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灵液湿敷联合艾灸用于Ⅳ期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方法将40例Ⅳ期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灵液湿敷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碘伏纱布湿敷治疗。两组均根据创面情况及时换药。观察两组患者肉芽生长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肉芽生长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灵液湿敷联合艾灸用于Ⅳ期压可有效缩短治疗天数,显著优于碘伏纱布湿敷治疗,是治疗与护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 标签: 疮灵液 湿敷 艾灸 Ⅳ期压疮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双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第减数与非减数病例的骨性及牙性特征.方法选择21例双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Ⅱ类错(牙合)临床疗效满意病例,头影测量比较拔牙组和不拔牙组各冶疗阶段骨性及牙性因素的差异,从而分析第减数病例的特征.结果1.治疗前拔牙组与不拔牙组矢状向、垂直向骨型、上、下切牙位置及覆盖均无差异(P>0.05).2.矢状向骨型:不拔牙组第一治疗Wits埴改善较拔牙组显著(P<0.05).第治疗中不拔牙组SNB增大(P<0.05),Wits值减小(P<0.05),表现利于矢状向骨型改善的生长型.垂直向骨型:拔牙组第治疗中MP-SN减小.3.下切牙:经第一治疗后两组下切牙均唇倾(P<0.05),拔牙组LI-NB增大显著(P<0.001).第治疗不拔牙组LI-NB进一步增大(P<0.01),而拔牙组有效回收下切牙(P<0.05).结论1.通过治疗前的骨性、牙性特征不能判断第治疗是否需要减数.2.经第一治疗矢状向骨型改善有限、下切牙唇倾过多的病例第拔牙可能性大.3.对于表现为不利于矢状向Ⅱ类骨型改善的垂直生长型病例,第减数利于垂直向控制.

  • 标签: Ⅱ类错(牙合) 双期矫治第二期 减数
  • 简介:2009年7月5日,由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和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山西港华煤层气有限公司煤层气液化项目一工程投产,工程破土动工。预计该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减少约500万t氧化碳,实现年销售收入7亿元。

  • 标签: 煤层气 项目 投产 液化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 一期工程
  • 简介:合肥市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是安徽省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它位于合肥市东南郊王大郢村附近,占地面积375亩,距市区4公里,该厂工程建设分两实施,一工程于1998年顺利建成投产运行,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5万吨,工程是在结合一运行中遇到的一些实际情况加以改进设计建成,设计规模仍为日处理污水15万吨,于2001年7月通水试运行。

  • 标签: 合肥市 建成投产 经验教训 大型城市 二期工程 一期工程
  • 简介:目的探讨银离子抗菌敷料在Ⅱ、Ⅲ期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本院住院的69例患者,共78处Ⅱ、Ⅲ创面,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6例共42处创面,Ⅱ期压29处,Ⅲ期压13处;对照组33例共36处。Ⅱ期压25处,Ⅲ期压11处;观察组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治疗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护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2处创面,治愈21处,显效13处,有效7处,无效1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36处创面,治愈11处,显效9处,有效9处,无效7处,总有效率为80.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84,P〈0.05)。结论使用银离子抗菌敷料对Ⅱ、Ⅲ期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压疮 银离子 干性愈合 湿性愈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疗法在治疗Ⅲ期压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运用综合干预疗法治疗,对照组运用一般常规护理和MEBO处理局部创面,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治疗第3天、14天、28天时患者焦虑程度、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和对的认知三项实验组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第3天、14天、28天患者的疼痛程度一项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综合干预+MEBO在治疗像Ⅲ期压这样慢性难愈合的创面时具有方便、经济、高效、缓解焦虑、加速创面愈合、提高患者认知和满意度等特点,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干预 压疮 美宝疮疡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连油外涂对老年患者Ⅲ期压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Ⅲ期压的老年患者2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外科换药,实验组运用黄连油外涂。结果经过三个月的时间观察,实验组的治愈率60%,对照组治愈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Ⅲ期压常规的外科换药基础上,采用黄连油外涂,可以提高老年患者Ⅲ期压的疗效,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黄连油 老年患者 Ⅲ期压疮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腧穴热敏化艾灸应用于患者效果。方法将80例Ⅱ、Ⅲ脑卒中后出现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腧穴热敏化艾灸。结果观察组愈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腧穴热敏化艾灸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利于脑卒中后愈合。

  • 标签: 腧穴热敏化 脑卒中 压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7℃50%硫酸镁湿敷治疗Ⅰ、Ⅱ期压的疗效。方法将在我科住院(大部分为乡镇卫生院送入院)的Ⅰ、Ⅱ褥疮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7℃50%硫酸镁湿敷治疗,每日一次;对照组采用湿润烧伤膏涂擦方法治疗,每日一次。每例患者均全程记录治疗区创面变化情况;分泌物,选用明胶酶普法检测褥疮伤口渗液中MMP-2,9蛋白含量水平,创面炎症,创面愈合时间,愈合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2.8±1.7天。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20.6±2.4天,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MMP-2,9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MMP-2,9水平在7及21天时均较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患者褥疮伤口渗液中MMP-2,9活性与创面愈合情况呈负相关。结论37℃50%硫酸镁湿敷治疗能促进Ⅰ、Ⅱ期压的愈合。

