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近年来,一些医院关系紧张,时有医患纠纷发生,特别是儿科,患儿是家中之宝,护理工作稍有疏忽或与患者沟通略有不当,就容易引发纠纷,影响到医院的声誉,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所以,儿科护理中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儿科护理中影响沟通的几点因素,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了儿科护理中的沟通技巧,以期对儿科护理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儿科护理;沟通;技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发生了改变,护理理念逐渐向人性化、个性化、特色化转变。沟通已成为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效沟通是保障护理质量的关键。在儿科护理中,面对的是身体娇嫩,又处于无知、无助状态的儿童,这给儿科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儿科护士既要充当他们的代言人和直接护理者、又要成为患儿和家属的教育者、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因此,护士必须掌握沟通的技巧。     一、儿科沟通的影响因素     1.1医院方面    首先是护理资源不足。目前,我国护士队伍缺编严重,一线护士配备不足,护士工作负荷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关系。儿科患者哭闹,环境比较嘈杂,护士除了要消耗较大的体力,还要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易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身心疲惫会影响沟通。其次是护理知识和技能不足。在儿科护理中,不仅要掌握儿科病理、生理和护理知识,还要掌握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有些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护理操作不熟练,给患儿带来恐惧和痛苦,使得家属对护理人员产生反感和不信任。然后是个别护士态度不好。由于工作繁忙,有的护士给患儿家属交代不清,入院宣教流于表面形式,与患儿家属交流时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护士的态度冷漠等情况都会严重影响到沟通。     1.2护理对象    医院儿科护理的对象是儿童,儿童的身体娇嫩,又处于无知、无助的状态,大多数患儿无法有效描述自己的病情和症状。同时,儿童生活不能自理,但又活泼好动,情感、情绪表露单纯、直接,适应能力较弱,这些使得儿科护理难度比一般科室大。     1.3患儿家属    由于家属大多缺乏医学知识,对医生和护士的期望往往过高,对护理操作的必要性和效果难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甚至持挑剔和否定的态度。有些家属生怕患儿痛苦,总是要求一次护理到位,并在一旁仔细观察,一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就挑剔,从而使得护士精神高度紧张。护士长期身心疲惫会导致身心疾病,使得关系更加紧张。如果家属对护理工作不了解,就会使得患难于沟通,从而影响护理的质量 ; 如果家长对护理工作不理解,就会使得沟通难以有效进行。另外,家长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经济条件以及患儿生长的环境等都会影响沟通效果。    二、儿科沟通技巧     2.1注重第一印象    护士工作时应着装整洁、举止大方,儿科护士建议都穿着粉红色工作服,使患儿感到亲切和温暖。进院后,护士应首先向患儿和家长介绍一下住院的环境,如周围环境、腕带作用、主管医生和护士等情况,帮助患儿和家属适应医院的环境,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然后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患儿要使用合适的称呼,用语言和行为表达对患儿的关心。     2.2善于交流与倾听    在与患者和家属谈话中,说话要有技巧,语言要有修养,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话得体,使患儿和家属感受到被关注和重视。交流时,尽量使用礼貌性、保护性和安慰性的语言,多用鼓励和赞美的语句。在患儿和家属说话时,要直视对方,认真倾听,并让对方把话说完,使患儿和家属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从而形成良好的关系。交谈中不要随意中断对方的谈话,听清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对方说话时,不要心不在焉,不要做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动作,如不时看表,东张西望。要及时回应对方,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尽量专心、耐心和关心地倾听对方说话,使对方感受到被重视和受尊重。     2.3用心、用情、用微笑沟通    首先是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时要用心。对待患儿要有父母般的爱心、细心、关心和责任心。护理人员要有亲和力,往往一个抚摩的动作,一个竖起大拇指的鼓励,一句贴心的话语,都能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增进与患儿的情感,增强患者和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同时,获得理解和宽容,大大减少纠纷的发生。    其次是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时要用情。“视患者如亲人”,情感是最易感化患者和家属的。在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时,以真诚、博爱、尊重、同情之心来对待他们,最大限度地给予信任感和亲切感,折射出“白衣天使”的人性和修养,使患儿和家属感受到护士的可敬可亲。情感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与患者交朋友,一起做游戏 ;与家属拉家常,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学习情况以及兴趣爱好等。    然后是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时要用微笑。微笑是最友善、最有亲和力的表达,是人际交往中沟通、理解和建立情感的重要手段。微笑有如“润滑剂”,有了微笑,人们之间的感情很快就沟通了,正因如此,几乎所有服务行业的规范中都微笑服务这一项要求,医疗服务更不例外,儿科服务更应做到极致。    2.4根据年龄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护理中要善于与患儿沟通,以此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医护。根据患儿年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首先是 3岁以下的患儿。对待 3岁以下患儿,要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工作,使其在家属的帮助下配合护理。 3岁以下的患儿一般不懂事、不愿意配合护理,此时,必须做好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工作。在与家属沟通时,不要使用过于专业的医学术语,必须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做到吐字清晰,语气真诚,语调和语速适中。