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评分系统在预测成人心脏外科ICU护理人力需求中的适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三种评分系统在预测成人心脏外科ICU护理人力需求中的适用性

曾拓业

曾拓业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ICU一区湖南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三种评分系统在预测成人心脏外科ICU护理人力需求中的适用性。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ICU选择各班次患者护理工作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三种评分系统在预测成人心脏外科ICU护理人力需求中的适用性。结果:通过以不同护理人力需求配置方法作为分组变量,预测护患比为检验变量,采用多个相关样本比较的FriedmanM检验,结果显示3种方法预测的护患比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PACHEⅡ最低,其次是NAS,ICNSS预测护患比最高。结论:3种人力资源配置方法预测的护理人力需求APACHEⅡ最低,其次是NAS,修订版ICNSS的信度、效度较好。

关键词:心脏外科;ICU;护理;人力资源;适用性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applicabilityofthethreescoringsystemsinpredictingthehumanneedsofICUnursinginadultcardiacsurgery.Methods:fromJanuary2017toMarch2018inourhospitalICUchooseeachshiftpatientsnursingworkloadastheresearchobject,analysisofthethreescoringsysteminpredictingtheapplicabilityoftheadultcardiacsurgeryICUnursingmanpowerneeds.Results:throughcarefulnursingindifferenthumanneedsasgroupingvariableconfigurationmethod,predictionthanthenursesandpatientstoexaminevariables,usingmultiplerelatedsamplecomparisonFriedmanMtest,theresultsshowthatthreemethodstopredictthanthestatisticaldifferencesbetweennursesandpatients,P<0.05,APACHEⅡminimum,followedbytheNAS,highestICNSSpredictionthanthenursesandpatients.Conclusion:thethreekindsofmethodtopredictthemanpowerresourceofnursingmanpowerneedsAPACHEⅡminimum,followedbytheNAS,revisedICNSShadgoodreliabilityandvalidity.

[keywords]cardiacsurgery;ICU;Nursing;Humanresources;applicability

本次研究重点开展修订版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护理活动评分进行临床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纳入标准:①心脏外科ICU收治的术前、术后患者;②年龄≥18岁;③在心脏外科ICU时间≥1个班次[1];④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1个班次者;②因疾病或精神类疾病导致意识障碍、语言障碍、视听障碍者[2]。

针对样本量的计算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样本含量估计方法进行样本量的计算,最后确定研究样本量为400。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1.2.1.1修订版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ntensivecarenursingscoringsystem,ICNSS)[3]

该量表由芬兰护理学家Pyykko等人于2000年提出,量表共16个条目,包含16个个护理问题,分为4级,采用Likerts4级评分,每个条目最低得1分,最高得4分,总分最低16分,最高64分。

1.2.1.2护理活动评分(nursingactivitiesscore,NAS)[4]

该量表由Miranda等人在2003年制定,量表一共23个条目,将护理人员24h的工作量最高100分,每一个条目最低1.2分,最高32分,最高分177分。

1.2.1.3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5]

该量表由Knaus等人于1985年提出,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急性生理评分、慢性健康评分、年龄评分,其中急性生理评分由12个生理参数和GCS指数构成,慢性健康最低0分,最高5分,整个量表最低分0分,最高分71分,分数越高表示疾病越重。

1.2.2护患比的计算

1.2.2.1采用ICNSS预测护理人力需求

ICNSS评分在16至22,护患比0.5:1;ICNSS评分在23至32,护患比1.0:1.0;ICNSS评分在33至40分,护患比1.5:1;ICNSS>40分,护患比2.0:1.0。

1.2.2.2采用NAS预测护理人力需求

将护理人员一天满负荷工作量当做100分,将患者NAS总分除以100,获得NAS预测的理论护士人数。

1.2.2.3采用APACHEⅡ预测护理人力需求

APACHEⅡ评分≤10分,护患比0.5:1.0;APACHEⅡ评分在11至15,护患比1.0:1.0;APACHEⅡ评分在16至20分,护患比1.5:1;APACHEⅡ≥20分,护患比2.0:1.0。

1.3观察指标

分析400例护理人员一般资料以及比较3种预测护患比。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的处理与对比,包括构成比、均数、标准差等,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计量资料则以()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分析

400例护理工作量记录见表1。

心脏外科ICU主要收集的是心脏外科术前、术后患者,并且实现对患者的生命支持、病情监测,积极做好并发症防治等工作[6]。由于进入到心脏外科ICU的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重,积极实现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患者能够尽快康复的一个重点[7,8]。NAS前5位的条目分别是“活动和体位”、“监护和输液”、“侧尿量”、“预防交叉感染”、“治疗和提高肺功能”。ICNSS的前5位条目分别是“低效呼吸模式”、“清理气道能力下降”、“组织灌注改变”、“气体交换受损”、“肢体移动变化”。护理人员需要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花费在呼吸、循环功能,另外还需要协助患者活动[9]。APACHEⅡ评分前5位的参数分别为“年龄”、“平均血压”、“氧合指标”、“心率”、“慢性健康状况”,研究显示急性生理评分中血压、心率、氧合指标对APACHEⅡ评分有较大影响,可见对于进入到心脏外科ICU患者而言,护理人员更多的是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心肺功能维护、预防感染、以及体位与活动的护理。

通过分析,NAS主要是对具体护理活动评分,可直接反应护理工作量,能够比较全面的评估护理工作量。ICNSS主要是针对护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护理干预的不同水平,能够体现出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以及护理内容,能够反映出比较全面的护理问题。而APACHEⅡ主要是疾病严重程度评估,不会受到主观因素影响,但是APACHEⅡ之鞥能够通过得分情况间接了解护理工作量,反映护理工作量可能不狗准确。在本次研究中,通过以不同护理人力需求配置方法作为分组变量,预测护患比为检验变量,采用多个相关样本比较的FriedmanM检验,结果显示3种方法预测的护患比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PACHEⅡ最低,其次是NAS,ICNSS预测护患比最高。

综上所述,3种人力资源配置方法预测的护理人力需求APACHEⅡ最低,其次是NAS,修订版ICNSS的信度、效度较好。

参考文献:

[1]谢霞,肖水源,周艳红,李乐之.护理活动评分系统在心脏外科ICU护理人力需求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11):185-187.

[2]黄永红.我国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需求的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284.

[3]雷花,温贤秀,肖静蓉,李丽莎.基于病人需求视角下护理人力配置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25):3091-3095.

[4]周艳红,李乐之,谢霞,戴爱萍.3种评分系统在心脏外科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适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5):570-573.

[5]何述萍,温贤秀.基于患者需求的护理人力配置[J].四川医学,2014,35(07):903-904.

[6]周艳红,李乐之.ICU护理工作量评估方法及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4,28(18):2179-2181.

[7]梁新蕊,张玲娟,曹洁,胡敏.基于患者需求的护理人力资源动态配置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29-730.

[8]程蕾,鲁玫,罗霞娟,刘雪琴.护理活动评分量表用于预测ICU人力资源需求[J].护理学杂志,2012,27(12):76-78.

[9]尤黎明,万丽红,刘可,朱晓雯,郑晶,罗志民.中国护理教育规模结构与护理人力需求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05):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