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6 个结果
  • 简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typeⅠ,NF—Ⅰ).也叫雷克林霍曾氏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约50%的患者有家族史.发病率约为1/3000-1/4000.以异常皮肤色素沉着(咖啡牛奶斑)、多发皮肤结节及受累组织器官损害(神经、骨骼、内脏)为特征性表现,约10%-25%患者可有消化系统受累表现如出血、穿孔或肠梗阻等.

  • 标签: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胃肠间质瘤 文献复习 多发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直肠
  • 简介:HER2在20%-30%的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是药物如赫赛汀(Herceptin)的治疗靶点。然而许多病人会产生治疗抵抗,其中一个重要机制是HER2变异体的表达,不同的HER2变异体在生物学上可能会扮演相反的角色。如Δ16HER-2(外显子16缺失)p95HER2(HER2的羧基端片段)会促进肿瘤细胞转化并且与药物抵抗相关。而Herstatin(内含子8保留)与p100(内含子15残留)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本文综述了目前主要的HER2变异体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与共存在疾病进程赫赛汀抵抗中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乳腺癌 HER2 变异体 抵抗 赫赛汀
  • 简介:目的探讨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步组非同步组各6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功能锻炼指导及健康教育,同步组同时对患者家属给予健康教育.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锻炼依从性、自我效能(GSES)、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出院3个月后,同步组患者的锻炼依从率(93.33%)高于非同步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患者的GSES评分明显高于非同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步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动活动范围、肌力)评分均明显高于非同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功能锻炼依从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家属 健康教育 乳腺癌 自我效能 功能锻炼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厚朴酚对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表达的影响,以及厚朴酚TFPI-2过表达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U87、U251、LN18、LN229、A172细胞系,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不同细胞系中TFPI-2的表达。不同浓度(0、10、20、30、4050μmol/L)厚朴酚干预U251细胞,QPCRWesternblotting检测TFPI-2mRNA蛋白的表达。采用腺病毒载体pGSadeno-TFPI-2过表达U251细胞内TFPI-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及caspase-3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性。结果在选取的5种不同胶质瘤细胞株中,U251A172细胞内TFPI-2mRNA明显下降(P<0.05)。厚朴酚呈浓度依赖性增加U251细胞内TFPI-2mRNA水平;其中50μmol/L厚朴酚干预24h后,TFPI-2mRNA表达水平升高最明显(P<0.05)。腺病毒感染U251细胞后TFPI-2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过表达TFPI-250μmol/L厚朴酚干预均可增加U251细胞凋亡水平和caspase-3的活性(P<0.05)。结论厚朴酚处理可增加U251细胞内TFPI-2的表达;厚朴酚联合TFPI-2过表达显著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

  • 标签: 胶质瘤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 和厚朴酚 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述情障碍对肺癌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89例肺癌术后患者接受了“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简表BREF(WHO—QOL—BREF)评估。结果高TAS评分组(≥71.08分,52例)的康复训练依从性、综合治疗依从性、改变生活方式依从性等分项评分和平均依从性总分均明显低于低TAS评分组(〈71.08分,34例;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中,高TAS评分组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环境影响等分项评分总生活评分、总健康评分均明显低于低TAS评分组(P〈0.05)。结论肺癌术后患者的述情障碍是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肺癌/术后 述情障碍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PCNA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芯片中端粒酶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非癌变乳腺组织相比,端粒酶PCNA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端粒酶的阳性表达率与高的病理分级(x2=4.419,P=-0.041)、高的TNM分期(x2=6.4315,P=-0.012)均呈显著正相关,并与淋巴结转移也呈正相关(x2=7.783,P=-0.005)。PCNA表达在病理分级的Ⅲ级组明显高于Ⅰ~Ⅱ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x2=10.606,P=0.001);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未转移组(x2=71636,P=-0.006)。而且在乳腺癌中端粒酶PC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r=0.368,P=-0.002)。结论端粒酶与PCNA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进展相关,且二者有协同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端粒酶 增殖细胞核抗原 量子点 免疫荧光
  • 简介:目的:探讨Annexin-A1及Annexin-A2在外阴硬化性苔藓外阴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5例外阴鳞癌、20例外阴硬化性苔藓、15例正常外阴皮肤组织中Annexin-A1及Annexin-A2的表达,并收集外阴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nnexin-A1及Annexin-A2在外阴鳞癌中表达明显低于外阴正常皮肤(P〈0.05)。Annexin-A1在外阴鳞癌Ⅰ期中平均光密度值为(26.52±2.98),Ⅱ+Ⅲ期的平均光密度值为(18.55±1.94),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年龄及分化程度上Annexin-A1表达无差异(P〉0.05)。Annexin-A2在外阴鳞癌组织中年龄、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上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阴硬化性苔藓中Annexin-A1表达与正常皮肤相比无统计学上的差异;Annexin-A2表达下降,与正常皮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nnexin-A2从正常皮肤到硬化性苔藓细胞浆内蛋白减少或消失,只表现为膜阳性。结论:Annexin-A2表达下调与外阴硬化性苔藓发生有关。Annexin-A1及Annexin-A2低表达与外阴鳞癌的发生、进展有关。

