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眼球摘除或眼内容剜除羟基磷灰石植入临床应用。方法眼内容剜除,后巩膜开窗,羟基磷灰石植入巩膜腔或肌锥内,分层紧密缝合巩膜、筋膜及结膜。结果2例2轻度外露,观察随访半年无发展,后行羊膜移植后愈合,其余21例21均无结膜裂开及外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眼内容剜除后一期植入于巩膜腔或肌锥内,中充分降低巩膜、筋膜及结膜的张力,并紧密分层缝合是降低和预防结膜裂开,外露、脱出的关键。

  • 标签: 眼内容剜 除羟基磷灰石 义眼台植入 眼窝整形
  • 简介:目的讨论眼球摘除及羟基磷灰石植入的最佳手术配合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51例眼球摘除加植入的护理,总结了患者术前、中、术后护理要点。结果5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康复出院。效果满意,未出现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活动性好。结论羟基磷灰石植入是对无眼球或拟摘除眼球患者实施的集治疗与美容于一体的手术方法。通过对患者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扣健康指导,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改善心理状态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羟基磷灰石 义眼台植入术 手术配合 护理 眼球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羟基磷灰石植入手术的方法及手术后暴露的问题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手术的12例病例资料。结果12例病例中11例手术效果良好,仅有1例发生暴露。提示羟基磷灰石置入后活动度和稳定性良好。结论羟基磷灰石植入是无眼球患者的首选,而选择自体巩膜包裹I期植入能明显降低手术后的较严重并发症-暴露,其主要的原因与手术方法有关。

  • 标签: 羟基磷灰石 义眼台 植入术
  • 简介:单纯眼球摘除或眼球内容剜除术后的患者过去仅仅通过安装来改善美观。但是由于眼窝凹陷致陷没、呆滞不能转动,且因的重力关系引起下睑外翻致经常滑脱,每日需取出清洗,令患者十分苦恼,对患者心理健康也产生不良影响。羟基磷灰石植入能恢复眼眶容积及改善活动度,使患者的美容效果更臻完善。近几年临床上逐渐广泛开展。我院自1999年~2003年开展了36例羟基磷灰石植入,取得良好效果。现就其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 标签: 患者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 护理特点 剜除术 下睑外翻 活动度
  • 简介:目的研究植入后治疗上睑凹陷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评估高密度聚乙烯及或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眶内植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眼眶三维影像检查和突计测量的方法,分析上睑凹陷发生的原因,测量植入后眶内容及眼眶容积改变,以高密度聚乙烯或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作为填充材料,对26例植入后上睑凹陷的患者施行整复治疗,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手术后2wk内,19例上睑凹陷病例术后均得到了明显的矫正,外观理想;5例残留轻度上睑凹陷;2例仍有中度上睑凹陷,经再填充后得到了矫正.随访6个月~4年,3例残留轻度上睑凹陷.复合人工骨眶内植入后随访6个月以上,无感染、排异及移位.结论对植入后上睑凹陷的整复手术可获得满意疗效.高密度聚乙烯或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眶内植入是安全及有效的.

  • 标签: 上睑凹陷 植入术后 整复治疗 高密度聚乙烯 复合人工骨 羟基磷灰石
  • 简介:人工晶体植入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开展的一项治疗技术,是指白内障患者手术摘除混浊的晶体后,植入人工晶体,恢复眼部的正常结构,改变了过去单纯摘除晶津,造成术后无晶体状态。这项技术不仅使病人获得了双眼视功能,有些甚至超过病前的视功能,同单纯晶体摘除相比,简化了术后需配+10.0DS凸透镜,以调节眼部屈光不正的问题,避免了术后双眼屈光参差而造成的双眼视不协调。目前,这种手术主要用于老年性、外伤性等各种原因的白内障晶体摘除的患者。

