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五项检测中免疫和金标免疫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检验科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集的125例待检血样,所有样本均采取免疫和金标免疫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数据显示,金标免疫敏感度明显低于免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五项检测中,免疫检测敏感度明显优于金标免疫,可快速准确的诊断疾病,利于尽早控制病情,值得运用。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金标免疫法 乙肝检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胶体金免疫在血站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宜宾市中心血站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集的梅毒抗体阳性样本100份,阴性样本100份,所有样品均进行免疫胶体法金检测和免疫检测,考察两组检测的阳性率、检测时间和检测成本。结果 采用免疫胶体金用于献血者初筛检验,免疫用于无偿献血血液检测放行,梅毒检测的准确率更高,检测成本和检测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免疫胶体金免疫在梅毒检测中的联合应用可以降低无偿献血血液检测结果的不合格率和梅毒检测阳性率,提升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和血液成本,推荐在血站中应用。

  • 标签: 免疫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比较艾滋病抗体检测中采用免疫和胶体金的检测价值。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疾控中心收治的75例初筛阳性待复查的血清样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血清样本均采取免疫和胶体金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阳性率,同时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操作时间和血清用量。结果 免疫的艾滋病抗体阳性检出率(96.0%)与胶体金(9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的操作时间[(84.53±5.56)min]长于胶体金[(19.79±2.3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血清用量[(60.28±4.18)μL、(60.17±4.39)μ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免疫和胶体金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但相比较而言,免疫的操作时间更长、操作步骤更繁琐,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现实情况选择更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艾滋病抗体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加强免疫后不同时间间隔的人群体内产生中和抗体水平的变化,评价疫苗在人群产生的保护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11月底至2021年1月期间接种两针剂免疫后,全程参与采样检测的50名疾控中心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与第6、8、10月和加强针免疫后7天共四个时间点收集血清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中和抗体,通过测定吸光度A值,计算阳性率和抑制率。结果完成两针疫苗接种程序后第6、8、10月和加强针免疫后7天的阳性率分别为76%(38/50)、68%(34/50)、30%(15/50)和100%(50/50);平均抑制率分别为58.80%、49.86%、34.60和95.55%。方差结果显示,完成两针新冠疫苗接种程序的不同时间段平均抑制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26.00,P<0.001)。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完成两针新冠疫苗接种程序后第6、8、10月人群的平均抑制率逐渐降低,接种加强针后出现明显升高(P<0.00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两针免疫后中和抗体水平会随时间的变化逐渐降低,但体内一直存在免疫记忆,增加疫苗加强针再次刺激,体内中和抗体水平将会显著上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中和抗体 抑制率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抗体检测中使用免疫和胶体金的结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12月-2022年6月份就诊的146例艾滋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给予胶体金免疫对艾滋病的抗体进行检验,主要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最终检测结果、检测满意度。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最终结果和满意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胶体金还是免疫方法,对于检验艾滋病的抗体均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最大限度提升疾病的检出率,同时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对于临床艾滋病检验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艾滋病 抗体检测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化学发光免疫检验乙肝病毒血清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集到6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均作观察对象,并分别予以化学发光免疫检验。对比两种方法阳性检出情况。结果:化学发光检出阳性率较免疫更高(P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病毒血清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CR产物免疫检测在肺癌临床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PCR产物免疫检测,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依据,分析PCR产物免疫检测的诊断结果。结果:在210例疑似肺癌患者中,阳性208例,阴性2例。PCR产物免疫检测诊断结果显示,阳性208例,阴性2例,其中假阴性1例,误诊率为0%(0/2),漏诊率0.48%(1/208)。PCR产物免疫检测诊断灵敏度99.52%(207/208),特异性100%(2/2),符合率99.52%(209/210),阳性预测值99.52%(207/208),阴性预测值100%(2/2)。结论:在肺癌临床检验中,PCR产物免疫检测的临床价值显著,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后期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法 肺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放大免疫在提高甲氨蝶呤检测灵敏度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院内收治行甲氨蝶呤治疗的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70例为观察对象,采集患儿血液样本,采用改良放大免疫与商业化EMIT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对比不同方法测定结果。结果 分别配置4个不同浓度样本0.04/0.13/0.44/0.81μmol/L,各样本持续测定15次为批内精密度,各样本每日测定7次。在0.05-10.00μmol/L之间,改良放大免疫与LC-MS/MS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在0.30-10.00μmol/L之间,改良放大免疫与商业法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性良好。应用三种方法对同样样本进行检测,均呈现出良好相关性,但对比之下改良放大免疫的灵敏度较高。干扰实验证实此种方法未出现明显偏差。结论 对比其他常规检测方法,在甲氨蝶呤检测中,改良放大免疫检测灵敏度较高,且调整了单个试剂盒测量次数,有效降低检测所用费用,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 标签: [] 改良酶放大免疫法 甲氨蝶呤 检测灵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胶体金免疫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纳入本中心80例艾滋病抗体检测标本行本次分析探究,(时间:2019年01月~2021年01月),行对比性检查探究,电脑数组随机排列分组,对照组(胶体金检查,n=40),实验组(胶体金免疫检查,n=40),对比其检查结果。结果:(1)检查结果对比:两组相较,实验组检出38例(检出率95.00%),对照组检出39例(检出率97.50%),两组检出结果无意义,(P<0.05)。

