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与控制的有效方法,以控制手术后感染,提高医护质量。方法通过对手术室内外环境、手术物品消毒灭菌隔离工作的监控,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对策。结果医院手术室管理是提高医疗安全,防止手术后交叉感染的重要保证。结论对手术室实行实施科学化、系统化管理是防止手术后感染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手术室 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驹桥镇大杜社地区流动儿童基本信息和查漏补种现状,旨在提升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早日实现麻疹消除目标.方法严格根据?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强化查漏补种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在实现地区卫生院和辖区村委良好协作的基础上,掌握辖区流动儿童实际情况,及时发送疫苗接种通知单,告知儿童家长定时前来查漏补种.结果我地区流动儿童数量主要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且与此同时,补卡补证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且总体来说,疫苗漏种率呈现出升高趋势.结论地区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会影响到流动儿童数量的变化,虽然当前我地区流动儿童接种情况得到了改善,但还存在儿童疫苗接种不够及时以及接种合格率较低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流动儿童查漏补种体系,从根本上控制麻疹.关键词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控制;麻疹;效果中图分类号R51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1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血检验流程的环节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本院临床上申请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500份,其中男305例,女195例,有输血史患者42例,妊娠史患者107例,对其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用MGT法交叉配血时检验出15例不合;DAT阳性7例,假阳性5例;青霉素试验阳性2例。对输血不合受试者进行分析发现,青霉素试验阳性者2例,抗筛阳性者1例,既往输血史6例,妊娠史4例,研究中500例患者无一例输血安全事故。结论临床上,输血的质量安全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须将检验工作作为研究的重点,从血源到使用,加强对血液的消毒和检验工作,以确保血液使用安全。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安全 输血质量的检验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精夜分析前禁烟禁酒干预对检验质控工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的160名有烟酒嗜好的男性志愿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自愿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各80名,对照组不作任何要求,干预组则要求禁烟禁酒不少于72d,对比两组受试者精液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与a+b精子占比更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与0.5h时相比,观察组2h、3h时的精子活率明显降低,1h、2h、3h时的a+b精子占比明显降低,各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精液分析前质控环节与因素较为繁杂,标本采集运送以及受试者烟酒嗜好均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建议检验人员应审慎对待各个环节,确保精液分析参数的可靠性。

  • 标签: 精液分析 实验室分析 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
  • 简介:SARS是一种由新型的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流行特征表现为医院内感染和家庭内感染为主。SARS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SARS病毒并发病的患者,传播主要途径为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近距离接触病人的飞沫是重要的传播途径,该病的传染性强,在SARS疫苗尚未应用到人群进行免疫之前,人体对它普遍易感。预防和控制SARS的传播蔓延,必须加强传染源管理,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 标签: SARS传播 控制措施 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 疫苗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手术室的感染情况,探讨科学合理应对措施。方法分析心脏介入手术室感染的医疗危险因素,并讨论相应的控制和管理对策。结果心脏介入手术的感染与手术护理、无菌操作、环境管理等都有很大的关系。结论实施介入手术的医护人员技巧以及介入手术室内环境清洁是造成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强化心脏介入手术室控制和管理,可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心脏介入手术室 感染
  • 简介:摘要在中药生产标准化和中药国际化的背景下,中药质量安全成为了中药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对中药质量控制有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在中药控制理论中介绍了全程质量控制理论和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在中药质量评价方法中,按照感官评价、化学评价和生物评价三个层次,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技术方法及有关进展情况。

  • 标签: 中药质量控制理论 中药质量评价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情况及控制方法。方法结合血液净化中心特点,注重培训医务人员,将感染控制制度实施到位,不断改进和优化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情况和控制方法.结果在完善质量监控制度的影响下,实施后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检测合格率比较高,与实施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反渗水检测结果方面,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预防和控制,已经成为了预防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重中之重,实现对感染现象的有效控制,确保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检测合格率的稳步提升,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医院感染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饮食控制对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性,为高血压患者饮食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选取某社区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其饮食控制情况,从而分析探讨饮食控制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结果采取良好饮食控制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未进行有效控制饮食的高血压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饮食控制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饮食控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加强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60例尿液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检验法,分析不合格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重点加强质量控制工作。对比两组标本的不合格率和出现不合格标本的原因。结果对照组不合格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共出现16例不合格的情况,导致出现不合格标本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标本污染、标本量不足、标本标记不清、容器不合格、超时送检。结论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可减少不合格样本的发生,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

  • 标签: 临床 尿液常规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管理医院急救设备是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需要各部门、维修人员和设备制造商的配合,以此来了解设备的紧急使用情况。急救工作在医院的日常医疗中作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急救医疗设备的安全对于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将涵盖各种风险对应急医疗设备进的影响行分析,比较分析应急医疗设备与常规设备的特点差异,考察风险管理的性质、进行评估,为应急医疗设备的安全与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保障。

  • 标签: 急救工作 急救医学 急救设备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尘肺病胸片摄影的质量以及质量控制管理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87尘肺病胸片情况,对其拍摄质量进行分析,对其影响因素以及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87张胸片中1级片27张,2级片43张,3级片15例,4级片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31.0%、49.4%、17.2%、2.3%。心肺区纹理不清、噪声过多、气管胸廓不清、肺部纹理模糊是导致胸片质量降级的主要原因。结论尘肺病胸片拍摄影响因素较多,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提升胸片质量才能更好的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

  • 标签: 尘肺病 胸片拍摄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 要】对于一个零售药店来说,其药品存放和陈列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正常来说,零售药店在药品销售模式上是随需进行销售,也就是说以迎合人们的实际需求为主,所以在药品陈列上应该和药品的销售做好对接。温度对于药品的储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按照药品应有的储存方法、不符合储存温度,很可能会导致药品的变质。本文主要针对药品的温度控制工作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零售药店 陈列药品 温度 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端技术设备逐渐应用到医疗领域中,为医疗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的物质基础。而由于医疗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与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直接联系,更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本文就医疗设备的安全应用和质量控制展开了详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医疗设备 安全应用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安全隐患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而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与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同时对健康的保证以及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在妇产科治疗,护理与服务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以及许多不安全隐患。本文就就妇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安全管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实施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疾控中心掌握的2018年70例手足口病幼儿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话联系传授健康防病知识的措施,随访一年后统计70例患儿复发手足口病的发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随访一年后,70例患儿手足口病复发0例,复发率为0%;预防控制措施实施前,患儿家长满意度为85.7%,实施后满意度为98.6%,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防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效果,降低复发率,提高家长满意度,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综合性护理 预防控制措施 家长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选取 2014年 12月 ~2017年 12月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患者 60例,对他们接受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需要采取的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凝剂比例为 1:5000时,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水平均明显低于抗凝剂比例为 1:10000时的检测结果,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把血液标本放置于室温环境中,分别在 30min、 2h和 5h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胞检验,结果发现,放置两小时和放置五小时相比,放置五小时后的血液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水平均明显高于放置 30分钟后的血液样本和放置两小时后的血液样本,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这说明室温下血液样本的放置时间越长,对血液样本中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水平的影响越大。把血液标本放置于低温环境下,对在半个小时和两个小时对血液样本的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水平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放置半个小时的血液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放置两个小时的血液样本,但是放置半个小时的血液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放置两个小时的血液样本,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上在进行血液细胞检验时,抗凝剂的配比、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和放置温度等因素都会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血液采集、血液保存、血液送检以及血液检验时,必须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按照相关操作标准进行操作,保证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血液 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