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严重头面部外伤,常常可引起眼部严重损伤,眼球脱垂是眼外伤中最严重者之一。外伤性眼球脱垂虽然不常见,但我科在近一年时问收治了五位患者。通过对这五位患者伤后紧急处理,认识到眼球脱垂处理是否得当与预后关系重大。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头面部外伤 眼球脱垂 预后关系 严重损伤 眼外伤 外伤性
  • 简介: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主要病因、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06于我院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患者150例150眼。结果:病因:角膜白斑99眼(66%),角膜变性18眼(12%),角膜溃疡15眼(10%),角膜内皮失代偿10眼(6.7%),圆锥角膜8眼(5.3%)。疗效:植片透明110例(73.3%)。视力≤0.05者42例(28%),0.05〈视力≤0.3者60例(40%),视力〉0.3者48例(32%)。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为免疫排斥反应28例(18.7%)。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疾病致盲重要有效手段,但术后排斥反应仍是影响手术成功主要因素。

  • 标签: 穿透性角膜移植 角膜免疫排斥
  • 简介:目的观察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疗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应用同种异体硬脑膜对38例(73只跟)高度近视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观察其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近视度数稳定或减少者占93.2%,眼轴稳定者占93.2%,矫正视力稳定或提高者占93.2%,无远期手术并发症.结论后巩膜加固术是控制高度近视恶化一种可行方法,并且手术安全.

  • 标签: 后巩膜加固术 高度近视
  • 简介:近10年来,聋病相关基因定位克隆取得迅猛发展。耳聋作为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基于聋病大家系应用位置候选基因策略是首选定位克隆方法。连锁分析是定位单基因疾病一种遗传统计学方法,其依据是重组和交换原理。在定位区域内,根据基因表达模式或编码蛋白功能,选择候选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寻导致耳聋分子病理机制。

  • 标签: 定位克隆 致病基因 耳聋 单基因遗传病 分子病理机制 候选基因
  • 简介:姜黄主要成份姜黄素具有抗癌、抗致突变、抗癌侵袭与转移作用^[1]。对喉部癌前病变——声带黏膜异型增生治疗研究,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报告。本文对姜黄治疗声带黏膜异型增生及转归进行探讨。

  • 标签: 姜黄 声带黏膜异型增生 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视网膜血管异常是很多常见致盲疾病根本原因。包括: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等收入国家儿童盲重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工业国家劳动力人群最常见致盲原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世界范围内第三位致盲原因)这些疾病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种叫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产生过量。这种蛋白在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它在血管发生、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防盲治盲 VEGF 视网膜血管异常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目的:了解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前后泪膜变化,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干眼发病情况和防治措施。方法:对青光眼患者36例60眼在行小梁切除术前3d;术后3,7,14,30d进行详细眼科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7d,下睑中央泪河高度下降,BUT缩短,SⅠt减少,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增加。大部分患眼术后14d,下睑中央泪河高度、BU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开始恢复,到术后30d,有22%患眼泪膜未能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前泪膜正常患眼中有18%发生干眼症。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可影响泪膜稳定性,部分患者出现明显干眼症,应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

  • 标签: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泪膜 干眼 并发症
  • 简介:硅油填充术作为目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主流术式,已被广泛应用。由于硅油本身特性,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角膜变性、继发性青光眼、硅油乳化、晶状体混浊等,因此对硅油填充后眼部并发症应重视并积极防治,以提高玻璃体手术效果。

  • 标签: 硅油填充 眼部并发症 预防及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02例青光眼患者行手术或保守治疗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内容。结果102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方法准确,护理措施恰当,出院指导科学全面。治疗后症状消失,眼压控制良好,无医疗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准确使用各种药物,正确实施眼部护理,进行科学健康指导是确保治疗成功关键。

  • 标签: 青光眼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术后巩膜溶解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本院住院翼状胬肉手术后巩膜溶解7例(8眼)患者进行追踪观察,并通过局部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病变位于原翼状胬肉切除部位,且局部表现为巩膜组织缺血、变薄,部分患者病变区域可透见棕色色素膜组织。通过药物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且在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任何翼状胬肉手术方式都有可能导致巩膜溶解严重并发症,过分烧灼巩膜面及术后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为常见原因。一旦发生巩膜溶解,要立即停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加强营养类药物,多数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能够治愈。(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63—164,167)

