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儿童应用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治疗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手术治疗具有的效果。方法:对40例儿童实施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宣教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手术治疗效果有效提升并实现了所有患儿都能够与正常人聆听声音、进行语言交流,患儿家属对治疗与护理过程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达到了治疗目标。结论:应用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治疗儿童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对于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儿童 耳蜗植入术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本报告以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作为时间区间,并截取此段区间中我院接收的35例进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的泪道阻塞疾病患者作为数据提供对象,对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与护理前对比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的泪道阻塞疾病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 泪道阻塞 综合护理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房结构、水平沟到沟间距2与水平角膜直径差异(ΔhSTS2-WTW)对ICL植入后拱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行V4c型ICL植入103例(203)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屈光状态为等效球镜度(-9.32±2.68)D。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后拱高的影响因素,并根据ΔhSTS2-WTW不同分组后进一步分析对拱高的影响及组间参数的差异。结果术后1个月拱高为124~1 180(504.47±188.65)μm,其中非理想拱高30(14.78%)。结果提示ΔhSTS2-WTW(β=-0.27,95%CI:-211.50~-65.27,P<0.001)、晶状体矢高(CLR)(β=-0.22,95%CI:-363.18~-78.17,P=0.003)、前房容积(ACV)(β=0.17,95%CI:0.11~2.01,P=0.030)是影响术后拱高的独立因素。分组为:1组ΔhSTS-WTW<-0.1;2组-0.1≤ΔhSTS-WTW<0.3;3组ΔhSTS-WTW≥0.3,3组间非理想拱高比例(χ2=7.77, P=0.020)、拱高(F=11.01, P<0.001)、平均后房角角度(PCA)(F=3.89,P=0.022)及睫状体厚度(CBT)(F=6.26,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内前房深度(iACD)、前房角角度(ACA)、ACV及CL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植入前眼内沟到沟与表白到白差异较大时ICL植入后可能出现非理想拱高,可以结合后房结构选择ICL尺寸,有助于获得理想拱高。

  • 标签: 植入术,晶状体,人工,有晶状体眼 拱高 结构,后房 差距,水平沟到沟与白到白 矢高,晶状体 容积,前房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治疗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特将2017年12月~2018年1月自愿来我院眼科就诊的68例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视作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平均分组,A组给予白内障摘除+小梁切除进行治疗(n=34例);B组给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n=3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与眼压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平均视力为(0.21±0.10),B组患者的平均视力为(0.37±0.20),在视力比较上B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B组术后眼压平均为(14.25±3.22)mmHg,A组术后眼压平均为(17.85±4.03)mmHg,B组患者术后眼压低于A组P<0.05。结论治疗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采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疗效显著,可推广于临床。

  • 标签: 白内障 视力改善 闭角型青光眼 手术治疗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医护一体"治疗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在有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植入中矫正高度近视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矫正高度近视者183例(358)分为传统模式治疗组51例(102)和医护一体模式治疗组132例(256)。所有病例均行有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传统模式治疗组每次平均费用较医护一体模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554,P=0.000)。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67,P=0.000)。结论改良式"医护一体"治疗模式在高度近视患者有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植入中的应用,可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确保医疗和护理质量安全。

  • 标签: 医护一体 植入术,晶状体,人工,有晶状体眼 近视,高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后房型有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来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22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前检查项目,观察组给予后房型有晶状体ICL植入,对照组则给予予角膜屈光手术,记录手术后两组患者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各项指标达标情况,计算有效性。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数据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3个月数据虽有差异,但是并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结果差距显著,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晶状体相关的屈光手术矫正高度近视临床效果显著,稳定性较高,在今后临床使用研究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后房型 人工晶状体 矫正 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优质护理针对眼眶内容剜除患者临床护理的意义与效果方法取本院20194~20204月期间收治的眼眶内容剜除患者160例,根据优质护理技术使用前后划分对照、观察组各80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生命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探讨护理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研究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在护理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指数方面,观察组全面占优(P0.05)。针对眼眶内容剜除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技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表现,降低护患矛盾冲突,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水平,建议在临床推广并使用该技术。

  • 标签: 眼眶内容物 剜除手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是利用超声推动的原理,将大而硬的浑浊晶状体核分割成若干块,乳化成糜状后,通过灌注抽吸系统抽吸干净,已达到白内障摘除的目的,然后再植入人工晶体可以恢复到良好视力而脱盲。此手术不仅安全、切口小,而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项先进的、真正意义上的小切口“微创”手术方式,现已成为手术治疗白内障的首先方式。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吸除 术中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的切口选择。方法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5例,观察组95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做透明角膜切口;观察组患者行改良巩膜角膜隧道切口。对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视力以及角膜散光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分别有80.00%、82.11%和85.26%的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视力≥0.5,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有83.16%、76.84%和72.63%的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存在角膜散光,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有条件下采取改良巩膜角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植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接受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植入治疗的患者62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心率、血压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前观察组患者的SAS、SDS、HR、SBP和DB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77%,对照组为80.65%,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植入患者术前不良情绪和应激反应,对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围手术护理 微种植支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的方法对患有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66例患有白内障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采用系统的护理措施对手术进行配合,总结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通过我们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的术前、中、术后等全方位的护理配合,所有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良好,在预计的时间内结束治疗并康复出院。结论对采用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在其手术过程中进行全面周到的护理配合,是保证其手术顺利完成的一项重要基础,可以减少和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使患者的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治疗病康复出院,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该项护理服务给予充分的重视。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并且患者在手术后的裸视力与手术之前进行比较,均明显高于患者在手术之前的最佳矫正视力,患者在手术以后患者的视力在1.0以上的有50只;在0.6~1.0之间的有25只;在0.1~0.5之间的有10只;0.1的有4只。结论对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护理,是患者手术成功的有效保障。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秀的护理配合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应用效果。方法:此次参加研究的60例受试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2月到2021年6月,随机打乱分组,即研究组、对照组,每组研究对象30例,组间区别为中护理方式不同,收集各项研究数据,比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植入患者围期有何护理体会。方法:病例确定的为2020年5月-2021年7月在本院进行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植入的患者,病例数为104例,根据双色球法分成两组,各为52例患者。对照组予以的是围期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的是围期综合护理,组间进行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的评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植入治疗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高,支抗钉脱落发生率低,两组在数据的差异方面得到的为P<0.05。结论:围期综合护理能够切实提高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植入成功率,并对术后恢复起到促进作用,保证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微种植支抗植入术 口腔正畸 护理体会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合并青光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联合小梁切除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中央房前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或P<0.01),而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能有效提高视力、降低眼内压、增加中央房前深度,疗效确切,同时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小梁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闭角型青光的治疗时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50例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统计患者术前、术后1天、术后7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眼压、房深度视力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眼压显著下降,并且房深度与视力等指标均得到明显的上升,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闭角型青光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能够降低患者的眼压,并且提高患者房深度以及提高视力,是一种非常实用且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闭角型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