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皮肤科是一门专科特色较突出、专业性较强和病种繁杂的临床学科,为培养更多的临床皮肤科医学人才,该科室一直在不断探寻和应用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单向教学模式相比,该种教学模式具有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等特征,不仅能有效激发皮肤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切实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其更好的投入到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简述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概念,并探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皮肤科规培教学模式应用方法和效果,以期为后续的皮肤科规培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 皮肤科规培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胃黏膜切除术与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消化道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早期消化道前病变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胃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观察组给予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是一次性组织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早期消化道前病变时,为保证成功需要按照病灶大小与来源,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胃黏膜切除术 黏膜剥离术 早期消化道癌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早前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其病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20例消化道早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评分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生理机能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化道早前病变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内镜下手术治疗措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其住院时间具有重要影响,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内镜下 消化道早癌 癌前病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宫颈根治术治疗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开展于2017年5月,直至2018.6月结束,期间以我院行宫颈根治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样本计数91,分组处理选择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46)与研究组(n=45)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综合护理干预,以两组不良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研究组抑郁、焦虑情绪评分在分值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对比均得到P<0.05最终结局确认,由此可证明,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结论对行宫颈根治术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宫颈癌根治术 术后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无菌纱布替代透明敷贴联合弹力绷带,使患者PICC贴膜造成皮肤过敏的现象得到改善。方法对30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贴膜夏季过敏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给予透气性好的无菌纱布覆盖皮肤1。结果本组30例患者皮肤过敏症状全部治愈,可显著改善丘疹、风疹团等局部皮肤过敏症状,红斑可逐渐消退达到痊愈的标准;本组研究对象没有出现由于皮肤过敏反应造成拔管的意外事件,且可确保导管处于无菌的条件内。结论选择合理的消毒剂以及敷贴材料,并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及时观察异常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2。

  • 标签: 皮肤过敏患者 无菌纱布 弹力绷带 夏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为本健康教育方法在痛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76例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单双号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n=38)和实验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人本位健康教育,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疼痛知识掌握评分、疼痛评分作比较,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相比,实验组疼痛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作比较,对照组俊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本位健康教育方法应用于痛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患者疼痛认知,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使用和借鉴价值。

  • 标签: 人本位健康教育 癌痛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采用CT及MRI临床诊断的影像特征及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肝细胞患者60例,采用CT增强和MRI扫描,对两种方法对肝细胞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CT病灶平扫检出率71.67%、动脉期检出率91.67%、门脉期检出率73.33%,延迟期检出率81.6%。MRI扫描T1WI检出率73.33%,T2WI检出率91.67%,动脉期检出率91.66%,门脉期检出率73.33%,延迟期检出率91.67%。结论肝细胞肝癌,螺旋CT及MRI增强扫描的检出率均较高,总体看来MRI诊断效果优于增强CT扫描,CT检查价格较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检查方式。

  • 标签: CT扫描 MRI扫描 肝细胞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乳头状微钙化诊断中,高频超声的应用方法及诊断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甲状腺乳头状患者54例,以术后病理诊断为依据,对其术前高频超声与常规超声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54例患者(73个结节)中,无钙化结节患者24例(44.44%),31个结节(42.47%),有钙化结节的患者30例(55.56%),42个结节(57.53%);常规超声微钙化检出率为58.90%,高频超声微钙化检出率为7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敏感度为73.81%,特异度为61.29%,阳性预测值为72.09%,阴性预测值为63.33%;高频超声敏感度为97.62%,特异度为58.06%,阳性预测值为75.93%,阴性预测值为94.74%。结论高频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微钙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微钙化结节的检出。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微钙化 高频超声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部皮肤缺损患者应用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踝部皮肤缺损修复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足踝部创面形状以及大小进行皮瓣设计,将皮瓣掀起后需要确保血管蒂进入患者皮瓣分支内,进行皮瓣转移时应避免出现血管蒂受压、扭曲等现象,观察和分析患者皮瓣转移成活情况以及术后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部26例患者皮瓣转移均成活,成活率为100%,随访结果表明患者患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效果满意,供区植皮均成活,没有患者出现踝关节功能障碍以及皮瓣臃肿等现象,1例患者移植部位出现感染现象,采用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患者足踝部功能和外形恢复效果理想。结论踝部皮肤缺损应用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效果理想,可加快患肢外形以及功能恢复,能够使病痛给患者身心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得到明显缓解,可为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提供便利。