  • 标签: 翼状胬肉 眼外科手术 巩膜溶解
  • 简介: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类以光感受器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功能丧失为共同表现疾病,具有遗传倾向性,通过选择不同视网膜色素变性(relinitispigmentosa,RP)动物模型可以针对不同遗传方式RP进行研究,皇家外科学院(royalcollegesurgeons,RCS)大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经典动物模型,现将基于RCS大鼠模型RP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视网膜色素变性 大鼠模型 治疗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色素上皮细胞 光感受器细胞
  • 简介:屈光参差是常见屈光不正类型之一,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多。但是,对于生理性屈光参差就鲜有人研究。生理性屈光参差会引起一眼或双眼反应性调节;双眼反复反应性调节会导致反应性调节拮抗。反应性调节拮抗导致睫状肌和眼外肌紧张甚至痉挛。生理性屈光参差是近视形成很重要因素。

  • 标签: 屈光参差 生理性屈光参差 近视
  • 简介:随着对羊膜特性深入认识,传统羊膜移植适应证逐渐扩大,并且出现了各种新型羊膜制品。本文主要对目前羊膜移植在眼科进展和合理应用做一概述。

  • 标签: 羊膜 眼表重建 移植
  • 简介:本科行不伴气管切开喉部分切除术23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我科行不伴气管切开喉部分切除病例2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例;

  • 标签: 喉部分切除术 气管切开 2009年
  • 简介:干眼(Dryeye)是由于泪液生成不足或泪液蒸发过强并致泪膜不稳定引起眼表病变而产生眼部一系列不适症状.泪液生成不足型干眼病是由于泪液生成功能紊乱或泪液由泪腺排人结膜囊受阻所致.通过阻止泪液排泄而增加眼表泪液从而减轻干眼症状.本文以不可吸收性泪小管栓子栓塞干眼患者泪小管后,观察干眼症状减轻,客观检查进行比较,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来观察泪小管栓子治疗干眼应用前景.

  • 标签: 泪小管栓塞 治疗 干眼 并发症 抗生素
  • 简介:目的:研究如何将诱发电位技术应用于视力客观评定。方法:视力范围0.1~1.5志愿合作受试者共180眼,运用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技术检测与记载各受检眼各不同信号视角条件下结果,探究可靠检测指标。应用SPSS软件对收集数据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确定最小信号视角是客观评估视力基础,选定P100波幅作为视力量化评价指标。通过对一定条件下P100波幅与视力表视力进行简单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结论:最小信号视角、P100波幅可作为确切检测指标。

  • 标签: 视力 最小信号视角 P100波幅和潜伏期
  • 简介:目的探索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Cpn)与急性咽喉感染之间关系.方法用直接免疫荧光(directimmunofluorescence,DIF)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pn特异性抗原,间接微量免疫荧光(microimmunofluorescence,MIF)法检测血浆中Cpn抗体.结果在94例急性咽喉感染患者和87例正常人血浆中,CpnIg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4.3%(51/94)和32.2%(28/87),P<0.05;Cpn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9.6%(56/94)和12.6%(11/87),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pn特异性抗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78%(59/94)和31.0%(27/87),P<0.05.结论急性咽喉感染与肺炎衣原体有密切关系.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pn特异性抗原可为诊治急性咽喉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急性咽喉炎 肺炎衣原体 微量免疫荧光 Cpn特异性抗原
  • 简介: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义眼台(HA),Ⅰ期植入花瓣状巩膜壳内手术效果。方法:对有眼球内容物剜除术适应证病例,实施眼球内容物剜除术,依据眼B超和钢球模检测所需羟基磷灰石义眼台型号,将羟基磷灰石义眼台Ⅰ期植入花瓣状巩膜壳内,其表面双层巩膜覆盖。随访6~15mo,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患者48例48眼均成功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台,并获得较满意外观美容效果。结论:羟基磷灰石义眼台Ⅰ期植入花瓣状巩膜壳内术式,保留了眼球六条附属肌肉及其功能,义眼台前方自体巩膜双层覆盖防止眼台暴露,改善眼内容物剜出术后眼窝塌陷等畸形,达到较为理想一种眼部整形效果。

  • 标签: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 Ⅰ期植入花瓣状巩膜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