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研究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术,在此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手术时间,卧床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状况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手术前有所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与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减轻患者疼痛状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手术时间,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中全自动毛细管电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接受地贫筛查的个体作为试验研究样本,梳理分析病例资料,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3000例纳入试验序列,所有受试个体均接受全自动毛细管电泳系统分析筛查,并与基因分析结果比较,对比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三项指标方面的组间差异性。结果全自动毛细管电泳系统检出异常818例,毛细管电泳检出β地贫表型阳性、HbCS、HbH病、α地贫表型阳性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9.78%、92.79%、99.87%、81.89%和98.27%、97.88%、97.95%、94.96;而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方面,五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均显著,CE检测结果明显差于基因分析结果(p<0.05)。结论在地贫临床筛查中,全自动毛细管电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方面效果明显,且能够有效筛查出HbH、HbCS。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全自动毛细管电泳 基因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问题治疗四肢骨折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3月2016年12月,对80例四肢长骨骨折的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进行了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21~72岁,平均36岁。结果本组病例切口均顺利愈合,术后7~21d出院。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10个月。分别按Neer、和评分评价术后相应肢体功能,优55例,良21例,中4例,总体满意率95%。结论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 标签: 微创 钢板 内固定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电分析技术在帕金森病并发认知功能损害及无认知损害者早期诊断的应用。方法用定量脑电图(qEEG)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名帕金森病(PD)并发认知功能损害及无认知损害患者,33名患有一般性头病头晕的神经症患者(对照组)的脑电图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将PD按MMSE成绩分为痴呆和非痴呆两组。结果PD患者的慢波(δ、θ频段)功率值显著增加,而快波(β1、β2频段)功率值显著降低。PD痴呆组的δ波功率值与PD非痴呆组相比进一步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qEEG,可评定PD的认知功能,是评定PD的有效手段之一。qEEG可在PD早期进行评定,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定量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3.0T磁共振ASL技术、DSC技术应用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取2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疾病组)和2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都接受3.0T磁共振ASL灌注成像和DSC-MR灌注成像。观察并发症,对比各项检查结果。结果在DSC-MR灌注成像出现造影剂外渗(正常组2例、疾病组3例);正常组双侧大脑半球灰质脑血流量(64.25±7.42ml/100g·min)高于白质(p值<0.05),ASL、DSC获得的局部脑血流量比值相差不大(p值>0.05);疾病组20例选取感兴趣区40个,ASL、DSC表现一致35个,5个表现不一致,表现一致35个包括低灌注28个,高灌注7个,28个低灌注且表现一致的局部脑血流量比值相比,ASL更低(DSC0.89±0.13,ASL0.79±0.11),p值<0.05。结论判断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流灌注状态时,3.0T磁共振ASL、DSC一致性良好,但3.0T磁共振ASL对脑组织低灌注敏感性更高,并且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具有无创性,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ASL DSC 老年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腰椎骨折患者,观察分析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35例腰椎骨折患者,35例腰椎骨折患者分别应用X线检查和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度。结果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明显比X线检查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腰椎骨折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有利于提高腰椎骨折诊断的正确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CT三维重建技术 腰椎骨折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对老年住院患者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及患者配合情况、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行静脉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同时行优质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配合度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配合度评分(72.54±4.59)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73.68±5.1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静脉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配合度及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住院患者 静脉治疗 技术操作 配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放射科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待检时间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PDCA改善循环法后患者满意度、待检时间和护理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给予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待检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 标签: PDCA改善循环法 放射科 护理安全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纳的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MSCT检查,数据采用MPR、VR和MIP等成像技术分析,统计患者分型、真假腔形态及内膜破口数量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显示真假腔,动脉期真腔强化CT平均值和假腔强化CT平均值分别为(326.1±91.2)Hu和(279.5±87.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过程中表现出操作简便、安全精准和快速成像的优势,可作为作首选检查方式。

  • 标签: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三维重建技术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制衔接管加喉罩通气技术施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需使用纤支镜诊治的患者100例,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纤支镜检查和治疗,观察组使用自制衔接管加喉罩通气技术施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命指征平稳,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通过自制衔接管加喉罩通气技术可明显改善纤支镜诊治安全性,增加舒适度,使常规纤支镜不能进行的危重患者得到诊治,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自制衔接管 喉罩通气技术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缝合技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产后出血的70例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缩宫素联合传统缝合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产妇给予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缝合技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后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8.5%)明显低于对照组(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缝合技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另外再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产妇的幸福指数,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欣母沛 子宫背带缝合技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03月~2018年03月我总院接收诊断治疗的104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通过采用抛硬币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52例患者,予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研究组为52例患者,予以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诊断,比较两组中枢神经系统各疾病检查情况。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脑梗死检出率为(98.08%)、脑出血检出率为(96.15%)、帕金森病检出率为(90.38%)、短暂性脑缺血检出率为(94.23%),均高于参照组脑梗死检出率(86.54%)、脑出血检出率(80.77%)、帕金森病检出率(75.00%)、短暂性脑缺血检出率(78.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分析,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MRS)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帕金森病(PD) 脑梗死(CI) 短暂性脑缺血(TI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可调压微创腰大池-腹腔分流技术治疗非梗阻性脑积水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参与治疗的非梗阻性脑积水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体外可调压微创腰大池-腹腔分流技术组(微创腰大池组,n=30)和常规侧脑室-腹腔分流技术组(常规侧脑室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腰大池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93.3%(28/30)显著高于常规侧脑室组73.3%(22/30)(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4/30)显著低于常规侧脑室组26.7%(8/30)(P<0.05)。结论体外可调压微创腰大池-腹腔分流技术治疗非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常规侧脑室-腹腔分流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经济实惠、患者家属易于接受的优点.

