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管理与依从的相关。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medicaloutcomestudy)通用依从量表(generaladherencescale,GAS)评分将其分为观察组(依从差)50例及对照组(依从好)100例,对两组患者管理水平与依从的相关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时间、受教育程度、并发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P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依从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独立影响因素(OR4.551,OR95%CI1.878~8.332,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管理与依从呈正相关,提高其依从将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管理 依从性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护理干预在小儿疱疹咽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疱疹咽峡炎患儿84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都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阶段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儿都顺利完成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和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4.24±2.19分和87.02±4.10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护理干预在小儿疱疹咽峡炎中的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干预方法。

  • 标签: 阶段性护理干预 小儿 疱疹性咽峡炎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便秘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功能便秘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35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功能便秘患者的护理中可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功能性便秘 综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顽固念珠菌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2018年1月—2018年9月接收的顽固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中纳入100例为对象,单盲法分组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采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克霉唑阴道片+制霉菌素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0%比对照组76.00%高,外阴瘙痒消失时间(41.09±10.32)d比对照组(58.10±9.75)d短,灼痛感消失时间(32.15±9.57)d比对照组(47.83±9.06)d短,肿胀消失时间(30.98±10.21)d比对照组(42.12±9.05)d短,白带增多/异味消失时间(27.65±6.12)d比对照组(38.19±7.81)d短,阴道潮红消失时间(23.07±5.40)d比对照组(36.17±5.13)d短,复发率6.00%比对照组22.00%低,P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未对其临床治疗造成影响。结论顽固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时,选克霉唑阴道片和制霉菌素片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且在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降低了病情复发率。

  • 标签: 顽固性念珠菌 阴道炎 治疗方法 克霉唑 制霉菌素
  • 简介:摘要血尿是临床常见症状,普通的尿分析仪设备不能完全代替基础尿液显微镜检查,而且形态识别对鉴别肾源与非肾源血尿十分可靠。故而,笔者认为,尽管实验仪器不能更新、普及与推广,但作为基层医院临检工作者,必须练就扎实的常规基础操作能力。

  • 标签: 尿红细胞形态检验 肾源性血尿 非肾源性血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人文关怀的可行。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ICU病房患者中,抽取78例进行本次研究,并将78例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ICU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持续人文关怀理念,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前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结果未经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情况相差不大(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ICU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对ICU病房的患者实施持续人文关怀十分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促进其治疗效果,可行较高。

  • 标签: ICU护理 持续性人文关怀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炎症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的药物治疗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40例急性炎症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类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治愈23例,好转1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95%。结论对急性炎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主要包括辅助呼吸、支持疗法、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和病因治疗如血浆置换(PE)、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预防长期卧床的并发症,抑制免疫反应,清除致病因子,阻止病情发展。

  • 标签: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药物治疗 疗效
  • 简介:(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200120)摘要慢性阻塞肺病(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改善长期氧疗的依从对该病康复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从患者对长期氧疗依从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方式进行研究,并作如下综述。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长期氧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量计算机断层CT扫描(QCT)数值与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风险的相关。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9月拟于我院住院的老年(>60岁)骨质疏松症风险患者300例,依据其是否发生腰椎压缩骨折分为发生组(126例)和未发生组(17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应用QCT检查不同部位骨密度与QCT参数,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QCT值预测老年患者术后新发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的风险。结果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在性别、年龄、QCT值、骨密度、VAS评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性别、年龄、QCT值、骨密度、VAS评分是影响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发生的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更大、低骨密度水平为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QCT值进行ROC曲线分析,60~69岁男性、70~79岁男性、60~69岁女性、70~79岁女性对应QCT诊断最佳临界值为109.75mg/cm2、72.98mg/cm2、78.02mg/cm2、49.90mg/cm2。结论以QCT数值诊断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具有较好准确,在该疾病的诊断、预防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 标签: QCT数值 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 老年患者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便秘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功能便秘患者38例,发放调查问卷,评价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情况,分析功能便秘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相关。结果在自我效能方面,自我效能高水平患者4例,占10.5%,自我效能中水平患者27例,占71.1%,自我效能低水平患者7例,占18.4%,中等自我效能患者明显最多(P<0.05);在焦虑、抑郁方面,功能便秘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1.7±8.5)、(50.3±9.4),明显高于我国正常水平(P<0.05);在相关方面,功能便秘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负相关(P<0.05)。结论功能便秘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对此要有最够的重视,提高治疗有效

  • 标签: 功能性便秘患者 自我效能 焦虑抑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收治的92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以及骨折愈合时长、术中出血量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骨科患者外固定架治疗时,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长,促进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外固定架 骨科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及护理的视神经脊髓炎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手段,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7.22%,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75.00%。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2.7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16.68%。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视神经脊髓炎 全程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与有效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针对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环境设备、社会和管理因素、医护人员自身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均属于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应采用针对的措施对其进行管理,以此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血透室 护理风险因素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文中笔者首先对糖尿病人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展开论述,其次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预防措施,从而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

  • 标签: 糖尿病 内科 护理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护理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月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中选取128例展开研究,给予入组的所有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护理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故住院费用也明显减少;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6.1%。结论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减少治疗费用并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食管癌根治术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控制临床医学检验环节质量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实施质量控制前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实施质量控制后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的差错率。结果对照组检验结果出错4例差错率为12.31%,观察组检验结果出错1例差错率为4.41%。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差错率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临床医学检验环节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其在提高检验结果准确的同时,可促进患者诊治有效提高,有利于患者病愈和预后,使得医院科室临床检验水平和医院整体形象提高,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环节 有效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目前紧张的医患矛盾和频发的医疗纠纷,通过如何加强有效护患沟通,和谐护患和医患关系。方法通过应用一些沟通技巧如尊重患者、礼貌规范用语、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慎独修养、提高素质、良好气质和风度、良好的心态、关爱同情病人等。结果通过有效沟通,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通过这些技巧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及家属满意,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和护患关系,维持良好的医疗环境,有效的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有效 护患沟通 和谐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老年痴呆患者采取有效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接收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各40例的两组,乙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甲组给予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患者心理、精神状态变化情况。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干预后两组老年痴呆患者两项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延缓患者痴呆进展,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有效心理护理 老年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有效治疗方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措施;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方法。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24h蛋白尿变化情况、妊娠结局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24h蛋白尿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所占比例仅为24.49%,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所占比例63.27%,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标准,对疑似患者及时给予各项检查措施确诊病情,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针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身心健康。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中西医结合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荨麻疹患者的有效护理方式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1月荨麻疹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方式,综合组采取综合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荨麻疹治疗总有效率;荨麻疹发病知识认知评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瘙痒评分、遵医评分、风团数量的差异。结果综合组患者荨麻疹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荨麻疹发病知识认知评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瘙痒评分、遵医评分、风团数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综合组瘙痒评分、遵医评分、风团数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荨麻疹患者给予综合化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遵医行为,促进病情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荨麻疹患者 有效护理方式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