  • 标签: 胫前动脉穿支皮瓣 足踝部皮肤缺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护理中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的作用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66例住院宫颈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人文护理及心理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33例,对比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护理中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的作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人文关怀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虚肝旺证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按照归参止痒方展开治疗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方法按照对比治疗研究的方式进行治疗,所选入病例合计为102例,为本院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所接诊,组中51例,在治疗上以常规西医展开治疗,即对照组,余下51例则额外借助归参止痒方展开治疗,即观察组。分析两组疗效间差异。结果结合对两组治疗期间中医症候积分以及整体有效率、干细胞因子、IL-4水平、强啡肽以及睾酮水平等进行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对血虚肝旺证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按照归参止痒方进行治疗,可充分保障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进行恢复。

  • 标签: 归参止痒方 血虚肝旺证老年皮肤瘙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于食管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食道患者,两组均接受临床护理,按照患者采取的不同输液方法将其分为术后行PICC置管输液的研究组与术后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对照组,各有患者40例。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食道患者行PICC置管与临床护理可以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预防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 食道癌 术后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3月38例食管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判断二者的符合率。结果X线造影准确诊断食管28例(73.7%),主要以环征/半环征、缺口征及双边征、小龛影、平盘或棒状隆起、管壁局限性增厚等为表现。CT准确诊断食管33例(86.8%),主要以食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软组织肿块影、柔韧性消失、周围脂肪间隙消失等为表现。结论X线钡餐造影与CT诊断食管均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合理结合两种检查方法将为食管的诊断与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食管癌 X线造影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因性疲乏应用健脾消积汤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今后此病的临床诊治积累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肝癌因性疲乏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护肝、利尿、止痛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牌消积汤辅助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疲乏状明显减轻,且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整体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因性疲乏应用健脾消积汤治疗效果显著,对减轻肝痉患者的国性疲乏状况具有显著疗效,对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研究应用。

  • 标签: 肝癌癌因性疲乏 健牌消积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化疗患者焦虑及自尊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内膜化疗的4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认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自尊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内膜化疗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后有效的降低焦虑、抑郁,并提高自尊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认知护理干预 子宫内膜癌 化疗 焦虑 自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前病变及早期癌病理诊断效果和确诊率。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食管黏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一共200例,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传统组患者一共100例,染色组患者一共10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普通内镜检查,医师根据自身经验对可疑病灶进行活检和病理检查。染色组采取色素内镜检查方式。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活检结果、病变诊断结果。结果和传统组对比,染色组早期食管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色素内镜对上消化道前病变及早期进行病理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常规病理活检,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检查安全便捷,值得进一步推广与运用。

  • 标签: 消化道癌前病变 早期癌 病理诊断效果 确诊率
  • 简介:摘要食管在临床上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因其前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所以患者在确诊为食管时已经处于中晚期,此时患者已不能再进行手术治疗,所以临床上一般采用放化疗的方法来治疗中晚期食管。本文主要围绕食管放化疗后局部复发挽救性治疗展开阐述。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 放化疗 挽救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宫颈放疗致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实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宫颈放疗致放射性直肠炎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行优质护理,对护理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SF-36总分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低,护理总有效率以及SF-36总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结论对宫颈放疗致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宫颈癌 放疗 放射性直肠炎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食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依从率。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1月收治的PICC置管化疗的食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护理)和干预组(整体护理)。对比两者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比较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依从性率高,护理满意度高,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符合P<0.05。结论对食管PTCC置管化疗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并发症少,依从性高,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食管癌 PICC置管化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鼻咽放疗患者鼻腔冲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科进行放疗的鼻咽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放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鼻腔冲洗完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鼻腔冲洗完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443,P<0.05)。结论个体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鼻腔冲洗完成率,减轻放射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咽癌 鼻腔冲洗 鼻咽黏膜反应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