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引导肝细胞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检查患者81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肝穿刺活检术,取出标本后送病理检查。结果CT诊断肝细胞确诊病例为361例,进行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的肝细胞确诊病例为510例,根据穿刺术后的病理结果可知,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肝细胞的临床确诊率明显高于CT诊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细胞的临床确诊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8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及相关准备;术后注意适当活动及休息,严密观察创口血运情况,防止局部出血,预防感染,重视出院指导。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痊愈出院。

  • 标签: 筋膜皮瓣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虚肝旺证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按照归参止痒方展开治疗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方法按照对比治疗研究的方式进行治疗,所选入病例合计为102例,为本院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所接诊,组中51例,在治疗上以常规西医展开治疗,即对照组,余下51例则额外借助归参止痒方展开治疗,即观察组。分析两组疗效间差异。结果结合对两组治疗期间中医症候积分以及整体有效率、干细胞因子、IL-4水平、强啡肽以及睾酮水平等进行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对血虚肝旺证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按照归参止痒方进行治疗,可充分保障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进行恢复。

  • 标签: 归参止痒方 血虚肝旺证老年皮肤瘙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方探讨中医骨折辨证论治法联合皮肤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以门诊单双日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中医骨折辨证论治法联合皮肤牵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愈率93.33%(28/30),对照组治愈率96.67%(29/3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中医骨折辨证论治方法联合皮肤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取得与西医手术一致的治疗性效果,且患者的依从性更好。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辨证论治法 皮肤牵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技术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慢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5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的四肢的四肢创伤及慢性溃疡运用VSD技术进行回顾性分析。7-14天后在创面上有利植皮或直接缝合伤口。结果21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新鲜,行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修复创面,2例骨外露较多,2例因感染肉芽生长不良。结论VSD能够充分引流创面的分泌物及渗液,促进肉芽生长,为植皮修复创面或直接缝合创面创造良好条件。

  • 标签: 负压引流 软组织缺损 感染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肠造口术中的应用对预防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干预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肠造口术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实验组20例患儿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对照组20例患儿施以常规护理。分析两组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为5.0%,比对照组的30.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对肠造口术患儿进行施护,可有效降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术后恢复,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周围皮肤并发症 应用价值 针对性护理干预 肠造口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利用血液透析以及血液灌流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患者获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50例,根据患者采取的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利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瘙痒缓解率以及HAMD评分、HAMA评分进行严格比较。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瘙痒缓解率为92.0%(23/25),有效缓解有15例,轻度缓解有8例,无效缓解有2例,对照组患者的瘙痒缓解率为68.0%(17/25)。有效患者有7例,轻度缓解有10例,无效缓解有8例,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获得的HAMD评分以及HAMA评分分别为10.59±2.03,11.67±2.35,而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HAMA评分分别为15.27±2.59,16.57±2.84,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液透析以及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缓解瘙痒的效果较为显著,护理效果优良,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皮肤瘙痒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型胆管细胞临床病理与CT及MR诊断情况。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断我周围型胆管细胞的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CT诊断的32例,采用MR诊断的8例,其中5例同时进行两种检查。结果结果表明,MR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CT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明显低于CT诊断误诊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周围型胆管细胞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异性较弱,采用CT和MR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提高对患者的诊断效率,动态增强扫描后优先考虑采用MR诊断。

  • 标签: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 临床病例 CT MR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宫颈筛查过程中,分析HPV+TCT检测的临床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宫颈筛查妇女1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展开宫颈病理活检,此外对患者于临床展开高危HPV检测以及展开TCT检测。最终对比检测灵敏度等存在的差异。结果在检测灵敏度方面,HPV检测灵敏度高于TCT检测灵敏度非常明显(P<0.05);在特异度方面,HPV低于TCT非常明显(P<0.05);在阳性预测值方面,HPV低于TCT非常明显(P<0.05);在准确度方面,HPV低于TCT非常明显(P<0.05)。结论针对宫颈疾病患者在实施筛查的过程中,有效选择HPV+TCT联合诊断的方法,可以将宫颈疾病出现漏诊的概率显著降低,从而有效确保对于宫颈疾病可以做到早期治疗。

  • 标签: HPV检测 TCT 宫颈癌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40例接受TURBT手术治疗者为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BT治疗膀胱疗效确切、创伤小且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癌 膀胱部分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食管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接受外放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接受食管根治术后出现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对肿大淋巴结区局部常规分割照射,总剂量4O~55Gy。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33%,部分缓解为48%,总有效率达81%。有淋巴结压迫症状的38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有效率100%。中位生存期为305d,1、2年生存率分别为55%、20%.放疗未出现明显不能耐受的消化系统毒性反应。结论食管腹腔淋巴结转移对放疗较敏感,用常规分割50Gy的剂量就可达到姑息治疗效果,减轻痛苦并延长生存期。

  • 标签: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腹腔淋巴结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食管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三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79例食管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术后进食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卧床时间、自行排痰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营养指标水平更高,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食管患者手术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食管癌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食管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速度。结论对食管患者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 标签: 食管癌 心律失常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延续护理应用于卵巢出院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后出院的卵巢患者132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65例)和实验组(67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功能(认知、躯体、角色、情绪、社会)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t=7.342,8.224,7.421,6.989,6.75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卵巢出院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卵巢癌 出院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MRI检查在宫颈诊断以及分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病理结果中作为参考金标准,比较MRI分期与细胞学分期的差异。结果MRI对宫颈诊断阳性率、对IIa及以上分期宫颈的诊断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细胞学检查,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Ib及以下分期宫颈的诊断阳性率与细胞学检查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MRI检查可显著提高宫颈确诊率,同时可准确诊断分期,特别适用于IIb及以上分期宫颈者,能够为临床宫颈临床诊断和分期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宫颈癌 MRI检查 诊断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胰腺癌晚期患者服用奥施康定片后的痛控制效果,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择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这一年间在本院接受胰腺癌晚期治疗的患者共72例,全部服用奥施康定片进行治疗,并在服药的基础上为患者行以用药指导、心理引导与生活护理等护理措施。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统计并分析患者护理结果。结果72例患者在服用奥施康定片,并行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之后,痛情况在大体上得到了控制,患者生活质量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严重的医疗不良事件不曾发生。结论奥施康定片的临床治疗与针对性的临床护理相结合,可以有效缓解胰腺癌晚期患者的痛情况,意义鲜明,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癌痛 晚期胰腺癌 针对性护理 奥施康定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及开腹宫颈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早期宫颈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腹组45例和腔镜组4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较手术时间短(P<0.05),出血量较少(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较多(P<0.05),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少(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腹腔镜 开腹
  • 简介:摘要目的将延续性护理措施应用在宫颈放射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并观察这种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宫颈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应用延续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护理效果满意,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升。结论在宫颈接受放疗的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癌 延续性护理 放射治疗 方法 效果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