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档案在医疗领域开始投入较为广泛的应用,优化了医疗信息管理模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将首先分析医疗设备电子信息管理的功能,力求根据现阶段医疗设备电子信息管理所需,设计满足现代需求的管理系统,实现医疗设备的采购、共享等动态管理,以给相关设计人员提供思考的方向。

  • 标签: 医疗设备 电子信息管理系统 研究与设计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医院建设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为医院在管理和服务患者等工作上提供了便利,也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然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升级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由于各医院结构不尽相同,加之信息管理形式与内容较为复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障碍,因此需要做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工作,以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威胁识别与处理的安全防护方案,为降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风险提供帮助。

  • 标签: 医院 信息系统 安全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对卒中后急性期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治疗效果受系统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1年5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80例卒中后急性期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分2组,23例未接受系统康复治疗患者为参照组,57例接受系统康复治疗患者为研究组,对比治疗工作的应用效果。结果 接受治疗前患者神经功能受损评分对比持平(P>0.05),治疗后均有变化,且分值在研究组更低,对比出现统计差异(P<0.05)。研究组对患者治疗后出现并发症几率更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临床对卒中后急性期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系统康复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受损,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适合应用。

  • 标签: 卒中后急性期 治疗效果 系统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进行分析。方法:将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儿科消化门诊224名患儿的疾病情况和药物处方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其合理性。结果:224名患儿中,位于儿科消化系统前三的分别是婴幼儿腹泻(30.63%)、胃肠型感冒(29.46%)和支气管肺炎急性胃肠炎(22.77%)。224张处方中,用药排名前三的药物分别是阿莫西林颗粒(59.82%)、双歧杆菌(50.89%)和蒙脱石散(32.14%)。结论:基层医院的儿科消化门诊在面对儿童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时所选择的药物是比较合理的,临床医务人员可以结合以上药物使用情况合理对患儿配药,以此来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论述了当前医疗改革背景下的医疗资讯网路体系建设的重点,并根据这一状况,探讨了如何更好的构建医院资讯网路,并以新式模式为案例,指出建立医院资讯网路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新医改 信息网络系统 医院
  • 简介:摘要:数字X射线诊断系统作为当前医院中较为常见的一类数字化医疗设备,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电子科技发展下的产物。数字X射线诊断系统能够切实提升医院诊疗精准性,释放医院人力资源同时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效率,但与此同时,做好数字X射线诊断系统的预防性维护工作业是确保其稳定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年限的基础依据,所以做好数字X射线诊断系统的预防性维护工作便显得极为必要。

  • 标签: 数字X射线诊断系统 预防性维护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在护理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2020年1月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实验对照组采用系统护理,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最终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实验对照组的护理后止血时间、再出血率、护理措施感知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得到有效理解。常规对照组的统计学表现为P

  • 标签: 医患关系 系统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对肺癌手术效果。方法:2020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抽取8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评价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引流管持续时间方面的数据明显比对照组小(P

  • 标签: 系统化呼吸道护理 肺癌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牙周炎中,选择应用系统化口腔护理的价值。方法:患者入院后予以计算机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在我院接受的60例慢性牙周炎进行平分,分别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应用系统化口腔护理,后者应用常规护理,每组各30例,开展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将两组患者的牙周临床指标、口腔清洁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前,两组的PD、PLI、AL指标相比,不具备可比性(P>0.05);护理后,前者该三项牙周指标均低于后者(P<0.05);观察组口腔清洁度Ⅲ度占比为60.00%,对照组为36.67%,前者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在慢性牙周炎中,选择应用系统化口腔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牙周情况,提升口腔清洁度。

  • 标签: 护理价值 慢性牙周炎 系统化口腔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护理用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科接诊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人7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系统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BRMS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BRMS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7.52±1.54)分,和对照组数据(14.26±3.15)分相比更低(P<0.05)。关于护理质量:试验组数据(97.93±1.36)分,和对照组数据(92.31±1.79)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用系统护理,躁狂发作情况改善更加明显,护理质量提升更为迅速。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价值 躁狂发作 系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措施对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432例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相关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并对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本批次432例呼吸内科患者中,风险事件总发生例数为57(13.19%)例,操作不规范致呼吸道感染21例(4.86%),压疮为18例(4.17%),护患纠纷为10例(2.31%),坠床跌倒为8例(1.85%)。结论:在后续的护理工作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护患沟通、人员培训,增强护理工作前瞻性。

  • 标签: 呼吸系统疾病 护理安全 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纽曼系统模式运用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篇文章中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的脑出血患者3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病例分成15例观察组与15例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添加纽曼系统模式,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详细比对。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及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高;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也少于对照组;最终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对比差值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护理治疗期间开展纽曼系统模式护理干预,可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增强患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身体恢复效率。

  • 标签: 脑出血 纽曼系统模式 护理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1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实施,“药物警戒制度”概念首次被明确提出,这反映了国家对制药企业建立药物警戒体系的要求。但是,我国制药企业对药物警戒体系的构建起步较晚,客观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基于此,本文将以建设药物警戒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论述其在制药企业中的建设及应用思路,望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浅显的建议。

  • 标签: 药物警戒 信息系统 构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呼吸护理在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配合系统呼吸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具有更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开展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EF、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EF、FVC、FEV1等肺功能改善比对照组更占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采用系统呼吸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肺功能,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可加大推广力度,并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 标签: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系统呼吸护理
  • 简介:【摘要】肺癌是常见且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在肺癌治疗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且获得了显著的疗效。SBRT的安全实施是基于高精度的图像引导系统和放疗技术的基础上的,而ViewRay磁共振引导放疗系统是集磁共振图像引导、在线自适应放疗、呼吸门控、实时影像门控于一体的新型放疗系统。本文对近年来VieyRay在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流程进行概诉,并对ViewRay在肺癌治疗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 标签: 肺癌 磁共振引导 在线自适应放疗 呼吸门控 实时影像门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骨科患者使用系统性安全环节护理所取得的成效及影响。方法:抽取骨科患者共80例,分为两组,即实验A组和实验B组。其中实验A组使用常规护理,40例患者;实验B组使用系统性安全环节护理,4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出现情况。同时也应用问卷的形式来调查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其选项主要有态度、专业度、细心度、病房管理、沟通。每个选项有对应的题目设置,每道题的得分数值为1到5分,得分越低,则满意度越低。调查问卷一共有100分值,其中态度共25分,专业度共20分,细心度共15分,病房管理共20分,沟通共20分。结果:实验A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出现率大于实验B组。实验A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低于实验B组患者。结论:对骨科患者使用系统性安全环节护理,可保证患者的就医安全性,其细节化的服务流程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推崇。

  • 标签: 系统性安全环节护理 骨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对医院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而选择一家合适的医院跟它各方面的管理有密切的关系。要知道医院的管理水平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医疗的整体质量,尤其是在医用耗材管理方面这块。过去医院对医用耗材管理不严格,多数医护人员由于工作忙,很少会浪费时间在耗材扫码这件事情上面,导致具体消耗耗材数量不明确,使得药物货品严重缺货或是过期的现象很多。这些现象的频频发生往往会威胁到医疗安全、医疗质量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等等,对医院的整体发展也是不利的。而RFID的应用打破了这种局面,它以自己特有的无线、迅速、多功能自动识别的性能渗透到医用耗材管理模式当中,简化了医用耗材复杂的一些环节,像采购、仓储、配送以及使用登记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提升了办事效率,减少了出错的概率。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RFID技术、医用耗材管理系统的基本特性以及RFID技术在医用耗材管理当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RFID技术 医疗耗材管理系统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