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设计意图:一次小组活动中,我和孩子们分享了绘本《亲爱的小鱼》,小朋友们被故事情节深深的感染,也学着故事中的人物对话亲切的互相称呼"亲爱的"。有一个小姑娘忽然失落的说:"我爸爸从来都不给我说亲爱的……"在家庭中爸爸总是担任一个坚强的角色,情感的表达往往没有妈妈温暖、细腻和感性.

  • 标签: 语言活动 小组活动 故事情节
  • 简介:设计意图:在我班幼儿玩《白天和夜晚》的音乐游戏后,孩子们非常感兴趣。餐前活动时间孩子们经常主动要求玩这个游戏,因为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能将白天和夜晚的各种活动用有趣的动作表现出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现各自的动作特点。为了让小班幼儿对家乡兰州的特产和人文景观更深一步的了解,结合社会活动《我爱家乡》将本地小吃、水果及人文景观的名称融进儿歌中,在尝试仿编儿歌的过程中加深对家乡兰州的印象并产生热爱之情。

  • 标签: 语言活动 月亮 太阳 人文景观 活动时间 社会活动
  • 简介:设计意图一天,在和孩子们无意谈论起“妈妈”时,发现班里孩子们对妈妈的工作了解甚少,对妈妈的语言描述苍白而无感染力,全班孩子对妈妈的形象就是:忙碌一天回家睡觉的“严厉的妈妈”;只是陪孩子弹钢琴的“胖而聪明的妈妈”;一星期只能见一次面的“看不见的妈妈”……孩子们对妈妈的爱缺乏表达形式,因此,在幼儿园大班进行“爱妈妈”的主题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语言活动 孩子 感染力 弹钢琴 幼儿园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得到了改善,越来越多的家长对于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是因为多方面的限制原因,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没有被重视起来。儿童在婴幼儿阶段在获取语言时的相关表现,能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具体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影响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相关因素,以此来改善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水平。

  • 标签: 儿童 语言发展 社会因素
  • 简介:设计意图:月亮高高挂在天上,引起幼儿无限的遐想。在这则故事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被幻化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在孩子们的眼里,它像板了一片香喷喷的薯片,还像极了一个圆圆的黄色的饼。而故事中的小动物们,为了能吃到那美味的月亮可谓不惜一切代价。在“够”月亮的过程中,小动物们“叠罗汉”的执著和合作精神孩子们来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幼儿对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的了解。基于幼儿的已知经验,借助绘本故事对幼儿的吸引力,我设计了此次活动来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画面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并展开大胆的想象。

  • 标签: 月亮 语言活动 味道 合作精神 年龄特征 小动物
  • 简介:设计意图跟念,是幼儿学习儿歌的一种方法,但对小班幼儿来说,这种方法容易让幼儿感到枯燥,进而丧失学习兴趣。本次活动以“小红帽智斗大灰狼”的游戏贯穿始终,把教学内容——儿歌——作为治服大灰狼的咒语,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反复使用儿歌,这样,既能使幼儿学会儿歌,又能使幼儿学得主动、愉快,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 标签: 语言活动 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反复使用 幼儿 儿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颅脑外伤运动失语的治疗过程中语言训练康复护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运动失语患者10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对54例参比组行常规护理,对54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行语言训练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在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及书写方面的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无意义,进行语言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以上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参比组;观察组的康复效果也明显优于参比组,以上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有意义。结论语言训练康复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运动失语的护理中,可以极大促进患者恢复,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颅脑外伤运动性失语 语言训练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40例患儿,按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120例与研究组120例,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主动与两组患儿进行沟通,同时仅对研究组患儿进行以表情、抚触、眼神、身体姿态为主的非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儿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对护士的护理技术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护士对患儿进行非语言沟通可有效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大。

  • 标签: 非语言性沟通 儿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重要与有效。方法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儿童保健门诊接诊88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将88例患儿分组,对照组44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患儿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接受率与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44例患儿的护理接受率为97.7%、家属满意度为95.5%;对照组44例患儿的护理接受率为79.5%、家属满意度为77.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对护理的接受率与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小儿护理工作 常规护理 肢体语言沟通 护理接受率 家属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回顾了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两年中在我院儿一科住院治疗的140例患儿,并对患儿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70例患儿,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语言的护理方式进行沟通,而实验组则采用非语言沟通对患儿进行护理沟通,当患儿出院时,采用匿名的方式让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后,实验组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技术和护理态度的满意度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中(P<0.05)。结论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增加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加强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这对于儿科的护理工作的提高有着很大的意义。

  • 标签: 非语言性沟通 儿科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改进非语言沟通技巧在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5 年 8 月 -2016 年 8 月我院 ICU 收治的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随机等分两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 ICU 护理,而试验组在 ICU 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进非语言沟通技巧。统计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进行评分,主要包括了心理指导、护患沟通、护理效率、满意度等指标,及其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出现心理障碍、局部感染、呼吸衰竭等人数。结果:数据指出,试验组患者的心理指导、护患沟通、护理效率、满意度等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 P < 0.0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可知,试验组经过护理干预后出现心理障碍、局部感染、呼吸衰竭等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存在可见差别, P < 0.05 。结论:临床应用改进非语言沟通技巧在 ICU 护理工作中有着较好的临床价值,可以改善患者护理期间的不良反应,保证了患者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 ICU 护理工作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语言沟通式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4月至 2018年 4月收治的 116例儿科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 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非语言沟通式护理模式实施临床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8.28%)高于对照组( 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非语言沟通式护理模式实施临床干预可有效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 儿科护理工作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语言训练康复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运动失语患者效果评价。方法在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选取我院中颅脑外伤运动失语症的患者100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实验组中使用语言训练康复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ABC各个亚项的评分出现明显的改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将语言训练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运动失语症上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语言能力。

  • 标签: 语言训练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 运动性失语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风后失语症患者采取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的可行。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中风后失语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语言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中风后失语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P<0.0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对于中风后失语症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刺 语言训练 中风 失语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开展辅食添加健康教育对婴幼儿语言发育的积极作用。方法将105例行剖宫产出生的婴儿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5例),研究组开展辅食添加健康教育,对照组由母亲自行喂养,比较两组婴儿家长辅食添加知识知晓情况及各种语言表现时间。结果研究组婴儿家长对辅食添加知识点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婴儿添加辅食时间及各种语言表现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展辅食添加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婴儿家长相关知识知晓率,使婴儿得到及时合理的辅食添加,从而促进语言发育。

  • 标签: 婴幼儿 辅食添加 健康教育 语言发育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进非语言沟通技巧对其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6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33例应用常规非语言沟通护理,研究组3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改进非语言沟通技巧,对比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94%,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5.76%高,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88.7±2.4)分高于对照组(85.9±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进非语言沟通技巧,患者满意度高,生活质量改善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 急诊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到2014年12月的住院儿科患儿100例,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语言为主的沟通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非语言沟通,患儿出院后由其父母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技术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恰当的非语言沟通方式能够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的形成,有利于儿科护理工作的进行。

  • 标签: 非语言性沟通 儿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