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Efalizumab(抗-CD11a)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它可阻断银屑病发病机制中涉及的多种T细胞依赖作用,这些作用包括T细胞活化、向皮肤迁移、在银屑病皮肤中再活化以及与角质形成细胞的相互作用。目的:这项多国、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试验旨在评价与安慰剂组相比,efalizumab1.0mg/kg,1次/周,皮下给药治疗12周的安全和有效。受试对象为至少对两种系统治疗因无效、无法耐受或有禁忌证而不适用的有高度需要的银屑病患者。病例/方法:患者有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受累面积≥10%体表面积,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12.0]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efalizumab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主要有效终点为治疗12周时意向性处理人群中PASI改善比率≥75%(PASI-75反应)的患者比例。次要终点包括PASI改变、稳定的医师全面评估指标(PGA)、PGA相对于基线的改变和受累体表面积的百分比。结果:纳入793例患者(其中529例接受efalizumab治疗,264例用安慰剂),其中包括526例高度需要治疗的患者(其中342例接受efalizumab治疗,184例用安慰剂)。治疗12周后高度需要治疗患者中efalizumab组PASI.75为29.5%,安慰剂组为2.7%(P〈0.0001);在全部研究人群中efalizumab组PASI-75率31.4%,安慰剂组为4.2%(P〈0.0001)。次要终点结果显示在高度需要治疗的患者和全部人群中,efalizumab组的疗效均优于安慰剂组。本研究证实efalizumab是一种安全疗法,在高度需要治疗组和全部研究组都未证实有系统毒性。结论:在高度需要治疗和更广泛的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中efalizumab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考虑到该药已证实的有效和安全,efalizumab成为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年患者包括高度需要治疗患者的有效疗法。

  • 标签: 安慰剂对照 斑块型银屑病 银屑病患者 Ⅲ期试验 中重度 EFALIZUMAB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突变的方式构建含有鼠Thy1.1基因或鼠Thy1.2基因的HIV-1 CRF07_BC感染克隆,建立CRF07_BC亚型体外竞争试验。方法用鼠Thy1.1基因和鼠Thy1.2基因替换CRF07_BC亚型感染克隆pXJDC6291-13 Nef区前218个碱基,构建成CRF07_BC感染克隆BCEA1和BCEA2质粒。BCEA1和BCEA2进行293T细胞转染后获得病毒,测定病毒滴度,以等比例病毒含量共感染PM1细胞,在感染的第3、4、5、6天收集细胞并用Thy1.1和Thy1.2特异性抗体标记细胞,并进行流式细胞检测病毒适应。通过"TFitness"程序(http://bis.urmc.rochester.edu/vFitness)计算病毒相对适应。并观察耐药位点K103 N、多态位点K166R相对于CRF07_BC亚型相对适应的影响。结果CRF07_BC亚型BCEA1和BCEA2两病毒的相对适应(1+s)结果为1.06±0.23693,无统计学差异,建立了CRF07_BC亚型体外生长竞争试验。利用该体外生长竞争试验验证K103 N和K166R突变株与野生株的相对适应,BCEA2-K103 N/BCEA1相对适应是0.728282±0.16608、BCEA2-K166R/BCEA1是0.883385±0.19023、BCEA2-K103 N+K166R/BCEA1是0.804604±0.06164。K103耐药位点突变株与野生株相对适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建立HIV-1 CRF07_BC病毒适应的体外生长竞争试验,基于该体外竞争试验,HIV-1 K103 N的耐药毒株的病毒适应降低。