家属说话时,护士应认真倾听,听明白家属的诉求。对于不积极配合的家属,要学会换位思考,表达对家属的理解,尽量满足家属的合理要求,拉近与家属的心理距离,使患儿在家属的帮助下配合医护。    其次是 3-5岁的患儿。对待 3-5岁的患儿,护士要多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当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即便他们不愿意配合护理,护士也不要表达出不耐烦的态度,避免加重患儿的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对于输液时间较长患儿,他们往往表现出不耐烦和不自在,这时可放一些少儿节目或者要求家属与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顺利完成输液。    然后是 5岁以上患儿。对于 5岁以上的学龄期患儿,护士应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等,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与他们交流,沟通中首先必须尊重患儿,让其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有些患儿住院时间较长,他们怕耽误学业,治疗不安心,科室应根据病情和患儿需求,将他们集中安置在比较舒适、安静的病房,让他们在治疗的同时能够坚持学习,以解决患儿和家属的后顾之忧。    三、护理体会    儿科护士是患儿的代言人和照顾者,是患儿每天接触时间最长的医护人员。护士应该把患儿当成自己的孩子,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为患儿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通过与患儿及家属的有效沟通,满足了他们的合理要求,提高了他们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纠纷得到明显减少,患儿数量不断增加,使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娇 .人性化服务在儿科临床护理实践中的运用 [J].健康必读, 2018,( 17): 107-108     [2]林琼,陈敏霞,韩妙珍 .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J].心理医生, 2016, 22( 5): 209-210     [3]崔丹丹 .浅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 [J].医药前沿, 2015, 5( 33): 235-236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五习惯”沟通模式。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和焦点小组讨论初步拟定“五习惯”沟通模式初稿,采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五习惯”沟通模式。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83%,第一轮咨询中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0.87,两轮专家咨询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6%-19.72%和5.63%-14.58%,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079和0.078(P<0.05)。最终确定的“五习惯”沟通模式包括5个维度,14条子项目及相对应的32条技巧,23个示例和17项预期目标。结论“五习惯沟通模式兼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可为护理教学和临床带教提供参考。

  • 标签: &ldquo 五习惯&rdquo 护患沟通模式 德尔菲法 焦点小组
  • 简介:“语言”发展倒今天,并不只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门艺术。从医学角度来讲,恰当的语言可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缩短病程;反之则延长病程。沟通的最主要方式是语言沟通,通过与患者的语言沟通,可以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和自尊,还可以获得患者的尊重,构建良好的关系,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良好的刺激和影响,从而提高治愈率。下面我们就临床中的语言沟通进行讨论。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精神病 语言 沟通技巧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沟通对于内科护理工作的实施非常的重要,通过沟通,能够进一步促使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一方面,对医护工作者了解患者病情具有很好饿帮助,另一方面,有利于患者对治疗过程的积极配合,这对患者病情的康复非常的重要。

  • 标签: 内科护理 护患沟通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保健更加重视。关系也日趋紧张,为了让关系更加和谐,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也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 标签: 护理人员 护患沟通能力 提高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新的沟通方式迫切需要,探索良好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以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关系的重要性,关系的影响因素,沟通技巧的学习以及患者心理变化的学习,并通过对患者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等。结果护理人员对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对之间的沟通方式的掌握,患者的满意度都有所提高。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护患沟通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加强沟通,实现零纠纷。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的儿科患者400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0例,试验组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方式,同时运用一些沟通技巧如赞美性语言等,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沟通(缺乏技巧性)。结果试验组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5%的家属认为沟通十分重要,试验组中78%对护理中的沟通方式非常满意,12%基本满意,5%不太满意,对照组中9%对护理中的沟通方式非常满意,38%基本满意,53%不太满意。结论儿科护理中的沟通在儿科病房非常必要,可提供诊断依据,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率,降低焦虑,促进患儿的恢复。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患关系 沟通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护理质量。而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前提就是良好的关系。因此,应当注重之间的沟通,处理好的关系,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从而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保证。

