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疱疹性口炎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多发性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由于是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中药金银花与甘草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

  • 标签: 金银花甘草煎剂 疱疹性口炎 小儿 婴幼儿 HSV
  • 简介:通过文献检索,对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以了解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现状,分析中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不合理用药问题,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提供参考。结果发现中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累及系统/器官分布广泛,主要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胃肠系统损害等;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中药注射的药品质量和自身成分复杂等因素,但临床不合理用药也是中药注射产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应用中药注射时,应关注其使用的安全性问题,特别要重视其合理使用,包括用药指征、用法用量、溶媒选择、滴注速度、联合用药等,并加强用药监护,以避免或减少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不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观察牙痛灵喷雾的镇痛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小鼠实验性疼痛模型,观察牙痛灵喷雾的镇痛作用。(1)扭体法:取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0mL/kg;牙痛灵喷雾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牙痛灵喷雾0.36、1.08、3.24g/kg。阳性对照组灌胃阿司匹林0.4g/kg。每日用药1次,10d后观察各组动物腹腔注射醋酸后5~20min内的扭体反应次数。(2)热板法:将小鼠放在(55±1)℃的热板上,以小鼠舔后足为疼痛反应指标,观察小鼠的热痛阈值。选用痛觉阈值在5~30s的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组与给药方法与(1)同。给药10d后记录各组小鼠热板法痛阂值,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1)扭体法实验结果显示,牙痛灵喷雾0.36、1.08、3.24g/kg灌胃10d使腹腔注射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对扭体反应次数的抑制率分别为25.6%、30.6%和43.5%(P〈0.05,P〈0.01)。(2)热板法实验结果显示,给药前各组小鼠热痛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10d后牙痛灵喷雾各剂量组小鼠热痛阂值均较给药前显著提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牙痛灵喷雾组给药后热痛阈值显著延长(P〈0.05,P〈0.01)。结论:牙痛灵喷雾对小鼠实验性疼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 标签: 牙痛灵喷剂 小鼠 镇痛作用 扭体反应 热板法
  • 简介:目的:了解辉县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中药注射的使用情况,为促进我院中药注射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应用中药注射的住院患者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0张,重点抽查神内科、心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共抽取处方1200张,对中药注射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1200张中药注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301张,不合理用药率为25.08%;中药注射不合理应用共364例次,主要表现为溶剂剂量不适宜(178例次,占48.90%)、疗程不适宜(87例次,占23.90%)等。结论:我院中药注射不合理应用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合理应用中药注射知识的培训,加强中药注射专项处方点评,针对问题及时干预,促进中药注射的合理应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处方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食物是最好的营养品,但在特殊的时候(手术后、老人、小孩子等)有必要加入一部分适宜的营养补充来补充膳食中营养素的不足。临床营养也称为医院营养,其分类为:基本饮食(一般病人)、治疗饮食(手术后病人,重症病人)、实验饮食(诊断饮食)。基本饮食是指对营养素的种类摄入量不做限制性调整的一种饮食。

  • 标签: 营养补充剂 手术后 饮食 医院 临床营养 术后病人
  • 简介:目前,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防腐有很多,其中以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防腐的使用最为广泛。为了解食品样品中防腐的存在对微生物检验的影响程度,我们对加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防腐的加工食品进行检验。实验室检验结果表明,防腐对菌落总教检测影响程度随防腐的浓度增大而表现显著,两种防腐之间无显著差异;防腐对真菌计数检测影响程度随防腐的浓度增大而表现显著,但山梨酸对真菌计数的影响比苯甲酸影响明显。

  • 标签: 菌落总数 真菌计数 苯甲酸及钠 山梨酸及钾
  • 简介:摘要探讨中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规律及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依据。选取我院的中药注射32例不良反应,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60岁以上老人为所占比例最大(11/32,34.38%),用药当日发生不良反应为26例,所占比例为81.25%,由5类17个品种导致不良反应为32例,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及附件受损为多(12例,37.5%)。中药注射在生产上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法,在临床用药时应该严格按照规范合理用药,并强化预防及监测力度,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本刊讯从2006年的“鱼腥草注射液紧急停用事件”到2008年的“刺五加注射液事件”及“茵栀黄注射液事件”,再到2009年的“双黄连注射液事件”和“香丹注射液事件”,中药注射液安全性问题事件在近年来频频发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人们不禁要问,有近70年历史的中药注射究竟怎么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它近年来安全性事件频发?

  • 标签: 安全性问题 中药注射剂 中山 权威 药学 茵栀黄注射液
  • 简介:绝大多数癌症病人在疾病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疼痛.疼痛不仅发生在晚期癌症病人,早期病人也可以有疼痛,或以疼痛为首发症状[1].因此,控制疼痛也是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临床上治疗疼痛最常用的药物为口服吗啡缓释片,而对禁食癌痛病人则大大地限制了该药的临床应用,哌替啶(商品名度冷丁)等注射止痛药作用时间短(一般为4h)且成瘾性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贴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将其贴在病人皮肤上就能使药物缓慢地释放入血,并维持72h恒定的血药浓度,且不良反应及成瘾性小.为了更好地了解芬太尼贴用于禁食癌痛病人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我们对20例禁食癌痛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

  • 标签: 芬太尼透皮贴剂 疗效 禁食 癌痛
  • 简介:以粉末直接装胶囊法制备萘哌地尔胶囊,并对萘哌地尔胶囊进行质量标准的检测及其稳定性的考察.萘哌地尔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10~80μg/ml,空白回收率为98.84%±1.56%,加样回收率为99.96%±1.25%,应在避光、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 标签: 萘哌地尔 胶囊剂 稳定性 Α1-受体阻滞剂
  • 简介:“试用”的魔力就在于,在你眼前让你真真切切去免费体验一把“试用”的乐趣,顾客无需付款,但得到的却是超值体验。而这种超值体验对商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影响着其他消费者会不会在看了“体验报告”后去消费该产品。