  • 标签: 压疮 37℃50%硫酸镁 湿敷治疗 MMP-2 9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在Ⅰ~Ⅱ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临床上护理的水平。方法选取长期卧床发生需治疗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传统组)和水胶体治疗组(治疗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愈合率为100%明显高于传统组愈合率70%,两组结果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和家属满意度100%明显高于传统组7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治疗Ⅰ~Ⅱ期压临床效果明显,较传统治疗方法有效且愈合快,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压疮 水胶体敷料 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0.5%碘伏与去腐生肌膏治疗的疗效。提高治愈率,缩短愈合时间,减轻病人的负担。方法将8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用0.02%呋喃西林冲洗创面,后用鹅颈灯照射;观察组(42例)用0.5%碘伏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再用去腐生肌膏厚薄均匀的涂在灭菌的脱脂棉上,再敷于创面上并用胶布固定。结果对照组42例,治愈9例,显效11例,好转20例,无效,有效率为95.24%,治愈率21.43%。观察组42例,治愈31例,显效8例,好转3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治愈率73.81%。结论本研究对的治疗和护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具有取材方便经济、来源丰富治愈率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观察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越性,对开拓的治疗和护理新途径具有新的意义。

  • 标签: 压疮 碘伏 去腐生肌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敷药方法护理Ⅱ~Ⅲ期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Ⅱ~Ⅲ期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人。A组应用改良式敷药方法,即创愈宁软膏、凡士林纱与3M透明贴膜联合应用,B组用常规消毒处理后简单包扎创面,护理过程中均采取正确卧位,把握合适翻身间隔时间,减轻创面受压,加强营养支持,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A组创面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P<0.01),且A组II期压愈合时间和Ⅲ期压愈合时间均短于B组,A组需要换药的时间间隔也明显长于B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敷药方法结合正确的护理操作可促进Ⅱ~Ⅲ期压患者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

  • 标签: 改良式敷药方法 常规消毒 压疮
  • 简介:摘要脑外伤、脑肿瘤的病人较长时间病卧在床,时有发生,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换药,效果甚好。

  • 标签: MEBO 压疮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原则,将29例(42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21处)和对照组14例(21处)。对照组用湿润烧伤膏涂创面,后无菌纱布覆盖。观察组将安普贴水胶体膏剂用无菌压舌板均匀涂敷在面,厚约1mm,涂敷范围超过面边缘0.5cm,后用安普贴水胶敷料贴敷,2次/天。直至创面愈合。结果两组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愈合时间7~14天(8.65±3.11)d;对照组13~22天(17.71±2.91)d。两组比较,t=9,74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普贴膏剂及水胶敷料具有养阴生肌、控制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压力处血液循环的良好作用,促进肿瘤晚期患者愈合、控制恶化。

  • 标签: 晚期肿瘤患者 强迫卧位压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分期压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出现不同分期压的患者106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消失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仅有2例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8例;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6.2%,高于对照组的83.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期压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不同分期 压疮 针对性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使用龙血竭胶囊粉对Ⅲ期压的护理效果影响。方法 用2020年8月-2021年12月院内收治的30例Ⅲ期压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两组均用龙血竭胶囊粉治疗,参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不良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的不良情况多于观察组;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有差异(P

  • 标签: 龙血竭胶囊粉 综合护理 Ⅲ期压疮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中又称之为压力性损伤,是由于患者在卧床修养中,身体同一局部皮肤位置受到压迫,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缺乏营养所发生的局部组织坏死。患者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护理干预,非常容易引发一系列的感染性疾病,因此,在临床护理中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避免的发生。

  • 标签: 高龄 Ⅲ期压疮 询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Ⅲ、Ⅳ期压患者入院时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将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面修复科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出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41例Ⅲ、Ⅳ期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34例、女107例,年龄22~93岁,中位年龄68岁;其中Ⅲ期压者37例、Ⅳ期压者204例。收集患者发生DVT情况。根据入院后48 h内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否确诊为DVT,将病例分为DVT组(37例)和非DVT组(204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持续时间、卧床时间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肺炎、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截瘫与入院后24 h内血浆D-聚体水平和Caprini评分等临床资料。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241例Ⅲ、Ⅳ期压患者入院时并发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DVT发生率为15.4%(37/241),其中86.5%(32/37)的患者系无症状DVT,46条下肢DVT中仅累及膝下静脉者29条,占63.0%。2组患者性别、持续时间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肺炎、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年龄、卧床时间、合并截瘫情况、血浆D-聚体水平及Caprin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9,Z=-2.04,χ2=4.44,Z=-3.89,t=-2.14,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浆D-聚体水平是影响241例Ⅲ、Ⅳ期压患者入院时并发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03、1.18,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0~1.06、1.05~1.33,P<0.05或P<0.01)。结论Ⅲ、Ⅳ期压患者入院时具有较高的DVT发生率,年龄、血浆D-聚体水平是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必要在接诊时重视DVT的针对性筛查及预防宣传教育。

  • 标签: 压力性溃疡 静脉血栓形成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年龄 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