  • 标签: 人际关系 沟通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操作中的沟通。方法护士在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随时和病人沟通,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详细的资料。并把所要表达的信息传递给病人,双方形成良好的互动。结果护理操作中良好的沟通,拉近了间的心理距离,改善了关系。结论护理工作者要转变理念,充分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重视语言修养,提高语言的艺术性,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具体的情况,灵活使用语言,把沟通作为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标签: 护理操作 护患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门诊沟通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择院内门诊收治100例患者,2022年1月-2022年12月,随机数字表法下分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采取沟通护理,对护理结局对比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患者采取沟通护理,可获得较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门诊 护患沟通 护理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科护理中交流技能进行研究,以减少因交流错误而引起的冲突,提高儿科护理的满意度。方法:选择了2022年2-12月间某一医院60名来看诊的病人,将他们分成了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组都有30名病人。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沟通的方式,而观察组则采用了预防性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统一沟通等各种沟通方式。在沟通过程中,要注重使用沟通的技能,将两组病人之间的冲突的发生情况以及他们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之间的护理冲突和冲突分别为3.33%和3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程度分别为96.67%(29/30)和66.67%(20/3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适当的沟通技能,采用预防性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统一沟通等方式,与病人及家人形成和谐的沟通,提高病人的治疗质量。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理沟通技巧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儿科是医院比较特殊的科室,由于患者都是年龄较小不能良好沟通的患儿,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掌握沟通技巧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现分析儿科临床护理中的沟通技巧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860例患儿。按就诊时间先后将患儿分成两组,其中930例是在2019年1月-2020年6月就诊的患儿,将其分为常规沟通组,采用传统沟通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另930例是在2020年7月-2021年12月就诊的患儿,将其分为优质沟通组,实施优质全面的沟通方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纠纷发生率及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数据分析,优质沟通组无论在护理满意度还是纠纷发生率方面都明显优于常规沟通组(详见表2和表3)。两组数据对比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通过实施优质全面的沟通方式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不但满足了他们的合理要求,而且对提高治疗依从性、避免医疗纠纷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患沟通 沟通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 就沟通在中医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间选取120位在我院进行骨科护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位,两组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结论 在我院进行骨科护理治疗的患者中,采用沟通护理模式具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可以提升本院的护理质量,提升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提升病人对治疗的配合度,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骨科 护患沟通 健康宣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与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到我院就诊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n=73)与对照组(n=7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改善人文关怀与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投诉率为1.3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9%(P

  • 标签: 人文关怀 门诊 护患沟通技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在关系形成过程中,护士一般处于相对主动地位,护士的态度和行为对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沟通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有着特殊的工作含义。成功的沟通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使患者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的治疗状态,以达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 标签: [] 护患  沟通技术  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