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叶酸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DCG)、冠脉造影是检测的重要方法,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结果缺血性ST段压低程度和持续时间,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及持续时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皆无显著性。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胸痛明显缓解,6分钟步行实验及动态心电图记录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文通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标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叶酸治疗、血小板粘附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从而大大降低了患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标签: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利迭辅助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将回顾分析自在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均采用舒利迭进行辅助治疗,所收治的5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确诊的53例患者根据其FEV1及FEV1/FVC值判定。通过对比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的治疗方法,运用舒利迭吸入治疗的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讨论舒利迭吸入治疗不仅可以对肺功能进行改善,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生活治疗,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舒利迭 COPD 治疗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络复脉颗粒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诊断为不稳定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通络复脉颗粒,治疗一月后对两组中医症状和症状控制方面比较疗效。结果治疗一月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下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复脉颗粒治疗气虚血瘀证与单用西药治疗疗效对比,能够明显改善中医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通络复脉颗粒 不稳定心绞痛 气虚血瘀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10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掌侧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可以明显提高功能恢复情况,让患者及患者家属更加满意。

  • 标签: 掌侧锁定钢板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上用于评价COPD治疗疗效指标甚多,但多是从比较单一的指标,而缺乏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尤其是针对中医药治疗COPD疗效上,所以本文特别从BODE基础上研究中医药治疗COPD的评价疗效的优势及目前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 标签: BODE 中药治疗 COPD稳定期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康复的效果。方法常规治疗及综合治疗COPD康复期患者各43例,分别视为对照组及综合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综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功能锻炼、氧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院外治疗指导,随访治疗6月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综合组患者呼吸困难及呼吸气流受阻程度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而运动耐力显著比对照组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合组患者再入院或急诊率也显著比对照组减少,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呼吸困难及运动耐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 肺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肺功能训练(共8周)。观察患者训练前后肺功能、mMRC评分及6MWT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相关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能改善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呼吸功能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尼可地尔,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32例(82.1%),有效3例(7.6%),无效4例(10.2%),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临床显效12例(30.7%),有效15例(38.4%),无效12例(30.7%),总有效率69.1%。两组之间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是一种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的疗法。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尼可地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05月—2013年05月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6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骨折患者分为C1组(干预组34例)与C2组(对照组34例)。针对C2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针对C1组患者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骨盆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表现。结果在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的表现方面,C1组优于C2组患者极其明显(P<0.05)。在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方面,C1组低于C2组患者极其明显(P<0.05)。结论针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对其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可以成功缓解患者内心产生的焦虑感以及抑郁感,患者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得到了极其显著的降低,成功提高了患者临床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土生金法联合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功能、血气的影响。方法将5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土生金中药口服同时行呼吸操锻炼,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行肺功能、血气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EV1、VC、PaO2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aCO2降低,且与对照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补土生金法联合呼吸操锻炼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标签: COPD 补土生金法 呼吸操 肺功能 血气分析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的患者口服含有益气化痰祛瘀功效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使用氨茶碱缓释片—舒弗美进行治疗1。8个月后,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生存质量、肺功能、临床疗效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整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的生存质量、肺功能、临床疗效在治疗后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使用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益气化痰祛瘀法 临床疗效 稳定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民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度与知晓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对于稳定期慢阻肺疾病患者,大多对这一疾病的危害认识不足,使得病情在稳定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与治疗。药物治疗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且效果理想的一种治疗慢阻肺的手段,尤其是在稳定期,对慢阻肺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避免慢阻肺的恶化,进而减少慢阻肺的致死率与致残率。

  • 标签: 稳定期慢阻肺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10月期间使用PFNA治疗52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男24例,女28例,年龄46-92岁,平均71岁,对该治疗方法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本组52例,手术时间40~70分钟(平均55分钟),术中出血100~220ml(平均160ml);全部病例都获得骨折愈合,无髋内翻及内固定切出螺钉穿出或者退钉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FNA具有创伤小,设计合理,允许患者早期活动的优点,是理想的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物。

  • 标签: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给予分期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治疗,在保证治疗连续性与完整性同时,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骨科损伤控制 不稳定骨盆骨折 四肢多发骨折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应用益气降浊汤,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门诊进行治疗的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益气降浊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MMP-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IM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益气降浊汤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MMP-3、TIMP-1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益气降浊汤 不稳定型心绞痛 症状积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结合超声引导下活检定性诊断乳腺微小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收治的乳腺微小肿块治疗的患者98名,对所有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肿块良恶性依次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以肿块分级与病理学检查比较结果、超声诊断肿块特征、血流参数值及诊断评价效果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在的肿块特征无显著性差别,P>0.05;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超声引导穿刺的确诊率为92.8%。结论彩色多普勒结合超声引导下活检方法可有效的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 标签: 多普勒 超声 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按随机表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以下简称A组)和对照组(以下简称B组),每组各20例,均采用硝酸酯类和β受体阻滞剂作为基础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纤酶,疗程为14天。结果治疗后,A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比B组明显改善(P<0.05或0.01),A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12导联ST段压低的导联数(NST)和ST段压低数值的总和(ZST)较B组和B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降纤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降纤酶 治疗 有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应用。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后各生化指标和CRP、TIB均得到显著改善,和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