  • 标签: Annexin-A1 Annexin-A2 外阴硬化性苔藓 外阴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比较卵巢癌SK-OV-3细胞在2D3D培养系统中的生长特性。方法将卵巢癌细胞株SK-OV-3分别采用2D3D培养系统进行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形态。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生长,Brdu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SK-OV-3细胞在2D培养系统中呈单层贴壁生长;在3D培养系统中形成多细胞球样体(muti-cellularspheroid,MCS),生长速度较2D培养系统慢。在2D培养系统中SK-OV-3细胞的S/G2-M期细胞比例为(53.7±5.8)%,明显高于在3D培养系统中S/G2-M期细胞比例[(40.9±2.0)%,P<0.05]。结论不同的培养方式对卵巢癌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MCS三维培养系统能更好地模拟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状况,是卵巢癌研究的良好平台。

  • 标签: 卵巢癌 多细胞球样体 三维培养
  • 简介:1概述培门冬酶(polyethyleneglycolconjugatedaspara-ginase,PEG—ASP),即左旋门冬酸胺酶聚乙二醇轭合物,是一种对于门冬酰胺酶进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化学偶联修饰后的新型门冬酰胺酶制剂,属于长效门冬酰胺酶。1994年,PEG.ASP(Enzon公司生产,商品名:Oncaspar)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首先在美国上市,1996年在欧洲获准上市。该药保持了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的生物活性,降低了外源性细菌蛋白质的免疫原性,同时在人体内的半衰期大为延长,是L.ASP的4—6倍,增强了药物的疗效;