  • 标签: 试用 催化剂 营销 消费者
  • 简介:摘要中药的使用是我国传统医疗的精华部分,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沉淀,中药使用已经相当成熟。与西药治疗不同,中药治疗方式能够彻底清除患者的病根,但由于受服用方式、疗程长、起效慢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患者不会选择中药治疗。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药市场上出现了能够通过静脉注射进行治疗的中药注射,中药注射不仅起效快,免除中药口服痛苦,还与传统中药的治疗效果相当。若要进行中药制剂输液,就必须严格把控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本文分析了几种常用中药注射输液的配伍的稳定性,以保证其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输液 稳定性 配伍
  • 简介:目的:建立尼美舒利干混悬溶出度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H8.8)为溶出介质,40min时取样,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溶出量,检测波长为393nm。结果:尼美舒利在2-20mg·L^-1范围内溶液浓度与吸收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n=9,RSD为0.51%);测定溶液在8h内稳定;样品的溶出均一性良好,RSD为3.86%,40min时平均溶出率为88.2%。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尼美舒利干混悬溶出度检查.

  • 标签: 尼美舒利 干混悬剂 溶出度
  •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乙肝患者最多的国家,现有抗乙肝病毒(HBV)的药物只能抑制病毒,不能实现完全治愈。维沙莫德(GS-9620)是由美国吉利德公司开发的一种选择性Toll样受体7(TLR7)激动,其可通过激活TLR7识别入侵的病毒,触发先天免疫反应抑制病毒复制,同时触发适应性免疫反应杀死被感染的细胞。虽然其Ⅱ期临床研究未达到预期,但GS-9620与现有抗病毒药物相结合,可能给现有治疗方案带来全新的变革。同时,GS-9620在抗HIV-1的临床前实验中表现良好,2项HIV-1相关的临床试验现已被开展。笔者就GS-9620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和临床试验情况作一概述。

  • 标签: GS-9620 TLR7激动剂 HBV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注射应用中开展药学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应用的价值分析。 方法: 研究收集我院使用中药注射液患者为分析对象,共计 1000 例,研究开展时间为 2018 年 1 月到 2020 年 3 月,病例选取时间划分小组, 500 例早期患者一组,不予以特殊干预, 500 例晚期组患者一组,予以药学干预。 结果:药学干预开展前, 500 例中药注射液治疗存在不合理情况 53 例,总发生率 10.60% ,药学干预开展后, 500 例中药注射液治疗存在不合理情况 11 例,总发生率 2.20% ,差异统计分析表意义( P<0.05 )。 结论:药学干预临床应用可显著规避不良反应发生,促使中药注射合理使用。

  • 标签: 药学干预 中药注射剂 合理应用
  • 简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现有1.6亿高血压病患者.而且每年还以300万人新发病递增.每年导致心脑血管合并症而死亡的有260万人.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自1994年第一个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ARB)氯沙坦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有13个年头。加之近年来一系列临床随机试验的结果.使我们对ARB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效果的认识不断更新。ARB以其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及其临床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等特点.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使用越来越广泛.符合现代抗高血压治疗的要求,已越来越受到临床上的重视。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抗高血压治疗 临床随机试验 心脑血管合并症 高血压病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建立5-氟尿嘧啶(5-Fu)在小鼠肿瘤组织中的分析方法,并用于考察5-Fu控释植入在小鼠肿瘤组织的分布。方法荷瘤小鼠瘤周植入分别由PLGA50/50和PLGA75/25为载体制备的5-Fu控释植入,RP-HPLC测定小鼠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肿瘤组织中5-Fu的线性范围为0.5~15.4μg·g-1,准确度为97.5%~104.0%,提取回收率为81.9%~88.3%,日内RSD均〈2.0%,日间RSD均〈7.6%。以PLGA50/50、PLGA75/25为载体的5-Fu控释植入在荷瘤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9、15d;Cmax分别为3.79、2.83μg·g-1;AUC分别为41.15、43.50(μg·g-1)×d。结论该分析方法可用于5-Fu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行为研究,2种载体的5-Fu控释植入均能维持小鼠肿瘤组织中较长时间的药物分布,延长药效作用时间。

  • 标签: 5-氟尿嘧啶 控释植入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肿瘤组织分布
  • 简介:目的:考察多种渗透促进对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经皮渗透的影响,并从中筛选其最佳处方组成.方法:采用离体皮肤渗透实验,以渗透速率为指标,均匀设计优化处方工艺,考察不同渗透促进对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基质的凝胶中利多卡因的经皮渗透效果.结果:含1.5%月桂氮(艹卓)酮,4%聚乙二醇-400,2%泊洛沙姆和25%丙二醇(PG)的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具有最佳的经皮渗透速率,且处方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结论:渗透促进对盐酸利多卡因经皮渗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盐酸利多卡因 凝胶剂 渗透促进剂 稳定性
  • 简介:目的:归纳总结碘海醇、碘普罗胺、碘帕醇、碘佛醇、碘克沙醇等5种非离子型含碘对比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降低临床用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对其中涉及以上5种非离子型含碘对比所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种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共检索到111例不良反应,重度过敏反应最多(50.4%)。大多数反应发生于给药10min内。111例不良反应中,36例(32.4%)事前曾行碘过敏试验,6例(5.4%)曾用过碘对比,仍然发生了过敏反应。结论:使用非离子型碘对比时,在用药前询问过敏史、用药中和停药后密切观察的意义大于行碘过敏试验。对于既往有使用碘对比所致过敏史的患者,建议采用预先给药方案预防复发。

  • 标签: 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文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