诊疗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老年人无胸痛性 心肌梗塞 早期识别
  • 简介:摘要:本文的目标是深入探讨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识别和干预中的角色,以及在病患教育和后续跟进中的作用。通过对现有的研究和最佳实践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希望能为急诊护理人员提供实用的指导,从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结果。同时,我们也将探讨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管理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推动此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识别 急诊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肾病综合征(NS)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原发性肾脏疾病之一,急性肾损伤(AKI)是NS的常见并发症,通常继发于低血容量、肾毒性药物暴露和感染等。近年来儿童NS并发AKI发病率有所上升,早期识别、正确诊断及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儿童NS并发AKI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病综合征 儿童
  • 简介:摘要肾病综合征(NS)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原发性肾脏疾病之一,急性肾损伤(AKI)是NS的常见并发症,通常继发于低血容量、肾毒性药物暴露和感染等。近年来儿童NS并发AKI发病率有所上升,早期识别、正确诊断及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儿童NS并发AKI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病综合征 儿童
  • 简介:目的用心电监护仪寻找恶性心律失常的先兆。方法采用日本光电wep-8430k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护三天以上,仪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同时常规进行12导联心电图2次/日。结果并发恶性心律失常47例,表现室颤16例,室速39例,8例同时或先后出现至少两种心律失常。发作前常波双支对称,发作时常有不同程度的烦躁、气促、抽搐、昏迷等血流动力学改变发生。高峰期为2000—2400,其次0700—0900。结论心电监护可及早识别恶性心律失常先兆,及时处理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关键。

  • 标签: 恶性心律失常 先兆识别 心电监护
  • 简介:目的评价外周血WBC、CRP和血糖在早期识别手足口病重症重型病例中的价值。方法通过电子病历检索系统,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1期组)681例和重症重型病例(2期组)239例,比较两组的WBC、CRP及血糖值并绘制上述3项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约登指数,确定最佳临界值,并探索联合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结果①两组WBC、CRP和血糖值均为非正态分布数据。1期组和2期组WBC的中位数分别为11.4和11.3×10^9·L^-1,CRP中位数均为8mg·L^-1(CRP〈8mg·L^-1计为8mg·L^-1),1期组和2期组血糖的中位数分别为5.0和5.6mmol·L^-1。②采用Stata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1期组和2期组WBC经log转换后呈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7)。1期组和2期组CRP和血糖均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两组CRP和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③根据WBC、CRP及血糖绘制ROC曲线,3项指标的AUC值分别为0.512、0.405和0.625。WBC的最佳临界值为7.85×10^9·L^-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7%和18.4%。血糖的最佳临界值为5.25mmol·L^-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7%和59.0%。④将WBC和血糖的最佳临界值进行串联检测的敏感度为37.3%,特异度为81.2%。结论WBC和(或)血糖在早期识别手足口病重症重型病例的准确性较低,而CRP不能作为识别手足口病重症重型病例的指标。WBC和血糖串联检测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但未提高诊断试验的价值。

  • 标签: 手足口病 神经系统损害 儿童 血糖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验证逻辑记忆测验在在早期识别AD患者中的作用.方法63例正常对照老人、71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与45例轻度阿尔茨海默病(M-AD)患者完成逻辑记忆测验(LM).结果在正常老人组,LM的即刻回忆、延迟记忆与被试年龄、性别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与教育程度有显著相关性(r=0.28,P<0.05).LM即刻回忆与延迟记忆的相关系数为0.86(P<0.01).LM即刻回忆与Rey-Osterrich复杂图形记忆测验的延迟回忆、听觉词语记忆测验的相关性比LM延迟回忆的低.LM延迟记忆而不是即刻回忆得分有助于识别MCI.LM即刻回忆≤6分作为划界分,识别AD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87%.LM延迟记忆≤5分作为划界分,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9%.结论LM的延迟记忆比即刻记忆更有助于识别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与轻度阿尔茨海默病.

  • 标签: 逻辑记忆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国内外ICU获得性衰弱的相关文献,介绍了ICU获得性衰弱的概念及危险因素,总结了ICU获得性衰弱的早期识别及干预方法,旨在为临床进行ICU获得性衰弱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ICU获得性衰弱 危重症 早期识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抑郁发生率。

  • 标签: 治疗 脑卒中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低T3综合征对危重症患者PICS状态早期识别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18年9月到2020年8月期间院内危重症与入驻重症监护室的病例患者104例纳入研究范围,将经治疗后病情好转、脱离危重症状态患者90例患者作为A组,将经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进入PICS状态患者14例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甲功五项检测,对比两组TT3(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指标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TT3和FT3明显明显高于B组(P

  • 标签: 低T3综合征 危重症患者 PICS状态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早期风险识别与防控是一个关乎工程安全、进度和成本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效的早期风险识别与防控方法,以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本研究总结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早期风险类型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安全隐患、工程进度延误和成本增加等问题。其次,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早期风险识别与防控的对策,包括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以及强化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等措施。在研究过程中,本研究还对先进技术工具在早期风险识别与防控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包括信息技术、无人机监测、人工智能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这些技术工具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最后,本研究对早期风险识别与防控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希望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风险识别与防控方法,为工程安全和质量保驾护航。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会增加心肌耗氧量,扩大梗死面积,影响血流动力学,诱发患者泵血衰竭,导致室颤及心室停搏引起猝死,其中还容易造成患者脑缺血缺氧及肾血管缺血缺氧的症状,造成患者脑损伤和肾损伤。一旦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情况,对患者生命威胁较大,抢救时间的快慢,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早期识别与急救护理是提高抢救效率的关键,本文将结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早期识别与急救护理进行综述。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 恶性心律失常 早期识别 急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识别和强化吞咽训练方案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80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早期识别和强化吞咽训练方案,对两组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对比。

  • 标签: 早期识别 强化吞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