  • 标签: 培门冬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结合未结合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marrowmononuclearcells,BMMCs)移植的打压植骨治疗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researchcirculationosseous,ARCO)分期IIB期、IIC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34例(53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ONFH)手术患者获得随访。男27例,女7例。手术时年龄28~42岁,平均38.1岁。手术方法:微创扩大髓芯减压坏死灶清除、人工骨打压植入。BMMCs移植组加入5ml浓集后的BMMCs,单纯植骨组未加入BMMCs。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髋功能改善情况,应用视觉模拟标尺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进行临床疼痛测定,影像学按股骨头是否塌陷及病灶修复情况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整体术后终末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64.1±4.6)分vs(78.8±4.8)分,(P=0.0000)。与单纯植骨组相比,BMMCs移植组术后终末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幅度更明显(28.6±0.5)%vs(18.4±1.7)%,(P<0.0001)。两组患者整体术后终末随访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6.3±0.9)分vs2.6±0.7)分,(P=0.0000)。与单纯植骨组相比,BMMCs移植组术后终末随访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幅度更明显(-66.3±1.4)%vs(-51.7±2.9)%,(P<0.0001)。BMMCs移植组临床成功率(21/26)高于单纯植骨组(1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MMCs移植组放射学成功率(23/26)高于单纯植骨组(1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创扩大髓芯减压坏死灶清除、人工骨打压植入术在选择合适的中早期非创伤性ONFH(ARCO分期IIB期、IIC期)可获得优良的中期疗效。结合浓集BMMCs移植可提高保留关节手术疗效骨修复质量。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减压术 外科 假体和植入物 骨髓单个核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A)、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p27kip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68例食管鳞癌组织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yclinA、PTENp27kip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yclinA、PTENp27ki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35.3%41.2%,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蛋白表达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其中CyclinA与年龄有关。经Kaplan-Meier法生存比较,CyclinA阳性表达者较阴性表达者的总生存期短,而PTENp27kip1阴性表达者较其阳性表达者的总生存期长。结论CyclinA、PTENp27kip1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的关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望成为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细胞周期蛋白A PTEN P27KIP1 免疫组化染色
  • 简介:目的:研究核富含丰富的转录本12(nuclear-enrichedabundanttranscript12,NEAT12)在人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法检测NEAT1NEAT2在10例慢性宫颈炎、10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60例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并分析NEAT1NEAT2表达与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宫颈炎组织NEAT1NEAT2的相对表达量为0.34±0.100.29±0.06;CINⅡ-Ⅲ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NEAT1NEAT2的相对表达量为1.18±0.321.37±0.44;子宫颈鳞癌组织NEAT1NEAT2的相对表达量为6.25±1.585.96±1.47,子宫颈腺癌组织NEAT1NEAT2的相对表达量为5.03±1.124.96±1.03。NEAT1NEAT2在子宫颈癌中阳性率分别达到75.0%(45/60)68.3%(41/60)。统计学分析显示NEAT1NEAT2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相关(P〈0.05),与癌细胞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1),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人子宫颈癌细胞异常表达NEAT1NEAT2,且与肿瘤分期、浸润转移密切相关,NEAT1NEAT2可能参与子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NEAT1 NEAT2 子宫颈癌
  • 简介: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术前化疗对胃癌组织Survivin表达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7例紫杉醇脂质体联合5-FU、CF化疗前后胃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及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SurvivinMVD在化疗前胃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5-FU、CF化疗后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5-Fu、CF术前化疗,可能通过降低胃癌组织Survivin活性,抑制胃癌组织肿瘤血管生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 标签: 胃癌 紫杉醇脂质体 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 Survivin
  • 简介:目的检测MMP-13Galectin-3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关节镜获取42例骨性关节炎滑膜标本,同时选择12例非正常死亡及外伤性截肢的健康青年的滑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MMP-13及Galectin-3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病理观察显示骨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增生,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甚至形成淋巴滤泡,同时微血管增生,管壁增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MMP-13蛋白主要表达于滑膜衬里层细胞、炎细胞、巨噬细胞样组织细胞以及少许血管内皮细胞。在正常滑膜组织中,MMP-13蛋白则主要表达于滑膜衬里层细胞。二者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0.387±0.0420.053±0.019,前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Galectin-3蛋白在骨性关节炎组中的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滑膜衬里层细胞及滑膜下层少许炎细胞中。Galectin-3蛋白在骨性关节炎组对照组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0.267±0.0440.046±0.021。前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后者fP〈0.05)。MMP-13Galectin-3在骨性关节炎滑膜中表达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而与骨性关节炎X线片临床分期有关,MMP-3与Galectin-3在滑膜中的表达均随着骨性关节炎X线片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强(P〈0.05)。结论MMP-13蛋白Galectin-3蛋白在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滑膜组织,随X线片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强,表明二者参与骨性关节炎滑膜的病理过程,对滑膜炎起相互促进作用,临床检测滑膜组织中MMP-13蛋白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有助于指导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及病情的评估。

  • 标签: 骨关节炎 滑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半乳糖凝集素3
  • 简介:目的比较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两种不同即刻再造方法的并发症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选取女性乳腺癌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组(腹直肌组)带蒂横行背阔肌肌皮瓣组(背阔肌组),每组各64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转移、全身多处转移、局部复发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直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局部复发率均低于背阔肌组(P〈0.05);两组患者的骨转移率、全身多处软组织转移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即刻乳房重建术较背阔肌临床效果好.