  • 标签: HIV-1 CRF07_BC 体外竞争试验 病毒适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定量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在无症状健康体检人群结直肠癌伺机筛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常规体检并行定量FIT结直肠癌伺机筛查的53 319例体检者,其中定量FIT阳性并完成结肠镜检查者纳入定量FIT阳性组,定量FIT阴性并完成结肠镜检查者纳入定量FIT阴性组。分析定量FIT参与率、阳性率。以结肠镜和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包括无明显异常,非息肉性病变,息肉样病变[增生性和(或)炎症息肉、非进展期腺瘤、进展期腺瘤],以及结直肠癌,分析定量FIT阳性与阴性组的各类病变检出率,受检者的定量FIT测定值,以及定量FIT对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定量FIT对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筛查效能。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共完成定量FIT检测51 420例,总参与率为96.44%(51 420/53 319),定量FIT阳性2 483例(4.83%)。定量FIT阳性人群结肠镜参与率为26.22%(651/2 483),其中540例被纳入定量FIT阳性组;定量FIT阴性人群结肠镜参与率为1.18%(576/48 937),其中523例被纳入定量FIT阴性组。定量FIT阳性组的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均高于定量FIT阴性组[3.9%(21/540)比0(0/523)、16.1%(87/540)比3.3%(17/5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χ2=49.79,均P<0.001)。定量FIT测定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非息肉性病变、非进展期腺瘤、无明显异常、增生性和(或)炎症息肉[分别为1 052.0 ng/mL(390.5 ng/mL,3 058.0 ng/mL)、294.5 ng/mL(116.8 ng/mL,951.8 ng/mL)、131.5 ng/mL(10.5 ng/mL,327.3 ng/mL)、97.0 ng/mL(11.0 ng/mL,238.0 ng/mL)、20.0 ng/mL(0.0 ng/mL,175.3 ng/mL)、14.0 ng/mL(0.0 ng/mL,171.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0.53,P<0.001)。定量FIT对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灵敏度[95%置信区间(95%CI)]分别为100.0%(80.8%~100.0%)和83.6%(74.8%~89.9%),阴性预测值(95%CI)分别为100.0%(99.1%~100.0%)和96.7%(94.7%~98.0%)。ROC分析显示,定量FIT筛查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AUC(95%CI)分别为0.874(0.820~0.928)和0.723(0.675~0.770)。结论本研究定量FIT参与率高,定量FIT阳性的高危人群中有更多的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患者,且定量FIT对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因此,对于健康体检人群结直肠癌筛查应提倡定量FIT阳性-结肠镜序贯筛查,该方法也可能适用于我国大规模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

  • 标签: 定量粪便免疫化学试验 结直肠癌 无症状人群 筛查
  • 简介:摘要近年来以基因治疗为代表的新兴精准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遗传视网膜疾病(IRD)等过去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罕见致盲眼病带来了治疗的希望。虽然过去十年内IRD相关药物临床试验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发展,但由于IRD存在基因及临床表型高度异质,同时流行病学及疾病自然病程等研究有限,多数患者就诊时视觉功能损伤严重,传统视觉功能评价指标难以在上述研究中应用,导致此类临床试验缺乏公认的视觉功能评估及研究终点指标及评价方法,这对研究设计、有效评价和临床实践应用等方面提出了重大挑战。目前针对IRD药物临床试验安全及视觉功能等疗效终点指标及评价方法尚未形成系统的规范化指导意见。因此,为了规范和统一IRD临床试验有效评价及终点指标选择,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以及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反复讨论,提出了我国IRD药物临床试验疗效终点及评价指标的共识推荐意见,供临床医师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参考应用,旨在促进我国IRD临床试验及自然病程研究设计水平的提高和有效地评估疾病进展及干预疗效。相信随着医学科学和临床试验发展,相关内容将不断完善与更新。

