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随年龄变化的人体免疫功能评价指标变化特点,为建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并收集2019年1—12月北京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478例健康人的血液标本,建立临床信息库,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0岁,257例)和老年组(≥70岁,221例),比较两组健康人外周血中与肿瘤免疫密切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血浆中的细胞因子、T细胞增殖能力和T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能力等细胞功能的差异。结果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肿瘤免疫相关基因: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补体C3(C3)、补体C4(C4)、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核转录因子(NF-κB)、促进红细胞存活的长链基因间非编码性RNA(lincRNA-EPS)、髓样调节Bim诱导死亡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orrbid)、环氧合2的长链基因间非编码性RNA(lincRNA-Cox2)、树突状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DC)和环状RNA-7(ciRS-7)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免疫相关基因C4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青年组(1.01±0.18)比老年组(0.64±0.13),P=0.047],其他基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免疫相关的蛋白:其中IL-6[青年组(249.30±100.02)ng/L比老年组(283.00±94.98)ng/L,P=0.021]、HsCRP[青年组(2543.00±1111.89)ng/L比老年组(3056.00±1056.61)ng/L,P=0.002]、INF-γ[青年组(362.40±383.67)ng/L比老年组(500.40±502.27)ng/L,P=0.0470]和TNF-α[青年组(20.74±29.47)ng/L比老年组(33.09±48.91)ng/L,P=0.0416]在老年组表达水平升高,C4[青年组(449.50±51.17)ng/L比老年组(407.10±59.78)ng/L,P<0.0001]在老年组表达水平低于青年组。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显示同等条件下老年组CD3+ T淋巴细胞可增殖4代,而青年组的T细胞可增殖5代。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实验显示老年组的NK细胞促使对应的靶细胞A549释放LDH的水平低于青年组(P<0.05),而不同年龄段之间的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外周血IL-6、HsCRP、INF-γ和TNF-α水平升高,C4水平明显降低,T细胞增殖能力减弱,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减弱。

  • 标签: 增龄 免疫
  • 简介:摘要颅脑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脑转移往往提示患者生活质量差、生存期短。传统手术和放疗对于治疗人群有选择性,常规化疗药物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进入颅脑,靶向药物则需要筛选基因突变人群,因此均具有局限性,且治疗效果也欠佳。近年来兴起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脑转移中初见成效,与其他方式联合治疗的效果也在不断探索中。笔者对近年脑转移患者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及治疗进展进行回顾,就免疫治疗及其联合其他治疗在脑转移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总结。

  • 标签: 肿瘤转移,脑/免疫疗法 肿瘤转移,脑/放化疗法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病(AIDs)具有多系统、多器官受损的特点,尤其眼部受累是其很常见的突出表现,多见于RA、SLE、SS、AS及白塞病等。AIDs相关眼病的种类较多,在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各有异同。在某些情况下,根据眼睛受累的特点对AIDs又具有诊断意义。本文将对RA、SLE、SS、AS及白塞病及其相关眼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自身免疫病 眼病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血清氨基转移水平升高、高免疫球蛋白G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肝组织学上存在中重度界面性肝炎等。早期诊断和恰当治疗可显著改善AIH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医疗负担。《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在规范我国AIH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2021年底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组织有关专家结合最新进展制定本部指南,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AIH诊治水平。

  • 标签: 肝炎,自身免疫性 诊断 治疗 实践指南
  • 作者: 尚士洁 陈大卫 安翠 王瑞阳 吴萌 于金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济南 25001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免疫实验室,济南 250117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济南 250117,山东省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7110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济南 250117,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免疫实验室,济南 250117,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免疫实验室,济南 250117
  • 简介:摘要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热门话题。无论是Keynote189研究还是Keynote407研究均证实在肺癌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益人群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2012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免疫联合放疗产生放射远隔效应的个案报道引起肿瘤界强烈关注。2017年公布的Pacific研究结果将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适应证从晚期扩展到了局部晚期。同年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Keynote001二次分析结果提示放疗可能会介导免疫记忆效应,但其产生机制、时间窗等问题目前尚不清楚。随着近年来PEMBRO-RT研究及我们团队多项工作的结果,放疗联合免疫治疗(iRT)的各种细节日渐成熟。在临床工作中iRT涉及肺癌的全程治疗,但不是大杂烩和乱炖,需进一步优化和梳理。本文就iRT的原理、临床实践的疗效以及对具体细节的探索进行讨论。

