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语篇的建立是用来表达某些思想或者内容的,语篇具有信息性,已经毋庸置疑。信息性也成为语篇的重要范畴之一。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路径和角度对语篇信息性进行了研究,为语篇信息性的分析提供了不同的理论方法。本文试分析比较А.И.ГоршковИ.Р.Гальперин的信息观,并且通过运用两种理论对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麻雀》进行分析,揭示两种理论对语篇分析的作用侧重点的不同。

  • 标签: 语篇的信息性 Горшков的信息观 Гальперин的信息观
  • 简介:本文报告一项行动研究,即某门跨文化交际课程部分活动的设计、实施效果,活动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世界英语不同变体的态度,进行温和的干预,促进学生通过反思变得态度更加开放并具有批判性。研究将语言态度视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将教育视为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手段。课程活动包括四个步骤:引发、解构、重构、对交际困境的创意处理。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最初的语言态度相当保守;四个步骤的干预取得了一些成效。四成多学生的语言态度变得更为开放;部分学生对语言变体多样性的包容具有矛盾态度,少数维持了之前的保守态度。文章讨论了语言态度转变及相关教育的挑战性。

  • 标签: 语言态度教育 跨文化交际能力 刻板印象 世界英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文化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中国的莎学事业独具民族特色地进入国际莎坛。三十年来,中国的莎学事业(包括莎剧研究、翻译、演出)经历了迅速发展(1978—1985)、突飞猛进(1986—1995)、持续发展(1995—2008)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发展,充分显示了改革开放对接纳人类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 标签: 改革开放 莎学研究 莎剧演出
  • 简介:给文化下定义井总结文化的特点是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其中最棘手的两项莫过于对文化进行分类,以及弄清楚文化发展的本质。本文依据一部分文化定义试总结文化的特点,并根据两大文化研究阵营——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讨论文化的特点。对于文化的分类,本文认为,一方面,分类和文化的定义及特点密切相关,有助于我们对文化进一步认识,同时,文化的分类又是建立在人类认知能力对文化的认知基础之上的。反映着文化分类的不同视角,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文化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产物,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个现实。文化发展主要通过文化传承传播两种形式进行。在文化传承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文化休克等问题可以通过深化文化学习、反思文化归属、依靠主流文化求同存异等文化策略,通过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沟通帮助得以弱化甚至化解。

  • 标签: 文化研究 特点 分类 发展 语言教学 启示
  • 简介:基于计算机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及继续教育的需要,使得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本文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着重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师的终身化学习理念,并提出建立多样性,多渠道的教师培训方式以"反思性教学"为主的教师自主发展模式。

  • 标签: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 反思性教学
  • 简介:二语习得研究学者Schmidt提出的"注意假设"认为,"注意是二语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作者对此观点提出质疑。文章首先根据二语习得研究的输入理论指出该假设在理论方面存在片面性;然后进一步指出该假设所引证的Schmidt自身的研究以及其他二语习得研究者的相关研究均未能支持该假设的成立。作者最后指出,尽管"注意假设"对外语教学与研究带来一定程度的启示作用,由于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数目相当有限,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待改善,因此Schmidt关于"注意是二语发展的前提条件"之假设不能成立。语言学界仍需继续深入探讨二语习得所牵涉的复杂认知心理过程。

  • 标签: 注意假设 二语发展 二语习得的认知心理过程
  • 简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教育国际化的21世纪,远程开放教育比较适合我国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发展的需要,也只有远程教育才能满足各类各层次学者的需要,因此在彝族地区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具有现实长远意义。如何强化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外语素质教育是一门科学,值得深入广泛地研究。由于远程开放教育这一特殊形式的主要特点就是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媒体提供支持服务,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显得更为迫切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彝族地区发展远程开放教育的实际,分析目前远程开放教育外语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构建有效的远程开放教育与外语素质的提高作一些思考。

  • 标签: 远程开放教育 外语素质提高 实践能力培养 创新意识的形成
  • 简介:本文分析比较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VI语流利性与准确性差异。高水平组在准确性两个指标(无错误分句比例每一百个单词内的错误数)流利性的一个指标(语速)上显著高于低水平组,但在流利性的另一个指标(平均语流长度)上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随着语言水平的发展,流利性准确性总体上随之发展,但是从流利性的一个指标—平均语流长度上来讲,学生准确性的获得是以牺牲流利性为代价的。研究发现对英语口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英语水平 口语 流利性 准确性
  • 简介:高校新生经过中学阶段多年拼搏,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心情颇为复杂地跨入了大学的校门。为了能充分了解新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特别是大学英语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帮助新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近年来,我们一直对几届学生进行了多种

  • 标签: 高校 新生 英语 学习观念 学习策略 调整途径
  • 简介:英语是一门工具性人文性兼具的学科。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过分关注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的较为普遍的现象,初步探究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策略,并结合教学实例对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阐述了英语教学应在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英语这一交际工具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发展

  • 标签: 小学英语教学 工具性 人文性 和谐统一
  • 简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过去40年(1976年至2015年)应用语言学领域的1,366篇研究性文章进行密集文本分析,绘制出研究趋势。这些文章由四位分析师进行编码分析,以确定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统计程序。本研究发现文章的平均长度有所增加。平均长度由1976.1985年期间的8.09页上升到2006—2015年期间的14.38页。对RA的详尽检阅还揭示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研究主题广泛,涵盖了34个研究领域。二语习得、技术与语言学习、语言教学方法、语言测试心理语言学是研究最集中的领域。定性方法(占33.97%)的是期刊发文的主导性研究方法。在统计技术方面,描述性统计学、皮尔逊相关、ANOVAt检验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性文章中最常用的统计方法。

  • 标签: 应用语言学 内容区域 研究方法 统计技术
  • 简介:本文对中国大学生在阅读测试和平时阅读两种不同环境下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关系进行了调查。80名新生先后分别做了阅读测试和平时阅读以及相应的元认知策略调查表。结果显示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与阅读考试成绩密切相关;阅读成绩高的学生比低的学生更积极地使用元认知策略;当相同策略被使用时也呈现相同的结果。本实验证明了由于在不同的阅读环境中,阅读目的不同,英语学习者将会采用不同的元认知策略。

  • 标签: 测试环境 非测试环境 元认知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所谓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的相融性,是指翻译理论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能够有机地融合到翻译教学中,并能对翻译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起着直接的指导性的作用。而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的不相融性指的是指被推演成具有认知意义的更高层次的理论,其形而上的特点决定了无法对翻译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起到直接的指导性的作用。翻泽教学的过程体现在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三个方面。一定的理论修养对于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是必须的,即翻译理论翻译教学在教师这个环节上体现了充分的相融性。而在教学内容学生这两个环节上则体现了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的不相融性。

  • 标签: 翻译理论 翻译教学 翻译技巧 相融性 不相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