  • 标签: 眼疾病,遗传性 视网膜疾病 临床试验 有效性评价 终点指标 多数赞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tas试验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外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自2012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44名外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研究。统计临床症状、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复发的因素。结果外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以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和颅鸣为主要症状。术后眼压(11.13±2.97) mmHg、术后视力(0.69±0.36),与术前眼压(22.37±6.64) mmHg、术前视力(0.47±0.25)相比,均P<0.05。术后眼压是提示患者3个月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0.357, 95%CI 0.135~0.944, P=0.037),复发率为10.42%。结论Matas试验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能有效降低眼压,改善视力,疗效确切,是外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 标签: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Matas试验 血管内介入治疗 眼压 视力
  • 简介:目的通过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评价经皮肾镜碎石术后造瘘管留置的必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并提取数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并筛选经皮肾镜术后造瘘管留置与否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6年7月。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研究10篇,共559例患者,其中术后留置造瘘管者288例,术后未留置造瘘管者27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未留置造瘘管组在手术时间(MD:4.46;95%CI:0.65,8.27;P=0.02)、住院时间(MD:1.15;95%CI:0.93,1.36;P〈0.01)、术后第三天疼痛指数(MO:1.65;95%CI:0.59,2.70;P=0.002)、恢复正常工作时间(MD:1.34;95%CI:0.02,2.67;P=0.045)方面明显低于术后留置造瘘管研究组。结论对于非复杂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患者而言,未留置造瘘管并不会增加术后发热、出血增加等不适反应。但试验序贯分析提示手术时间、术后发热、血红蛋白下降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论证二者间差异。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 造瘘管 META
  • 作者: 杨露露 何佳泽 曲木诗玮 杨汀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069,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 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北京 100029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6MWT)诱导的运动低氧(EID)的发生率,探究其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中日友好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67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分析其肺功能检查及6MWT结果,根据6MWT过程中是否发生EID进行分组,评估EID的发生与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及肺功能等指标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6MWD及肺功能相关指标预测COPD患者EID发生的价值。结果共纳入稳定期COPD患者67例,年龄为(64±11)岁。EID的发生率为71.6%(48/67)。发生与未发生EID的COPD患者比较,二者在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静息血氧饱和度(SpO2rest)、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在6MWD、试验过程中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min)、静息血氧饱和度与试验过程中最低血氧饱和度差值(ΔSpO2)、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 SB%pred)、每升肺泡气量的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VA%pre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6MWD、DLCO SB%pred、DLCO/VA%pred、SpO2min与EID发生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其中DLCO SB%pred、DLCO/VA%pred及6MWD预测COPD患者发生EID的阈值分别为75.8%、80.9%和410.0 m。结论通过在6MWT中连续测量血氧饱和度可发现COPD患者更多的EID事件。肺功能中的DLCO SB%pred<75.8%、DLCO/VA%pred<80.9%及6MWD<410.0 m可预测COPD患者EID的发生,其中DLCO SB%pred的预测能力稍好。需要关注COPD患者发生EID的可能,及时进行干预及氧疗。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呼吸康复 6分钟步行试验 运动性低氧
  • 简介:患者男,46岁。因潮热、咳嗽、咳痰40d,于2006年5月12日入院。查体: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右肺语颤增强,右下肺少许湿鸣。入院后反复高热,多于夜间出现,最高体温39.5℃,咳嗽,咳白色黏痰;CT示双中上肺慢性纤维结核病变,伴双下肺播散性病灶,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肺气肿。痰查抗酸杆菌(++)。诊断:①双上肺继发性肺结核,痰涂片(+),②肺感染(细菌、真菌)。痰培养示:白假丝酵母菌,药敏试验对两霉素敏感,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患者院外曾用两霉素不能耐受。

  • 标签: 两性霉素B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PPD对老年肺结核的检测比较,评价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老年结核病诊断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测定89例非结核呼吸道疾病老年患者,73例菌阳肺结核病患者,95例菌阴性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T-SPOT.TB实验及PPD两项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核病菌阳患者和菌阴患者T-SPOT.TB阳性率为84.9%及86.3%,非结核呼吸道疾病患者为9%。老年肺结核患者包括(菌阳患者和菌阴患者)分别行TSPOT-TB行PPD实验阳性率分别为85.7%和57.1%。老年非结核患者行T-SPOT.TB和PPD,阳性率分别为89.9%、85.4%。结论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于老年结核无论菌阴还菌阳患者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其敏感性优于PPD检测。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与PPD对非结核老年病人均有比较高特异性,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结核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非结核呼吸道疾病,老年肺结核 PPD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在隐球菌脑膜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表现,结合脑脊液墨汁染色、乳胶凝集试验与真菌培养,确诊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随访2~4年抗真菌治疗的效果和乳胶凝集试验滴度变化。结果10例患儿中,首次脑脊液检查乳胶凝聚试验和/或墨汁染色阳性者8例(乳胶凝集试验滴度1∶64~1∶1024);另2例中1例在第4次检查时始出现乳胶凝集试验阳性(滴度1∶256),1例在第11次检查时墨汁染色阳性而确诊。经正规抗真菌治疗后,6例痊愈,2例死亡,2例失访。治疗后6个月、1年、2年和4年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仍阳性(滴度1∶2~1∶16)者分别有6例、3例、2例和1例。结论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对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不宜作为停止抗真菌治疗的依据。

