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手术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00年2月~2007年12月采用无萎缩肾切开取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均取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60min,无需要输血,术后无继发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13例术后3个月复查“B”超、IVU均无结石复发和积液。无肾萎缩。结论无萎缩肾切开取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疗效满意、安全,取彻底,并发症少,恢复良好。

  • 标签: 肾结石 无萎缩肾切开取石术
  • 简介:随着腔内泌尿技术的发展,经皮。肾镜取术(percutaneousnephrolilhotomy,PCNL)已逐渐替代开放手术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通常采取经肋间通路。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对281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经肋间通路行PCNL,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围手术期护理 通路 肋间 输尿管上段结石 上尿路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配合取(LCDE)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胆囊、胆总管结石合并阻塞性胆管炎15例,其中合并肝内胆管结石3例,以及单纯胆囊结石合并急性阻塞性胆管炎3例的临床资料.18例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包括BUS、CT、MR或MRCP,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结果:全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手术,术中无大出血,无胆管损伤.术后胆漏2例.手术时间90~200min,平均125min,术后5例有胆道残余结石,用纤维胆道镜取尽.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且并发症少.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检查 胆总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孕激素和抗生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妇科千金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情况以及治疗后月经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达到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为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子宫内膜炎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月经情况,复发率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抗生素 子宫内膜炎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主诉"左侧腰痛伴尿频、尿急1周"。有"右肾盂切开取术"史。入院查体:左肾区叩痛阳性。彩超、KUB+IVU及MRU示:;左肾铸形结石,右肾小结石,双肾轻度积水;尿:WBC1380个/μl,,RBC626个/μl,尿蛋白1+,白细胞3+;诊断:(1)左肾铸型结石并感染;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 脓毒症休克 尿频 肾盂切开取石术 术后 肾铸形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自拟排汤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8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2例,分别对其实施自拟排汤治疗法和常规治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1.43%,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8%,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1.9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自拟排汤进行治疗可减少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减轻其病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自拟排石汤 泌尿系结石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婴幼儿截位体位架的设计及应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所收治接受输尿管的软镜术治疗的患儿96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例患儿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48例患儿。仅观察组为最适宜婴幼儿自身截位的体位架,常规组则为手术床所配套成人式截位的体位架。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体位摆放具体时间指标评分情况、摆放体位后期腿部松脱症状的发生情况,均略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接受输尿管的软镜术治疗的患儿,结合患儿身高为患儿量身定制截位的体位架,可缩短体位摆放实际所需时间,降低腰部松动情况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极佳。

  • 标签: 婴幼儿 截石位 体位架 设计 应用
  • 简介:微创经皮肾穿刺取术(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MPCNL)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术式中损伤较小、结石清除率较高、术后恢复较快的术式之一,但围手术期出血仍是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1].现对我科在2006年5月-2012年9月期间行MPCNL治疗并在围手术期间并发出血的3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出血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尿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80例尿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12个月的护理后进行随机走访,观察组患者尿症病症的复发率及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尿症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效果良好,可降低尿症复发率,减少护理的时间,加强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尿石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胆囊结石患者11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分别应用腹腔镜保胆取术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术,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术与腹腔镜手术比较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特点,为腹腔镜微创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 标签: 镜联合 合微创保胆取石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蒙脱散与妈咪爱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儿科接诊的7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蒙脱散联合妈咪爱治疗)与对照组(单纯予以蒙脱散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与对照组的77.14%比较相对更高,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11.28,P<0.05);且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将蒙脱散与妈咪爱联合应用于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中效果确切,可在较短时间内促进病情康复,安全可靠,具推广意义。

  • 标签: 蒙脱石散 妈咪爱 小儿腹泻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医治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行保胆取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要求分为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组(观察组)和纤维胆道镜取术组(对照组),各40例,利用SPSS19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清除率、复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平均出血量:观察组(15.63±3.72)ml少于对照组(41.35±4.68)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12.83±4.37)h早于对照组(26.31±5.73)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7.209、11.831,P〈0.05);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0%比77.5%,χ^2=5.165,P=0.02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比15.0%,χ^2=3.914,P=0.048),术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7.5%比25.0%,χ^2=4.501,P=0.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所有患者FACT-G评分、术后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都比术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将腹腔镜与胆道镜相联合来保胆取医治胆囊结石具有很好的疗效,不仅保留了胆囊的完整性,还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腹腔镜检查
  • 简介:笔者近年来运用自拟排通淋汤治疗泌尿系结石102例,疗效满意,并与服用排冲剂5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治疗组102例,男66例,女36例;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65岁;病程最短为1天,最长为8年。肾结石17例(双侧6例,单侧11例),输尿管结石38例(上段8例,中段19例,下段11例),膀胱结石15例,肾、输尿管多发性结石32例;结石直径在1.0cm以上者50例,1.0cm以下者52例;合并肾积水或输尿管扩张35例。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66岁;病程最短为1天,最长为9年。肾结石10例(双侧3例,单侧7例),输尿管结石19例(上段4例,中段8例,下段7例),膀胱结石10例,肾、输尿管多发性结石11例;结石直径在1.0cm以上者24例,1.0cm以下者26例;合并肾积水或输尿管扩张16例。两组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腹疼痛,时有绞痛,小便涩痛不爽,疼痛发作时或发作后多有血尿。尿检示不同程度的血尿。所有病例均经B超、X线或CT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结石。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中泌尿系结石诊断标准。

  • 标签: 排石通淋汤 中医药疗法 泌尿系结石
  • 简介:我院自1999年1月开始采用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术,共治疗胆总管结石506例,本法具有不经剖腹、痛苦小、创伤小、费用低、疗效高、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为了提高取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采取了一些技术改进,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腹镜 结石
  • 简介:经皮肾镜手术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1941年,Rupol和Brown利用内窥镜从手术肾造瘘口取出开放手术后残留的结石;1976年,Fernstrom和Johannson从经皮肾穿刺建立的经皮肾通道取成功;1981年,Wickbam和Kollett将该技术命名为“经皮肾镜取术”(percutaneousnephrolifhotomy,PCNL),经皮通道为F24。

  • 标签: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 术中灌注 经皮肾镜手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术后残留 造瘘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拟排汤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观察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自拟排汤)。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上述指标比对均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自拟排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自拟排石汤 输尿管结石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与总结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术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9月为12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2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失败。结果:1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06.0±38.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2.4±26.8)ml,术后平均住院(5.3±2.0)d,留置双J管4周。术后复查尿路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提示肾盂结石无残留,无肾盂输尿管狭窄及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12.0±4.2)个月,患侧肾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术是治疗肾盂结石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但后腹腔空间相对较小,术中有损伤腹腔血管、胸膜、肾血管等可能,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肾盂结石 肾盂切开取石术 腹腔镜检查 腹膜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