  • 标签: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艾滋病抗体检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免疫、化学发光对乙肝病毒进行血清学检验的诊断效果,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方法 纳入100例本院收治的乙肝疑似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免疫、化学发光血清学检验,将两种检验方式的结果与qPCR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100例乙肝疑似患者中,经qPCR检查确诊85例,占比85.00%。免疫对乙肝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00%、88.24%、73.33%;化学发光对乙肝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00%、97.65%、80.00%。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准确度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免疫,化学发光具备更高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酶联免疫法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测定法免疫学检验实习带教体会。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免疫测定法免疫学检验实习的实习生1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带教,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方式进行带教的基础上,还需要使用到案例教学法。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学生来说,观察组学生在接受带教之后的理论水平以及实践能力评分均相对更高。结论:在针对实习生实施免疫测定法免疫学检验实习带教的过程中,通过在常规带教方式的基础之上融入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得带教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整体提升。

  • 标签: 酶联免疫测定法 免疫学检验 实习带教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免疫、胶体金检测在临床艾滋病抗体检测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0份血清标本为实验对象,截取时间2017年3月-2019年3月;均采取免疫、胶体金进行检测,观察、对比两种检测方法最终检验结果。结果 艾滋病抗体阳性检出率中,胶体金检测、免疫检测分别检出85例(14.17%)、84例(14.00%),对比未见较大差异(P>0.05)。结论 胶体金免疫均适用于HIV(艾滋病)抗体检测,可结合实际选择进行合理选用。

  • 标签: 艾滋病 抗体检测 胶体金法检测 酶联免疫法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CLIA)检测血清HBsAg结果。方法:应用ELISA和CLIA检测1205例血清中的HBsAg。结果:ELISA检测出83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6.88%,CLIA检测出75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6.22%,以CLIA为参考,ELISA18例假阳性标本,假阳性率为1.49%;例11假阴性标本,假阴性率为0.91%,相对敏感性为88.15%,相对特异性为98.14%,两者总符合率为96.86%,。结论:应用CLIA检测血清HBsAg有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比CLIA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并且随HBsAg浓度变化比较大,CLIA准确、快速、敏感性、特异性比较高。