  • 标签: 肺癌/放射治疗 肺癌/免疫治疗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抗肿瘤方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获益,但是免疫治疗耐药问题影响治疗疗效。因此,探索肿瘤免疫治疗耐药机制及解决耐药问题至关重要。肿瘤微环境缺氧状态是免疫耐药的关键因素,缺氧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抑制免疫细胞杀伤功能,促肿瘤细胞免疫逃逸;阻断缺氧相关通路可能成为克服免疫治疗耐药的突破点。通过总结缺氧状态诱导免疫治疗耐药的机制,有助于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相关蛋白靶向药在免疫治疗临床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免疫疗法 抗药性,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划免疫接种中健康教育的运用价值。方法:从2019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期间在本社区接受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家长中随机选择100 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开展不同的干预,一组为对照组,人数50例,实施常规计划免疫接种干预,另一组为观察组,人数50例,联合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家长的免疫接种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以及儿童免疫接种及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计划免疫接种中可以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计划免疫接种 健康教育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019年期间被发现具有质量问题的临床免疫检验报告进行本次研究影响因素的分析,同期选取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含有患者50例,其中一组命名为试验组,另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分析研究临床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免疫检验情况。结果:对临床免疫检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得知其影响因素有环境的温度、环境的湿度、检验环境的洁净度、样品的平衡时间、样品的质量以及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环境的温度、环境的湿度以及检验环境的洁净度。在本次对比的两组患者中,试验组的检验正确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受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环境的温湿度和检验环境的洁净度,为提高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和检验准确度,加强对系统质量的控制,应确保检验环境的稳定,提高临床免疫检验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纤维神经病是一种选择性地累及无髓鞘C类纤维和(或)薄髓鞘Aδ类纤维的周围神经病,主要表现为痛温觉异常和自主神经症状。在免疫相关小纤维病变患者体内可出现某些炎性标志物的变化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文中旨在探讨小纤维神经病在免疫学方面的进展。

  • 标签: 小纤维神经病 免疫 干燥综合征 治疗学
  • 简介:摘要三基序蛋白21(tripartite -motif protein 21,TRIM21)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胞质内的泛素连接,也是一类胞内抗体受体或者感应器,成为抵御病毒入侵的固有免疫防线。对于在细胞外已经逃逸了中和抗体作用,并被非中和抗体吸附而通过细胞膜侵入细胞内的病毒,TRIM21可以通过与病毒-抗体复合物中的抗体Fc段结合,发挥阻止病毒复制和诱导细胞免疫的抗病毒作用。TRIM21的降解病毒颗粒与激活免疫信号的双重效应功能,受自身的泛素化和磷酸化的严格调控。此外,TRIM21还能够与补体系统协同发挥作用。文章对TRIM21细胞内抗病毒和激活免疫功能的机制,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治疗、抗体工程和TRIM-AWAY技术进行综述。

  • 标签: 固有免疫 三基序蛋白21 抗病毒免疫 免疫激活
  • 简介:摘要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14%。由于SCLC早期不易发现,易复发转移,治疗效果不佳,平均5年生存率不超过10%。曾有研究显示化疗对34%~85%的SCLC有效,但疾病进展迅速,后续二线治疗效果很不理想。随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卡铂、依托泊苷联合抗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抑制剂atezolizumab作为一线治疗,单药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作为三线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逐渐进入SCLC的治疗中。现对SCLC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及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生物医学研究 生物学标记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基层医院当中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从医院当中抽取需要进行免疫检测的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成两组采用对比方式观察不同规格免疫检测方法之间的差距,普通组仍旧采用常规检疫对质量进行控制,观察组采用较为严格的检疫方法控制质量。结果:对两组患者身体状况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虽然具有一定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特征可以用于此次实验当中,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与普通组实验结果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且具有统计学特征。结论:根据此次实验可以看出,运用较为严格的免疫检验对质量进行控制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助于患者身体恢复,并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对提升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质量控制 免疫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免疫检测中各种免疫实验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方法:对我院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临床检测中各免疫实验的过程进行多元线性分析和找出检验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存在的问题。结果:影响临床免疫实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抗原抗体本身因素,操作过程,标本的影响和实验室环境因素等。结论:解决临床免疫实验的的问题,最重要方法就是遵循实验规则,把控检测标本质量,做好室内室外质量控制,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避免试剂交叉污染或使用不同厂家制品而导致的错误,确保临床免疫需要达到的质量。

  • 标签: []免疫实验 问题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免疫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接受免疫脱敏治疗的6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总结分析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在经过6个月的跟踪治疗后,68例患者中共有60例患者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结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开展免疫脱敏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的认知与掌握,对于改善过敏性鼻炎的预后、长期控制过敏性鼻炎的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免疫脱敏 过敏性鼻炎 心理干预 健康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食物过敏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花生是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之一,即使微量的暴露也可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绝大多数的花生过敏可持续终身。目前对花生过敏患者的管理是严格的过敏原回避和意外暴露后的及时治疗。口服免疫治疗(oral immunotherapy,OIT)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可诱导发生过敏反应阈值的提高。近年来临床医生开始探索花生OIT来保护花生过敏患者发生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本文将从花生OIT的机制、疗效、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花生过敏 口服免疫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免疫性不孕不育是由于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所引起的,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肾,以肾虚、冲任气血失调为本,湿热、邪毒、瘀血为标,虚实夹杂。在本病治疗时可挥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优势,激活机体偏低的细胞免疫,同时抑制机体过高的细胞免疫,从而提高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本病临床治愈率。

  • 标签: 免疫性不孕不育 中医临床研究现状 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简介:摘 要:为了观察牛病毒性腹泻疫苗免疫效果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的保护作用,本实用在xx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选取10头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育成牛奶,分为两组,每组5头,一组为实验组注射2ml牛病毒性腹泻灭活疫苗,一组为对照组注射2ml的无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后的7、14、28、60、90、180天采集奶牛的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效价。结果显示经过注射牛病毒性腹泻疫苗,实验组的抗体效价十分理想,可以起到防控牛病毒性腹泻的作用。

  • 标签: 牛病毒性腹泻 疫苗 免疫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