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消毒供应室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面对全院实行下收下送,负责提供无菌器械物品,同时也负责回收手术室、介入、门诊及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后的大量的污染、感染器械物品,从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到使用,循环往复,如在某一环节把关不严或疏漏极易发生交叉感染,从而暴发医院感染的严重后果。按卫生部要求我们借鉴美国医院感染控制行动指导委员会推出的标准预防措施,加强供应室医院感染防控、监督、监测,确保医疗安全,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供应室管理 标准预防 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控制 器械物品 临床科室
  • 简介:<正>冰敷是骨科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传统冰敷是用绷带将冰冻后的生物冰捆扎在肢体上。但冰冻后的生物冰无法弯曲,与肢体表面贴合度不高,导致冰块易滑落、移位且冰敷不均匀,影响效果。网格状生物冰是用塑料外包装将多块小生物冰拼接而成。各块小生物冰之间由外层塑料包装相连,不会脱落、移位。网格状生物冰在冰冻状态下可弯曲、折叠,使冰敷作用面更服

  • 标签: 网格状 冰敷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应用规范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接受抗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70例平均分入研究组(规范化护理流程)和参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应用的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7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沟通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主观感受、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恐惧、哭闹、烦躁、激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后,观察组趣味性、愉悦性、放松性、舒适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沟通艺术可提高患儿服药依从性,改善家长情绪,提升家长疾病认知度。

  • 标签: 护理沟通 儿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耳穴贴压在眩晕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接诊的120名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人,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耳穴贴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眩晕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有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眩晕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眩晕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耳穴贴压,患者眩晕改善情况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

  • 标签: 耳穴贴压 眩晕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月护理干预的院内肺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的方法进行对比组与实验组的分类。对比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样本研究目标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质量、症状缓解时间。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比组且住院费用花销少于对比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肺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子宫肌瘤 健康教育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情景模拟法在儿科护理教学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科进行实习的50名实习护生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予以常规护理教学,后者予以情景模拟护理教学。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沟通能力、健康宣教能力、共情能力、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科护理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标签: 情景模拟 儿科 护理 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对于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逐渐增加,随着口腔疾病所需的设备增加,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但是由于许多新设备的不确定性,医疗风险也越来越大。在护理管理中使用风险管理将有效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本文讨论了风险管理在口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 标签: 风险管理 口腔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运用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院内就诊的6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优质组以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护理干预所得数据,加以记录并研讨。结果:优质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风险管理 门诊护理管理 差错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在优质护理实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未开展优质护理的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活动期间的1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培训前后护士护患沟通技能(语言沟通能力、非语言沟通能力、护患沟通技巧能力)评分、护理不良事件(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护理缺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语言沟通能力、非语言沟通能力、护患沟通技巧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护理缺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护士护患沟通技能,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优质护理的实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护患沟通 技能培训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中应用价值。办法选取了我院儿科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了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比照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于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分析,比照两组患儿与家属称心度,其中对照组称心度为63.3%,研究组称心度为90%,明显研究组患儿称心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拟有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以及患者后期并发症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且患者称心度较高,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伸护理,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UN、SCr 水平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延伸护理 血液透析 肾功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融入妇科护理实践中的效果。方法:为提高妇科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医院从2022年开始在妇科护理项目中融入心理护理内容,2022年1月—12月为实施后,2021年1月—12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6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等,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心理护理融入妇科护理实践效果显著,能提高妇科临床整体护理管理水平,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事件发生,进一步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性,护患双方的满意度高,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妇科护理 心理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于肿瘤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月进行肿瘤治疗的患者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建立静脉通道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其中观察组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对照组为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各80例,比较分析两组的置管术中并发症、置管术后并发症和患者不适度和维护时间。结果 观察组置管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治疗期间中度以上不适率、管维护操作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植入式 静脉输液港 应用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柏拉图对安全用药质控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未接受柏拉图管理的护理人员(n=35)作为常规组的研究对象,将用药数据安全隐患数据进行收集,共100例。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接受柏拉图管理的护理人员(n=35)作为研究组的研究对象,将用药数据安全隐患数据进行收集,共100例。对比整改前后的安全用药临界差错率。结果:研究组在接受柏拉图管理后的用药临界差错发生率为2.00%,常规组未接受柏拉图管理的用药临界差错发生率为15.00%,研究组更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安全用药质控管理的过程中,采用柏拉图管理模式,这种方式有利于防止用药临界差错现象的发生。

  • 标签: 柏拉图 安全用药 护理管理 质量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逐渐改变,结石发病率随之提升。尿路结石属于泌尿系统常见疾病,根据有关统计表明:国内成人的尿路结石发生率大约为6.5%。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生活的逐渐改变,结石发生率越来越高。上尿路结石属于泌尿外科的常发疾病。据统计,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为86%,发病率远高于下尿路。少数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生临床症状,则主要包括:肾绞痛、血尿、尿路感染、梗阻等,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会引发腰腹绞痛以及血尿等情况,如果发生完全性梗阻,则会对肾功能造成损伤,严重感染则会引发休克。因此,有效治疗患者的重要性较高。临床中,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术中切口大,会明显延长住院时间,不利于术后康复。随着微创技术普遍应用于临床手术中,尿路结石患者主要通过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可以能够得到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是,在实际治疗中,患者于术后会出现并发症,进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1]。所以,有必要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整体护理;尿路结石;护理
  • 作者: 赵朋香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第2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儿科,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探析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200例儿科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使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有护理质量有效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有效护理97例,护理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有效护理83例,护理有效率为83.0%,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0%。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够有效降低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儿科护理满意度。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 标签: 风险管理;儿科;护理风险事件;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