  • 标签: 乳胶凝集试验 隐球菌脑膜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水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结核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因胸腔积液于我院就诊的患者8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临床诊断为结核胸膜炎46例、非结核胸膜炎38例,分别采集患者外周血进行γ干扰素水平测定,采集胸水进行γ干扰素和腺苷脱氨酶水平测定,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测方式诊断结核胸膜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检测结果一致,利用MedCalc软件比较三种检测方式ROC曲线面积大小。结果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外周血IGRA、胸水IGRA以及腺苷脱氨酶(ADA)检测诊断结核胸膜炎灵敏度依次为65.22%、89.13%、71.74%,特异度依次为68.42%、94.73%、78.95%。胸水IGRA灵敏度高于为外周血IGRA(χ2=7.466,P=0.006)和胸水ADA(χ2=4.420,P=0.036),胸水IGRA特异度高于为外周血IGRA(χ2=8.756,P=0.003)和胸水ADA(χ2=4.145,P=0.042)。外周血和胸水IGRA检测结果一致较差(Kappa=0.167),胸水IGRA和ADA检测结果一致较好(Kappa=0.572)。外周血IGRA、胸水IGRA以及ADA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0.966、0.814。胸水IGRA检测ROC曲线面积明显大于外周血IGRA检测(Z=3.923,P<0.001)和胸水ADA检测(Z=2.779,P=0.005)。结论胸水IGRA在结核胸膜炎中的诊断效能优于另外两种检测方法,胸水IGRA可以推广为临床上快速诊断结核胸膜炎的辅助手段。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gamma 干扰素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呼气末屏气(EEO)试验联合肱动脉峰流速(Vpeak-BA)能否作为判断机械通气-休克患者容量反应的指标。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行机械通气的40例休克患者,对所有入组患者序贯进行EEO试验和补液试验。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EEO试验前后和补液试验前后的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Vpeak-BA,计算EEO试验前后的Vpeak-BA变化(△VBA-EEO)和VTI变化(△VTI-EEO)。将补液试验后VTI增加值≥ 15%的患者纳入有反应组(23例),否则纳入无反应组(17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VBA-EEO预测容量反应的价值。结果EEO试验前,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患者Vpeak-BA [(48 ± 4)cm/s vs. (55 ± 5)cm/s]及VTI [(19.1 ± 4.7)cm vs.(23.0 ± 4.8)c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5.715、3.010,P均< 0.05);有反应组患者EEO试验后Vpeak-BA [(56 ± 6)cm/s vs.(48 ± 4)cm/s]和VTI [(22.8 ± 5.2)cm vs.(19.1 ± 4.7)cm]均较EEO试验前显著升高(t = 5.324、2.495,P均< 0.05)。补液试验前,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患者Vpeak-BA [(48 ± 4)cm/s vs.(54 ± 5)cm/s]及VTI [(19.0 ± 4.7)cm vs.(23.0 ± 4.4)c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5.222、3.155,P均< 0.05);有反应组患者补液试验后Vpeak-BA [(58 ± 6)cm/s vs.(48 ± 4)cm/s]、VTI [(23.5 ± 5.0)cm vs.(19.0 ± 4.7)cm]均较补液试验前显著升高(t = 6.800、3.133,P均< 0.05)。△VBA-EEO预测容量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0,95%置信区间(CI)(0.718,0.941),P < 0.001;△VTI-EEO的AUC为0.887,95%CI(0.772,1.003),P < 0.001。以△VBA-EEO ≥ 12.5%为界值点,预测容量反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6%和70.6%;以△VTI-EEO ≥ 9.9%为界值点,预测容量反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和88.2%。结论△VBA-EEO可以较准确地预测机械通气-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指导液体复苏治疗。

  • 标签: 休克 呼气末屏气试验 容量反应性 肱动脉峰流速
  • 简介:摘要目的将变温试验分别应用在前庭偏头痛患者和梅尼埃病患者中,比较并分析两者的结果差异。方法此文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入并诊治的30例左侧受累且听力分级是轻度及中度的非发作期前庭偏头痛患者用作实验1组,将同期本院收入并诊治的30例梅尼埃病患者用作实验2组,变温试验均应用于两组,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变温试验结果。结果实验组1组患者的右侧冷试验、左侧冷试验、右侧热试验、左侧热试验水平眼震最大慢相角速度比较于实验2组患者,P<0.05,展现数据值检验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1组患者的右侧冷试验、左侧冷试验、右侧热试验、左侧热试验垂直眼震最大慢相角速度比较于实验2组患者,P<0.05,展现数据值检验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庭偏头痛患者的变温试验结果指标和梅尼埃病患者比较更为灵敏,可以将变温试验应用在两者的鉴别中。

  • 标签: 前庭性偏头痛 梅尼埃病 变温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13尿素呼气试验在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准确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350例上消化道不适的胃肠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接受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及讨碳13尿素呼气试验,统计阳性率,并以三种结果均为阳性为标准对照,统计碳13尿素呼气试验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率70.086%,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阳性率72.00%,碳13尿素呼气试验72.8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碳13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准确率99.14%、敏感度98.84%、特异度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96.84%。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采取碳13尿素呼气试验具有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高特征,且操作简单、高效、安全,易于被患者接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碳13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感染 阳性率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地黄药材中地黄苷D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地黄苷D采用超声提取,色谱柱为Diamonsil;检测波长:203nm;柱温:35℃;流速:0.8 ml/分钟;流动相:乙腈-0.1%磷酸(5:95)。

  • 标签: 不同产地 地黄 地黄苷D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