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采用遥感技术和地面观测分析,对北京规划市区1040Km~2范围内的地面热场状况进行研究,针对北京城市发展现状,分析了北京城市热岛的分布和强度特征、热岛发生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城市绿化覆盖率与城市热岛的相关关系。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具体措施,认为通过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扩大绿地规模、重视绿地分布均匀度、改善绿化种植结构等,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改善人居环境,本研究为北京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 标签: 遥感 卫星影像 城市绿化 缓解 热岛效应
  • 简介:对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生态景观型林地模式的环境效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林地模式较对照能显著减少噪音3~10dB,叶片大而质硬并重叠排列的树种减噪效果较好;分枝低、树冠矮的乔木减噪作用要比分枝高、树冠高的乔木明显.林分内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分布,由林冠上层向林地表面逐步递减.

  • 标签: 古运河风光带 型林地 扬州古运河
  • 简介:在大田县开展杉木林下套种草珊瑚套种试验,采用上层杉木保留株数600株·hm(-2)、900株·hm(-2)和1200株·hm(-2)等3种主处理、4个不同层次经营措施为副处理开展裂区实验设计,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杉木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林分立木材积等主要因子增长量存在差异;杉木保留密度越大,草珊瑚平均株高越高,草珊瑚成活率也越高,但过高会造成草珊瑚生长比较孱弱,萌蘖能力降低;草珊瑚现存丛数、平均基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均以杉木上层林保留密度900株/hm2最高,600株/hm2次之,1200株/hm2最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林经营密度600-900株/hm2,采用等高线整地、施基肥、追肥等较集约的经营措施,不仅有利于杉木生长,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草珊瑚生物量。

  • 标签: 杉木 草珊瑚 抚育间伐 林下套种
  • 简介:结合中国造纸及纸制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渠道,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证实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造纸及纸制品业具有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根据不同的技术溢出渠道,提出增强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针对性建议。

  • 标签: 外商直接投资 造纸及纸制品业 技术溢出渠道
  • 简介:研究使用秋水仙,从"KageYellow"黄花仙客来二倍体获得四倍体,以及多倍性对黄花仙客来的影响。将离体块茎节片浸泡在100mgl一’秋水仙中4天,产生2个四倍体植株,四倍体同它的亲缘二倍体相比,花瓣大,而且积累查尔酮的能力也大。因此,利用多倍性是商业上较深黄色仙客来育种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四倍体 二倍体 仙客来 秋水仙素 多倍性 多倍体
  • 简介:白桦作为重要的制浆造纸树种,研究其不同种源纤维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异在纸浆材造林选择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帽儿山地区实验林内17个白桦种源10a生试材,通过测定其纤维和木质素的含量,结合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研究其纤维和木质素的种源差异,得出结论如下:白桦17个种源10年生试材纤维含量的变异幅度在39.92%~51.14%,平均值是45.53%,其中绰儿种源10年生纤维含量最高,为51.14%,青海种源最小,为39.92%;白桦17个种源10年生试材木质素含量的变异幅度在12.99%~28.67%,平均值是21.73%,其中辉南种源10年生木质素含量最高,为28.67%,新疆种源最小,为12.99%。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白桦纤维含量、木质素含量的差异在种源间达到极显著水平。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在选择高纤维用材时,首选绰儿种源,其次为东方红种源,清源种源;在选择高木质素用材时,首选辉南种源,其次为清源种源,乌伊岭种源。

  • 标签: 白桦 纤维素 木质素 种源选择
  • 简介:本文研究了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等3种抗生对火炬松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及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孢霉素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羧苄青霉素最有利于芽的分化,氨苄青霉素降低了不定芽的生根频率。所有试验的3种抗生提高愈伤组织的形成和芽再生,但降低了芽的生根频率。这些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抗生对优化火炬松遗传转化体系有重要作用。图3表4参25。

  • 标签: 抗生素 火炬松 生根力 芽再生
  • 简介:本文系在海南岛尖峰岭半落叶季雨林带,对泛行的“刀耕火种”制进行对比观测阶段总结的一部分。根据三年观测结果,对地表迳流水的化学特征、变化规律以及森林和烧垦措施的影响等,作了初步的分析,论证了毁林开荒加剧了迳流水化学侵蚀的事实,为热带地区森林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海南岛尖峰岭半落叶季雨林“刀耕火种”的生态后果,经过1979—1981年三年耕垦的对比观测,以地表迳流而言,“刀耕火种”地(简称林外)年平均迳流量为半落叶季雨林地(简称林内)的26倍;泥沙流失量为林地的588倍。随水土流失而产生的化学迁移和损失,相当明显。本文拟就此将三年的观测资料作一总结。更多还原

  • 标签: 尖峰岭 季雨林 迳流 化学特征 对比观测 林外
  • 简介:城市化所改变的土壤利用方式将显著地影响土壤磷(P)含量水平。本研究沿地处中亚热带地区的南昌市选取灌丛、松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Hedley的P连续分级法分析了土壤全P及各功能P形态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森林表层土壤全P和可提取态P的含量均表现为城区(0.71g·kg^-1和378.50mg·kg^-1)明显高于郊区(0.30g·kg^-1和150.74mg·kg^-1)和农村(0.31g·kg^-1和147.3mg·kg^-1)(p〈0.05)。在树脂P、NaHCO3-p、NaOH—P、声波P和HCl-P等5种功能P形态中,城区森林土壤HCl-P的相对含度最高,为36%,明显高于其郊区相对岔量为8%和农村相对含量为6%的水平。而郊区和农村地区,土壤NaOH-P足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相对含量分别达到41%和50%。可见,城区土壤P积累将影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P循环,且其商含量的HCl-P可能加速P在城区水生系统的富集。

  • 标签: 丘陵红壤 磷素积累 土壤磷索分级 城市化 城市森林
  • 简介:俄罗斯:乌斯季伊利姆斯克锯材和木材加工厂纤维产量增加了3%。在2006年前5个月,该厂共生产了超过25.58万t商用纤维,较去年增长了3%。5月,生产了6.2万t商用纤维,以及6.56万t纸浆纤维。从今年年初接受的订单以及“乌斯季伊利姆斯克630”计划的投产调试,使该公司年生产商用纤维的能力提高至63万t。

  • 标签: 木材加工厂 纤维素 产量 锯材 能力提高 俄罗斯
  • 简介:文章以南京滨江公园为例,研究了5种不同结构植物群落的温湿度调节效应,并初步分析了绿量与降温增湿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降温增湿效应具有季节性差异,春季和秋季乔灌草结构的植物群落降温增湿效益最为显著,而夏季乔草结构的群落降温效益最明显,乔木群落的增湿效益最好;绿量与降温增湿强度均为正相关关系,春季和夏季绿量与降温强度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绿量主要影响降温强度,对增湿强度的影响较小。

  • 标签: 植物群落 温湿度调节 群落结构 绿量
  • 简介:采用红外CO2测量仪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2007年度的CO:浓度变化特征进行连续跟踪测量。结果表明:公园内CO2浓度存在明显的日期、季节变化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有植被光合作用、植被呼吸作用、土壤呼吸作用等。公园内部样点在明显的梯度变化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有绿化覆盖率、植被生长状况、植被类型等。

  • 标签: 二氧化碳浓度 植被生态效应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二氧化碳交换
  • 简介: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今天要说的是充分发挥乔木在城市森林建设中的空间效应.中国在园林建设方面的理念很突出很核心的问题就是把城建、皇家花园和私家花园的建设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很有中国特色.所以过去把中国园林称为'世界园林之母',这可能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 标签: 城市森林建设 空间效应 学术大会 文化内涵 乔木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