  • 标签: ELISA法 CLIA法 血清HBsAg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不同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抗体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罗湖区辖区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0~65岁男性80例丙肝患者血清,根据检测方式分为常规组(间接ELISA,40例)和试验组血清(双抗原夹心ELISA,40例),比较分析两组检测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抗-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C,HCV)阳性标本有8份,试验组阳性检出率为87.50%(7/8),常规组阳性检出率为25.00%(2/8);抗-HCV阴性标本有72份,试验组阴性检出率为97.22%(70/72),常规组阴性检出率为83.33%(60/7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49 2、7.912 1,P=0.011 7、0.004 9)。试验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丙肝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可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数据,达到改善预后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ELISA实验 丙肝抗体 诊断结果 诊断效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吸附筛查HIV抗体的效果。方法:择取104例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疑似HIV感染患者,时间区间在2021年03月至2022年03月。所有患者均进行化学发光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以金标准检测结果为参考。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检测后的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漏诊率。结果:在对疑似HIV感染患者进行检测后,化学发光检测结果中阳性患者有95例,漏诊患者有1例;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中阳性患者有86例,漏诊患者有10例。化学发光的阳性检出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且漏诊率低(P<0.05)。结论:在对疑似HIV感染患者进行HIV抗体筛查时,运用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吸附均可起到筛查效果,但前者的阳性检出率更高,更能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为后期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HIV抗体筛查 阳性检出率 漏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比较间接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对于抗核抗体的检测准确性。方法:从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疑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共计1000例,经过实验条件筛选之后,选择8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800例患者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进行抗核抗体的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采用蛋白印迹诊断的正确率高于间接免疫荧光,采用蛋白印迹的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都优于间接免疫荧光。结论: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疑似患者,采用蛋白印迹准确率更高,更能够帮助患者确定治疗方案,因此该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间接免疫荧光法 蛋白印迹法 抗核 抗体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诊的94例疑似乙肝病毒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同意实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将其分别记作A方法、B方法,并以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方法检测结果及其诊断效能。结果:94例疑似乙肝病毒感染者HBV-DNA阳性58例、HBV-DNA阴性36例。在诊断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方面,A方法与B方法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A方法在e抗体(HBeAb)、e抗原(HBeAg)阳性检出率方面高于B方法,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在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核心抗体(HBcAb)阳性检出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方面的整体诊断效能较好,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能够提高部分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更好的指导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诊治。

  • 标签: 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检测效能 HBV DNA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免疫(LAg-Avidity EIA)估算我国重点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HIV-1新发感染率,分析估算结果的偏差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估算结果准确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群组随机化社区干预对照研究设计,根据人口规模及MSM中HIV感染者数选择20个城市作为研究现场;基于MSM中HIV-1感染率(7%),估算样本量共700例(各城市HIV-1新发感染者35人)。通过MSM手机社交软件,建立检测预约和问卷填写系统,于2019年4-11月开展基线横断面调查并对符合新发感染检测条件的样本进行LAg-Avidity EIA检测;将试验所得参数代入WHO指南中估算公式,得到MSM的HIV-1新发感染率,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果进行校正。同时梳理样本收集及检测流程,分析影响新发感染率的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完成HIV-1初筛10 650例中,阳性反应799例,样本缺失198例。实际送检621例,排除误报样本后,完成LAg-Avidity EIA检测520例,其中判定为HIV-1新发感染155例。20个城市MSM的HIV-1新发感染率为4.06%(95%CI:3.27%~4.85%);校正样本缺失后,HIV-1新发感染率为5.53%(95%CI:4.45%~6.60%);同时校正缺失及误报情况后,HIV-1新发感染率为5.66%(95%CI:4.67%~6.65%)。20个城市MSM的HIV-1新发感染率实际值为4.06%~5.66%。结论样本缺失及误报可能导致HIV-1新发感染率的估算偏差。确保样本均来源于调查人群并对样本收集及检测各环节进行严格质控,可减小HIV-1新发感染率的估算偏差。

  • 标签: 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 HIV-1新发感染率 男男性行为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现探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与印迹检测抗核抗体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入组样本选自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实验室接受检验的17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检测方式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的检测准确率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其检测准确率显著,可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和用药。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GnRH-a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