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道与呼吸管路细菌定植规律,总结临床预防经验。方法对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道与呼吸管路细菌定植规律进行监测,并通过监测结果分析其规律和相关性,本次纳入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3月—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针对性分析不同时间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发现,其机械通气时间越长,肺炎发生率越高,本次在3、7天时间点比较感染率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分析不同部位的细菌感染率发现,部位和感染率之间具有相关性,但在时间越长的情况下,各个部位的感染率均出现上升的现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发现细菌定植时间和相关感染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应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在不影响治疗的基础上应该尽可能及时脱机。

  • 标签: 儿科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患儿 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几种不同通气方法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40例来我院进行疾病诊断与预后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分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无创呼吸下的ST+V模式、S/T模式的通气干预,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阶段的应激表现,以及与呼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ST+V模式干预后,各项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ST+V模式值得在临床该疾病的治疗中,加强应用,病患的应激反应可以获得显著的减轻,呼吸功能逐步恢复至正常。

  • 标签: COPD 呼吸衰竭 通气模式 应激反应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采用ST+V模式与S/T模式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比对。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患者,且两组患者均已确诊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疾病,均已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对照组患者采用S/T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ST+V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RR水平、HR水平、Pa02水平、PaCO2水平以及血PH值,实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RR水平、HR水平、PaCO2水平经治疗有明显的下降(P<0.01),Pa02水平及PH值比治疗前有明显上升(P<0.01),但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上使用ST+V模式比使用S/T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ST+V模式 S/T模式 治疗 COPD合并呼吸衰竭 效果比对
  • 简介:摘要目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研究。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5月接收的160例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将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统计显示观察组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50%(2/80),低于对照组的12.50%(10/80),两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命体征各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方法值得借鉴。

  • 标签: 老年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预见性护理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将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撤中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要求条件将50名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的清醒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形式的差异,将其平均分成A组和B组。其中A组人员进行撤机时通过常规方法完成护理,则B组在常规的方法上辅助使用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通过对两组患者撤的成功率进行对比作为观察的指标。结果B组研究对象的撤成功率是96.0%,明显的较A组病人的撤成功概率88.0%要高。结论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进行通气清醒病人撤中成功率。

  • 标签: 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 急诊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清醒患者撤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经纳洛酮与无创呼吸联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选取60例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纳洛酮与无创呼吸联用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各项指标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纳洛酮与无创呼吸联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 标签: 经纳洛酮 无创呼吸机 老年慢性阻塞 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撤过程中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检测评估撤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2例行机械通气超过72h,且具备撤条件的老年AECOPD患者,根据有无检测BNP分为检测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监测两组患者撤过程中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BNP检测组测定自主呼吸试验(SBT)前,SBT30min时的BNP值(分别标为BNP1、BNP2),及SBT前、SBT30min时的血浆BNP水平差值(ΔBNP),根据BNP1值分为BNP正常组与BNP增高组。当BNP2>400pg/ml或ΔBNP>50pg/ml时,给予相应处理措施。结果检测组中BNP增高组与正常组SBT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检测组的撤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撤过程中进行血浆BNP水平检测可以反映其心功能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急性心功能不全,提高撤成功率。

  • 标签: 脑钠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 撤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6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在护理效果、治疗后动脉血气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情况方面,优质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身心健康,加速恢复进程,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呼吸机 呼吸衰竭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成人呼吸相关性肺炎的病因、发病率和病原学特点及具体治疗方法。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70例成人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成人呼吸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因为微生物感染,发病率约为28.5%。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成人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较高,多因微生物感染所引起,临床治疗主要以抗生素为主,为提高临床该病症的治疗效果,降低耐药率,应提高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

  • 标签: 成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因 发病率 病原学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重症监护室呼吸相关性肺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28名使用呼吸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平均一组75人,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使用呼吸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考虑全面,从各方面来照顾患者,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对诊疗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为护理工作提出新的想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综合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把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重症肺炎呼衰病人使用无创呼吸的护理中,探讨其对该类病人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来我院通过机械通气呼衰病人70例进行研究,把所有病人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者护理后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病人的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改善比对照组病人改善明显,且病人舒适度改善也较明显,且差异显著,P<0.05,且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很高的改善重症肺炎呼衰病人无创呼吸辅助治疗期间的疗效,有助于该类病人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重症肺炎呼衰 无创呼吸机 普通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延续性护理在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4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在无创呼吸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PaCO2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测试评分、再入院状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血气指标PaCO2值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测试评分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再入院率是18.52%(5/27),研究组的再入院率是3.7%(1/27)。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60%,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时可以改善患者的PaCO2水平,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延缓患者疾病进程。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型肺疾病 再入院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和一次性碎石的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1800例肾结石患者,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的综合评估效果。患者结石完全排除或剩余结石量小于0.4厘米为治疗成功,患者体内剩余结石大于0.4厘米或为治疗失败,研究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结果肾结石患者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1352例患者在3个月内排尽体内结石,415例患者体内残留结石(其中结石小于0.4厘米205例,结石大于0.4厘米210例),33例患者碎石无效。患者碎石成功率为86.50%。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为94.16%。结论对肾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反应,提升一次性碎石的成功率,并且安全有效,能够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 肾结石 疗效 一次性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的护理对策及血糖代谢指标的效果研究。方法根据69例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呼吸监测结果,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组,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比较组间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OSAHS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较单纯2型糖尿病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OSAHS患者的血糖代谢指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应早期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OSAHS,及时给予护理对策进行干预。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2型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护理 血糖代谢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中医治疗婴幼儿湿疹60例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3月—2017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婴幼儿湿疹的患儿60例,随后将这60例患儿进行等量随机分组,即中医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西医治疗组患儿采取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而中医治疗组患儿采取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患儿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中医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情况显著优于西医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婴幼儿湿疹的患儿采取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中医 婴幼儿湿疹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