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予以PFNA内固定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呈良好趋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高,VAS评分较低,相比之下对照组情况则相对欠佳,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PFNA内固定均是有效治疗手段,尤其是前者应用效果更加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PFNA内固定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折患者运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满意度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根据数字随机法将2022年5月-2023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骨折患者10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满意度 术后疼痛 骨折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定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院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研究组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能力评分、肢体痛感评分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活动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数值均呈良性变化,其中,研究组效果更为显著(P

  • 标签: 骨不连 四肢骨折创伤 带锁髓内钉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应用髓内钉内固定技术的疗效。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76例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利用随机、单盲法,分成参照组(38例,常规治疗方法)和实验组(38例,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7.30%高于参照组有效率81.08%,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的过程中,具备极佳的治疗效果,可以更好地保证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值得推广。

  • 标签: 治疗效果 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 髓内钉内固定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手术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气虚血瘀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6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8例,使用手术治疗,观察组:28例,加以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气虚血瘀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手术治疗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可有效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老年气虚血瘀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治疗 加味补中益气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持续护理4个月。分析两组术后康复积极性、应对方式、并发症及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康复积极性、应对积极方式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可以增强康复积极性,使其积极应对治疗护理工作,促进患者股骨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不良情绪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更低(P

  • 标签: 舒适护理 股骨颈骨折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行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次抽取48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就48例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模式均分2组,将施行单纯内固定治疗的24例患者设为参考组,将实施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4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胸腰椎功能优良率高(P<0.05)。实验组Frankel分级较优(P<0.05)。实验组高压缩比高,椎管侵占率低(P<0.05)。结论:脊柱骨折行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的效果更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胸腰椎功能及运动功能,同时能够提高高压缩比,降低椎管侵占率。此种术式可推广于临床。

  • 标签: 单纯内固定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胸腰椎功能 Frankel分级 高压缩比 椎管侵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下肢骨折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为5.00%,对照组为2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行为动机转换理念护理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实现护理认同度的提升,患者的护理自信心得到改善,更加愿意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从而实现护理质量的保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有所保障。

  • 标签: 行为动机转换 骨折 糖尿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分别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之间收治的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跨伤椎固定给予对照组,经伤椎固定给予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功能障碍指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功能障碍指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均小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取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的分别治疗,经伤椎固定效果更好,患者恢复效果更佳。

  • 标签: 跨伤椎固定 经伤椎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距下关节保留的跟骨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近年来共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54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6.0岁;按Stephens 分型:I 型6 例,II型34 例,III 型14 例。观察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患肢影像学参数、AOFAS评分以及VAS评分。结果 患者末次随访时影像学参数跟骨Bohler角、Gissane 角、后足力线、丘部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术后AOFAS评分和VA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掌握适当的手术适应症以及恰当的手术干预,陈旧跟骨骨折采用距下关节重建能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陈旧跟骨骨折 畸形愈合 距下关节保留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护理人员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对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90位骨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病人进行优质护理,探究糖尿病骨折病人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72.22%的护理人员关于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基本掌握,27.78%的护理人员为未掌握;掌握组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干预后患者创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掌握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越好,糖尿病骨折病人在手术之后的创口愈合情况以及满意度就会越好。

  • 标签: 骨科护理人员 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 糖尿病骨折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膝关节周围骨折创伤治疗中膝关节镜微创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膝关节周围骨折创伤患者随机取样74例,收治时间2022年01月至2023年01月,随机数表法分组,37例/组,给予微创组膝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对比总有效率、Bostman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97.30%,比对照组83.78%高,术后3个月,微创组Bostman评分比对照组高,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早,P<0.05。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创伤应用膝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减少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 标签: 有效性分析 膝关节周围骨折 膝关节镜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跟骨骨折临床诊断过程中X线平片、MSCT三维重组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1年08月--2023年04月该院接收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临床诊断对象,入院之后均给予X线平片检查、MSCT三维重组技术诊断,观察跟骨骨折严重程度、有无位移、关节是否受累等情况。结果: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跟骨骨折线、粉碎性跟骨骨折、单线骨折骨折碎片移位、关节受累情况的检出率较X线平片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跟骨骨折的临床价值较X线平片更高,能够进一步明确跟骨骨折严重程度,检出位移的骨折碎片以及受累关节,可为现代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借鉴。

  • 标签: 跟骨骨折 X线平片 MSCT三维重组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矩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近节指骨骨折对患者手指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40例近节指骨骨折患者,分为参照组20例与研究组20例,参照组应用直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矩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指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结论近节指骨骨折患者可使用矩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有效改善手指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矩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近节指骨骨折 直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1.5TMRI与64排多层螺旋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50例,时间范围为2020年7月份至2021年7月份,所有患者均提供1.5TMRI与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结果证实,50例患者均为脊椎骨折,CT检查结果,其中脊椎管内有骨碎片进入的患者数量为9例,椎板骨折的数量为11例,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为18例,椎间盘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出症的患者为11例,诊断准确率为98.00%。行MRI检查,马尾神经以及脊髓变化的患者数量为23例,椎间盘受到损伤患者的数量为12例,前纵韧带损伤的患者数量为10例,后纵韧带损伤患者的数量为3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6.00%,行MRI与64排多层螺旋CT对脊柱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若患者出现脊柱骨折,可以明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使用1.5TMRI检查或者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

  • 标签: 1.5TMRI 64排多层螺旋CT 脊柱骨折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身麻醉术中俯卧位护理核查方案对胸腰椎骨折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核心,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俯卧位护理核查方案,对比两组的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腰椎功能与疼痛评分在干预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腰椎功能与疼痛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身麻醉术 俯卧位护理核查方案 胸腰椎骨折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身麻醉术中俯卧位护理核查方案对胸腰椎骨折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核心,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俯卧位护理核查方案,对比两组的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腰椎功能与疼痛评分在干预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腰椎功能与疼痛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身麻醉术 俯卧位护理核查方案 胸腰椎骨折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78例行PFNA术治疗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实验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和血常规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加味桃红四物汤 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术 隐性失血