  • 标签: 体外可调压微创腰大池-腹腔分流技术 非梗阻性脑积水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优康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四肢开放性骨折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患者共18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术优康治疗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术优康结合负压封闭引流组。分别观察一周细菌清除率及切口组织生长情况、二次手术时间指标,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一周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6.7%、66.7%、100%,创面的肉芽组织形成情况以术优康结合负压封闭引流组最快最好,其二次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其它两组(p<0.05);三组的手术成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四肢开放性骨折手术后切口感染严重者,应用术优康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明显缩短患者治疗周期,创基条件优良,为下一步手术治疗患者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术优康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骨折愈合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生存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7%VS75.0%,P<0.05);术后3、6、12个月,研究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能够促进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伤口正常愈合和组织再生,提升愈合优良率,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 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瞬时波强(WI)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皮功能和左心室结构、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间3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单纯2型糖尿病、3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正常成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归为高血压组(A组)、糖尿病组(B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C组)、对照组(D组),比较各组的颈动脉WI检查结果。结果四组的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负向波面积(NA)、脉搏传导速度(PWVB)等WI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而言C组>A组、B组>D组。结论颈动脉WI检查不仅能评估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还能早期发现患者的左心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异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瞬时波强技术 高血压 糖尿病
  • 简介:目的:评估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检测(以下简称FISH)在诊断不同部位发生的泌尿系统肿瘤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探究其在泌尿系统肿瘤筛查中的应用前景,并初步探讨将其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病史以监测膀胱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368例泌尿外科疑似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新鲜晨尿标本,采用FISH检测,比较其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分析该检测在不同发生部位泌尿系统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尤其是对于血尿患者的肿瘤筛查以及在膀胱癌随访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采用FISH检测诊断不同发生部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膀胱癌、肾癌、输尿管癌和前列腺癌)时,其对于血尿标本的诊断灵敏度高于非血尿标本(P〈0.05)。(2)采用FISH检测诊断不同病理分级、分期的泌尿系统肿瘤时,其对于高级别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低级别肿瘤,尤其对于血尿标本呈现出较高的诊断灵敏度(P〈0.05)。(3)在最终确诊为膀胱癌的156例患者中,有45.51%(71/156)的患者在随访中出现肿瘤复发,而FISH监测膀胱癌患者复发的阳性检出率为57.75%(41/71)。(4)采用FISH法随访监测156例最终确诊为膀胱癌的患者,诊断血尿患者在随访中复发的灵敏度高于有泌尿系统肿瘤病史患者的灵敏度。结论:(1)FISH检测在泌尿系统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浸润程度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在诊断高级别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具有重要价值。(2)FISH检测可用于监测膀胱癌患者的复发及预后,尤其应加强对血尿患者的随访。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泌尿系统肿瘤 膀胱癌 血尿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对比前侧入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医治的5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分组依据为计算机表法,平分为参照组(n=27)与研究组(n=27),参照组实施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前侧入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以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标准,探讨前侧入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并无太大差异,且P>0.05,不存在探析价值,研究组平均手术用时(62.19±7.48)min、平均愈合时间(88.21±11.85)天、并发症发生率3.70%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在肱骨干骨折时,应用前侧入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改善治疗情况以及患者预后,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临床治疗 肱骨干骨折 髓内钉内固定 前侧入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T7-连接双信号放大技术进行呼吸道七项病原RNA检测,探讨其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处390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进行T7-连接双信号放大技术检测呼吸道七项病原体RNA,同时采集我院住院处522例支原体、衣原体和184例流感三项抗体检测,比较分析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T7-连接双信号放大技术检测时间仅需要2-3小时,其灵敏度和可靠性和时效性均优于抗体检测,且不需要昂贵的特殊设备,具有实验室前期投入少,线性范围宽,无需内参,直接定量,试剂盒价格便宜等优点。结论T7-连接双信号放大技术可方便快捷的检测呼吸道七项病原体RNA,其检测效能灵敏性、特异性及时效性均较高,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T7-连接双信号放大技术 病原体RNA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中共选择疑似乙肝患者121例参与试验,安排所有患者在早晨空腹状态下进行静脉血液标本采集工作,将血液标本离心处理后,分别采用ECLIA和ELISA检测方式对其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结果经过对比研究,ECLIA和ELISA在检测HBsAg、HBsAb、HBeAg和HBcAb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ECLIA在检测HBeAb方面明显优于ELISA检测方式(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ECLIA和ELISA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而ECLIA在HBeAb检测中具有更高的检出率。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