  • 标签: 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 眼部 护理 摘除 老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巩膜在羟基磷灰石(HA)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行眼内容剜除或眼球摘除的患者保留或移植自体巩膜,植入座。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Ⅰ期愈合,活动度及外观形态满意。结论HA座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排斥反应低,保留移植自体巩膜使HA得以巩膜加固,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羟基磷灰石 自体巩膜 手术
  • 简介:下颌骨缺损后的整复治疗,旨在重建骨的完整性,恢复其功能,矫正颌面矫形。利用自体骨移植整复下颌骨缺损,是目前最常用而有效的一种方法,但切取自体骨有增加患者痛苦的缺点,用以整复下颌骨大型缺损,每因塑形困难,效果往往不够满意,尚有不少病例,如切除下颌骨的恶性肿瘤(尤以儿童病例),则不宜立即采用自体骨移植修复,而异体骨移植

  • 标签: 下颌骨切除 下颌骨立即 切除下颌骨
  • 简介: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16例病人均在术前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颈动脉血管造影,植入自膨式支架,术后行神经专科及颈动脉超声随访.结果成功植入自膨式支架16个,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未发现神经系统损害,颈动脉超声检查示靶血管开通且无明显狭窄.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能安全有效地解除颈动脉狭窄,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脑血管意外 支架
  • 简介:目的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人工晶体植入。方法55例(64)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合并严重的虹膜后粘连,瞳孔闭锁或膜闭的病人,中对瞳孔钝性分离粘连,切除瞳孔区机化前膜或瞳孔缘放射状剪开,环形撕囊,水分离,超声乳化或娩出晶体核,植入人工晶体。结果随访3—6个月,术后视力0.1~0.2.5(7.81%),0.3-0.5者为39(60.94%),>0.5者为20例(31.25%)。结论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 葡萄膜炎 并发 虹膜后粘连 瞳孔闭锁 钝性分离
  • 简介:人工电子耳蜗是一种模拟人耳蜗功能的声一电能转换电子装置,它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植入内耳的电极,绕过耳蜗内丧失功能的感觉细胞直接兴奋听神经,刺激完全性耳聋和极重度耳聋患者残余的耳蜗螺旋神经元,产生人工电诱发听觉,并使患者获得或部分恢复听觉。人工电子耳蜗是近年来随仿生学发展起来的“医学和康复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是目前唯一能使全聋患者恢复听力的医学装置。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是目前治疗先天或后天全聋与90dB以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而保证和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又恰恰需要认真把握手术后护理质量。

  • 标签: 耳蜗植入物 围手术期医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不设对照组,对伊犁州奎屯医院符合诊断标准的63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住院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通过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的变化得出结论。结果术后视力有显著提高,术前平均眼压(30.52±6.36)mmHg,术后平均眼压(12.32±5.65)mmHg,术前术后眼压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1.65±0.32)mm,术后平均中央前房深度为(2.92±0.43)mm,术前术后前房深度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仅个别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在给予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安全有效的手术手段。

  • 标签: 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羊膜植入应用于小梁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随机选择40例青光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对照组随机选择30例,行单纯小梁切除,随访6个月.结果手术成功率:羊膜组的累计成功率90%,对照组为60%,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滤过泡:随访至6个月末时,羊膜组与对照组的累计存活率分别为87.3%和52.3%,经U检验,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术后视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二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差异无明显性.结论羊膜应用于小梁切除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并能有效长期保留功能性滤泡,并发症较少.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羊膜植入术 并发症 功能性滤泡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的临床效果及小C臂X光机的可行性.方法对1998年5月~2001年6月间在小C臂X光机下60例冠脉内支架植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定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60例患者植入83个支架:DeNovo支架植入48个,Suboptimal11个,Restenosis2个,Bailout2个.成功81个:前降支45处病变植入40个支架,右冠脉29处病变植入27个支架,左回旋支16处病变16个支架;支架植入的成功率98.9%.本组无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严重出血并发症.随访1~36个月,5例再发心绞痛冠脉造影证实,2例原支架植入处再狭窄,另3例无再狭窄,系多到血管病变,其中1例发生心源性猝死.结论冠脉内支架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有效抗凝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是冠脉内支架治疗效果的重要内容;冠脉内支架在小C臂X光机下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小C臂X光机 治疗 冠心病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