  • 标签: 乳房切除 并发症 腹直肌肌皮瓣 背阔肌肌皮瓣
  • 简介: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发现胶质瘤生长、分化有着其特定的分子机制,胶质瘤恶性程度与特定基因的突变、丢失或扩增表达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抑癌基因p53癌基因bcl-2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按制定的入组标准选择45例脑星形细胞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in、p53、bcl-2在不同级别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结果:45例脑星形细胞肿瘤标本中33例表达Survivin蛋白,阳性率为73.3%,并随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增高(P<0.05);胶质母细胞瘤的p53阳性水平要高于星形细胞瘤.bcl-2阳性水平星形细胞瘤显著高于胶质母细胞瘤;Survivin表达与p53表达密切相关,与bcl-2表达无相关性。结论:Survivin高表达与星形细胞肿瘤的恶性进展有关:Survivin的表达与脑星形细胞瘤中p53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 标签: 脑星形细胞肿瘤 相关性研究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 Survivin蛋白 Survivin表达 表达及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一2(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2,TIMP-2)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52例连续性的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25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部分变性条件下检测所有基因型,用Shesis软件对各基因进行单倍型分析。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方法测定胃癌组织中MMP-2TIMP-2的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MMP-2—1306C/T基因CC、CT、TF分布的频率分别为80.2%(202/252)、19.0%(48/252)、0.8%(2/252),对照组分别为68.1%(173/254)、28.2%(71/254)、3.9%(10/2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P=0.003);携带C等位基因(CC+CT)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携带TT基因型的1.845倍(OR=1.845,95%CI:1.231—2.767)。病例组TIMP-2—303G/A基因GG、AG、AA分布的频率分别为57.1%(144/252)、38.9%(98/252)、4.0%(10/252),对照组分别为52.0%(132/254)、35.0%(89/254)、13.0%(33/2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P=0.001);携带G等位基因(GG+GA)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携带AA基因型的1.232倍(OR=1.232,95%CI:0.868~1.750)。病例组TIMP-2—418G/C基因GG、GC、CC分布的频率分别为56.7%(143/252)、34.1%(86/252)、9.1%(23/252),对照组分别为68.1%(173/254)、28.3%(72/254)、3.5%(9/2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7,P=0.037);携带G等位基因(GG+GC)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携带cc基因型的0.666倍(OR=0.666,95%CI:0.463~0.959)。TIMP-2—303G/A在未突破浆膜层组GG、AG、AA基因型分布与突破浆膜层组中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

  • 标签: 胃癌 MMP-2 TIMP-2 基因多态性 蛋白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药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益气化瘀解毒方含药血清干预HepG2细胞后,观察24、48、72小时后细胞增殖状况;建立人肝癌移植瘤模型,分为7组,分别以益气化瘀解毒方、黄芪、莪术、重楼、壁虎、顺铂等药物干预3周,并设空白对照组,观察移植瘤生长状况。结果:各剂量含药血清组与不含药血清组之间的吸光度值差异明显(P<0.05);高、低剂量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裸鼠体重比较:顺铂组用药前后差值变化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组间差异比较不明显(P>0.05)。成瘤体积比较:给药后瘤体积及差值比较,各组与空白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全方组分别与黄芪组、重楼组、壁虎组、空白对照组等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方含药血清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呈现量效关系。整方组对荷瘤裸鼠体重无影响,益气化瘀解毒方全方较单味中药具有较强的抑瘤作用,其组方中药如莪术、重楼、壁虎均有一定程度抑瘤作用,其中莪术抑瘤作用较强;组方内主要单味中药发挥了协同抑瘤效应,使整方呈现出最强的抑瘤效应。

  • 标签: 益气化瘀解毒方 HEPG2细胞 增殖 移植瘤
  • 简介: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中CDK8与MMP-7蛋白及mRNA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CDK8、MMP-7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差异性表达,同时分析肿瘤组织中CDK8与MMP-7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DK8、MMP-7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肿瘤组织中CDK8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MMP-7表达呈正相关(P<0.05).CDK8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Duke分期、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P>0.05).MMP-7表达量与肿瘤浸润程度、Duke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CDK8是癌基因,可上调MMP-7蛋白表达,促进肿瘤浸润、侵袭转移,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 标签: 结直肠癌 CDK8 MM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